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解磷菌肥对复垦土壤磷酸酶和Hedley磷形态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增施解磷菌肥对土壤供磷状况的改善和土壤中磷有效性的提高状况,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连续施用解磷菌肥对复垦5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及Hedley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肥+有机肥+解磷菌肥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为30.65μg/(g·h),比对照提高了83.86%。本试验年与第3年复垦土壤相比,土壤中Hedley磷形态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2O-Po含量以无机肥+有机肥+解磷菌肥处理为最高,比对照提高了93.90%;NaOH-Pi、HCl-Pi、HCl-Po含量以无机肥+解磷菌肥处理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4.2%、61.87%、105.8%;残渣态磷含量以无机肥处理影响最大,比对照提高了22.87%;H2O-Pi、NaHCO3-Po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大,比对照提高了129.2%、85.89%;NaHCO3-Pi、NaOH-Po含量以有机肥+解磷菌肥处理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176.9%、114.4%。可以得出:施用解磷菌肥的处理增加复垦土壤中H2O-Po、NaHCO3-Pi、NaOH-Pi、NaOH-Po、HCl-Pi、HCl-Po含量的效果较好。H2O-Pi、H2O-Po、NaHCO3-Pi、NaHCO3-Po、NaOH-Pi、NaOH-Po、HCl-Pi与碱性磷酸酶均呈极显著相关。解磷菌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复垦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土壤中Hedley磷分级的各形态磷素含量,从而提高磷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作为高校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图书馆更是与时俱进,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服务模式也趋向于多样化与个性化。传统的图书馆基
本文探讨了20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社会的老人赡养问题,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规定了子孙的养老责任,独特的家庭结构则为子孙履行赡养义务提供了方便。在传统中国社会,"养儿防老"的
本研究从江苏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临床症状和高热死亡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病毒基因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
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最早萌芽于春秋时期,经过儒家的提倡与发扬,于汉宣帝地节四年正式确立为法律制度。汉朝以后,历朝历代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就连清
目的杜绝手术中发生错误,实施安全检查流程。方法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对人员进行安全核查制度培训,细化各环节核查流程及具体内容,通过手术室医生、护士
根据马来西亚自然地理环境,对其矿产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综合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外商投资政策、移民政策、法律政策和矿权管理等多方面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矿业投资
宴会描写在《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类型多样,情趣典雅,通过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完成了其在审美意蕴上的超越,在文本叙事中起到局部组接和整体结构的作用。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细胞角蛋白(CK6、CK18)联合检测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以CK6、CK18为标志基因,检测正常胃黏膜60例,原发胃癌
淋巴系统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临床上如何做到规范化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是准确进行疾病分期