啡常 城市风味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喝的第一杯咖啡吗?
  从那之后,咖啡是否逐渐渗透入你的生活,每日思念。
  近年兴起各式咖啡店,
  经过不同的人、不同器具、不同产地的豆子冲煮,
  让每杯咖啡有着不一样的风采,固然是咖啡的魅力所在。
  本期,我们走访以下咖啡店,他们用不尽相同的方式和风格,
  让城市弥漫着截然不同的咖啡香。
  以后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时,先以嗅觉追寻咖啡香气,走到哪,喝到哪吧。


老好事物 重建社区连结


  背离嚣闹的朗豪坊,在舒爽海风引领下,慢慢走往昔日的油麻地海旁,沿途五金店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落。在上环嚤囉庙街起家的“半路咖啡”,今年初便静悄悄在这边开拓第三个据点,并由老板Tommy继续经营。与香港上环店迥然不同,这里没有以前吸引中外咖啡友打卡的万寿无疆、金地万花这些怀旧杯碟。“毕竟,与所在社区紧密连结,才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Tommy淡淡然地说着开店初衷。别看他年纪轻轻的,便对这区的掌故毫不陌生了。“在未填海前,这边是避风塘海旁。我们隔壁的五金店,以前就打造钓鱼的大铁钩。”而有趣是,当下身处的空间,不论是上手的“敏强”,还是上上手的“坚强”,无独有偶都是五金贸易店。念旧的他,更特意把那白底红字的亚架力招牌留住,仔细刷亮,高高挂在大厅正中。
  老好事物岂只如此。他还把附近的教堂实木长椅、果栏发泡胶价钱牌、床褥弹簧支架……通通捡回来,安放在咖啡店的不同角落。拼凑起来,看起来是有点粗犷,但每一件物件,都很有默契地重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生活美感,说着上一辈白手起家的奋斗史。当然这蕴含着Tommy私密的成长回忆——油麻地曾是他祖母的旧居,也是小时候上学必经的中转站。



  我们常感叹旧事物随年月褪色。但像Tommy这位有心人,却愿意在旧空间里埋下咖啡种籽,用心灌溉,赋予旧物全新的生命。看咖啡师操作那意大利Bosco手工拉杆咖啡机,丰盈的咖啡油脂缓缓落在堂用的花边白瓷杯,或者是外带用的“九龙皇帝”曾灶财涂鸦风杯子上,同样饶有趣味。室内虽有盘旋吊扇够凉快,但私心推荐走出屋檐骑楼,坐在那张让人熟悉的老藤椅。店铺没有很多甜点作伴,但专程来的,也可自備一本书,依心情叫一杯简单的中焙冰黑咖啡或拿铁,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
  满锅子的手表电路板,无意中道出老板希望留住时光的心声。


Tommy:


  “与所在社区紧密连结,才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
  新店并没有提供手冲咖啡。老板Tommy解释希望用做手冲咖啡的时间,跟客人分享社区点滴。
  Tommy收过熟客送来的一幅手绘插画,正好增添店子的温度。
  像裙摆的旋转楼梯,能通往本地可持续发展时装品牌PHVLO HATCH的办公室。
  在Edwin眼中,喝咖啡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最好抱着“去到哪喝到哪”的心态。




一人小店 咖啡共享空间


  Colour Brown Coffee的名声,经过业界先锋李健明(Edwin)十多年来的深耕细作,早已由一家悠闲小店进化成业界甚有名气的咖啡品牌。此前他更与本地可持续发展时装品牌PHVLO HATCH合作,新开Colour Brown x PHVLO HATCH。看着年轻客人们都兴致勃勃地在这个高楼底的空间,为咖啡寻找最佳的拍摄角落,甚至来回攀上那充满弧线美感的绿白色旋转阶梯,Edwin回忆道,当初开店只为做出一杯好咖啡。“以前我在电视台当制作统筹,后来觉得工作压力大,于是就半退休式地,在居住多年的香港西贡开咖啡店(现已结业)。”那时店铺还小,装潢也简朴——他就在隔壁的家具店买下一扇中式浅木镂空屏风当闸门,然后取它的颜色为馆子命名,率性又随意。那时他一个人烘焙咖啡豆、做冰滴咖啡、煮公仔面,不期然就聚集很多爱慢活的咖啡友。“后来跳出老区开店,规模大了,多了同事,租金也高,再也不能用经营独立小店的心态营运了。店铺的资源,应该平均分配在咖啡、空间设计及餐点之中,这样才能彰显店铺的特色。”他说。
  即使身处全新的Colour Brown,客人还是能轻易体味到Edwin对咖啡的鉴赏美学。不论是传统的意式浓缩咖啡,抑或是新派的单品手冲,以及花式创作咖啡如蜂蜜姜汁泡沫咖啡、咖啡红豆冰等,他抱持兼容并蓄的心思,充分展现出对咖啡的热诚。他有着扎实的咖啡底子,对回甘度持久的牙买加蓝山咖啡豆最是情有独钟,可见内心深处有一股老派咖啡魂。   除此以外,Edwin也定期在店内举办音乐活动、冲煮比赛,运用上一份工作累积的知识,进一步推动咖啡文化。他说着一个又一个的计划, 那就不与当初退休的原意相驰? “欸,始终自己贪玩嘛!”但也就是这样, 精品咖啡也一步一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咖啡师Laughing Wong认为,在本地咖啡师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愿意饮手冲咖啡的客人多了,也能接受咖啡的多元风味。

咖啡先锋 探寻世界地图


  回想以前,Knockbox Coffee Company(下简称Knockbox)不过是香港上环太平山街时装店内的一张手冲吧台;但经过店主Patrick和咖啡师Laughing的不懈努力,店铺逐渐茁壮成长,累积起实力与口碑。最近两子更决定把新旗帜,插在竞争最激烈的中环区上。别看起步规模小得很,Laughing解释, 当时Knockbox的核心理念已非常清晰: Coffee Means The World To Us。对他们而言,咖啡豆不光是提神饮品,更是一道认识世界各地文化的最佳桥梁。这句口号,不但能从新店员工的制服背后看到,店铺上下更愿意用行动证明。随意翻看这里的单一产区手冲豆单,不难发现有不同国家、庄园、处理法等,款式齐全,当中更有现时全球热论的处理法豆子,包括二氧化碳浸渍发酵法(Carbonic Maceration)和厌氧发酵法(Anaerobic Fermentation),并以专业洗练的手法,呈现出接骨木花、大树菠萝等新奇风味,好让忠实拥趸每次到访,都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中环店设计以深木为主调,温润朴实,让人可在闹市中品饮一杯舒适的咖啡。
  也许Knockbox是很早投入推动本地精品咖啡的行业先锋,所以他们很快意识到,咖啡生豆的来源,是未来在业界分胜负的关键。因此他们与著名澳籍咖啡师SasaSestic开展了名为Project Origin的源头计划,不但向庄园咖啡农民直接贸易,而他们也会将客人意见反馈给他们,协助提升业界水平。他早就学懂化繁为简,并在这个朴质温润如家的新空间中,以不着痕迹的方式,把最专业的咖啡送递给每位客人。



  駐店总咖啡师Cha做手冲咖啡时,都用上Mellita单孔扇形滤杯,咖啡粉会研磨得粗一点,并前后分六次注水。她认为这样才能释放咖啡豆中的所有香气。

大师掌舵 尝罕有参赛豆


  携带“世界咖啡大赛亚军”的光环,Cupping Room在老板兼咖啡师Kapo的引领下,先在赤柱扎稳马步,然后在上环普庆坊成立烘焙工场,用九年时间为自己的精品咖啡帝国打稳基石。此前,当全新概念店Doubleshot by Cupping Room在中环宣布开张时,店铺很快又再成为咖啡发烧友的朝圣地。与其他Cupping Room的风光不尽相同,这里的客人,有的依着高吧台,看着咖啡师时而拿着壶子绕圈做手冲咖啡,时而上下摇动酒壶鸡尾酒;有的则在偏厅专心享用精致的西班牙风美食,各适其适。不过很多携同电脑的自由工作者,都爱盘踞着那迎向大窗户的高枱,遥望对街活泼的公屋涂鸦彩绘墙,开展新一天的工作。熟知店家的,都知道数家分店以往都用上自家浅中焙的拼配精品咖啡豆,不过在全新概念店中,却破格地换成时令单一产区(Single Origin)的豆子。以采访当天为例,店铺的浓缩咖啡便清一色用上直接贸易的埃塞俄比亚Anasora Samii庄园水洗咖啡豆,冲成Long Black有清爽的伯爵茶茶感;若做成澳洲短笛(Piccolo Latte),喝来则像甜甜的燕麦饮品,料想对品牌的忠实老顾客也会感到惊喜。
  这里的手冲精品咖啡豆子选择不但多达十款,即使是新推出、定价较高的Competition Selection 及ICONS by Cupping Room系列,相信也更能激起尝鲜的意欲。前者是店家用作参加国际咖啡赛事的选豆,批次固然属精英中的精英;不过个人认为后者更难能可贵,因为这是他们跟国外著名咖啡师的合作计划,采用对方物色的豆子,然后作自家烘焙。为打响名堂, 店铺现时便以希腊著名咖啡师Stefanos Domatiotis的哥伦比亚精豆子作头炮,扩阔本地客人的目光。



  很欣赏店家一直尝试将咖啡融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出入口旁边,不但有自家烘焙的单品挂耳包,更有近日研发成功的单品咖啡胶囊(Capsule),以及罐装有汽单品咖啡。私心推荐后者,相比甫推出的艺妓豆批次,这次用埃塞俄比亚Bale Mountain豆子酿成的香气保存得更好。那微酸的杏脯香,让门外汉更容易被卷进精品咖啡的漩涡中。
其他文献
啊当每个角落尽染翠绿  我的斯德哥尔摩真是妙不可言  人们穿过城市漫步回家  然后一个轻柔的吻人们又放慢脚步  慢悠悠地走在城中……  ——MonicaZetterlund《Saktavig?genomstan》“北方威尼斯”Stockholm  瑞典人有一句常挂在口边的谚语“lagom?rb?st”,意为“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斯德哥尔摩这座城,给我就是这般的感觉,恰如其分为最好。  斯德哥尔
期刊
Theaster Gates  Rickshaw for Fossilized Soul Wares, 2012  Wood, cast black concrete, clay, and plastic  ?Theaster Gates.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White Cube.西斯特·蓋兹个展“多宝阁”,上海Prada荣宅摄影:Alessandro Wang  第
期刊
二三月正值初春季節,天气渐回暖及湿度渐高,中医学认为春日不少旧患或疾病也特别容易发作,故今期特别请来中国香港注册中医师彭明慧,教大家春日养生食疗法。春日养生汤水  香港人和广东人爱煲汤,而且煲汤又极有讲究,不同时令煲汤的食材皆有不同,此时正值开春,未能及时适应天气反差的身体虚弱者最易病倒,有呼吸道病底的人也同样容易发病,中医认为主因为肺虚肝弱所致,本期中医师为大家推介几个春天保健好汤水。痕痒:润肤
期刊
此前HARRY WINSTON呈現“曼”步纽约高级珠宝腕表系列典藏臻品展,透过来自大都会的曼妙星光,点亮那些珠宝背后的传奇故事。透过璀璨秘境获得生活灵感,站在此处,思绪已飘然至别处星空。REN? CAOVILLACLEO拼色仿水晶点缀搭带绕踝式缎面高跟凉鞋From Lane Crawford/Hermès Hippomobile陶瓷糕点盘HARRY WINSTON718 Marble Marque
期刊
白璎,镇海人。这个電影《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镇,院士云集、画家辈出。出生于上海的白璎,每每在简历中郑重地写下:浙江镇海人。他曾陪伴同济毕业的老父亲专程到镇海寻根,通过民国县志上的地图定位,捧回了祖籍白家浦的泥土。白璎无疑是个执着而念旧的人。与大多数的镇海人一样,平淡内敛而壁垒分明、内心充盈而波澜不惊。  他1986年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从此再没有离开过美院。受父亲影响,五六岁就开始拿画笔的他,
期刊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某一天,你的味蕾忽然触碰到某一种味道时,你记忆深入久违的奇妙感觉也会随之被唤醒。爱巧克力的人与红酒爱好者一样,喜欢巧克力的人对于巧克力的产地、种类、成分都非常讲究。  古往今来,多少人沉迷巧克力,除了美味,人们也被它的传奇历史、制作过程、鉴赏流程所吸引。  西奥利诺写过一本书叫《诱惑》,意思是调情在法国人看来不只是为了和某人上床,法语里的调情可以用于任何引起人感官愉悦的东西
期刊
玛丽亚·嘉茜婭·蔻丽(MARIA GRAZIA CHIURI)精心设计的DIORIVIERA夏日限定系列以不断革新的绚丽姿态,邀您共赴美好假期。品牌丰富的经典元素从茹伊印花到OBLIQUE图案,再到饱满的色彩入醒目亮眼的树莓红到苹果绿,装点女士成衣、皮具、鞋履和配饰散发迷人魅力,与迪奥二零二一秋季成衣系列的波普风格相映成趣。从LADY D-LITE、DIOR CARO和BOOK TOTE手袋,到D
期刊
創造经久不衰的时尚  该中性系列可分为几个设计主题或胶囊系列—将经典的英国剪裁和标志性的传统风格完美融合重新设计,平衡全新廓形及经典作品。该系列以品牌最爱的传统羊毛面料为特色—苏格兰格纹、人字呢和威尔士亲王格,结合新采购的再生牛仔布、森林环保粘胶纤维、有机丝绸和创新的环保印花面料一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创造经久不衰,经典传承的服饰,让您可以随意搭配您衣柜中最喜欢的单品,长久穿着。与此同时我们荣幸宣布
期刊
有些女人,20几岁就拥有过高光时刻,中年之后,人生再一次开始发光发亮,就像在秋阳下开到极处的花。  1990年,李若彤踏足演艺圈,TVB95版《神雕侠侣》中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因仙气与英气并存,成为了观众眼中最经典的小龙女。  无论是《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还是《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李若彤一度被影迷们视为古装扮相的视觉巅峰,TVB95版的小龙女,直到现在仍然是很多人心中最美的“神仙姐姐”。  那
期刊
嘉柏丽尔?香奈儿出镜演绎香奈儿5号香水广告大片,弗朗索瓦?科勒(1904–1979)拍摄,美国版Harper's Bazaar杂志,1937年。 香奈儿品牌传承部收藏,巴黎香奈儿5号香水, 玻璃瓶身,黑色棉线,黑色蜜蜡封印,印刷纸质标签,1924年。 香奈儿品牌传承部收藏,巴黎1921年香奈儿5号诞生  1921年,嘉柏丽尔·香奈儿与调香大师恩尼斯·鲍合作,创作出史上第一款“闻起来像女人的女士香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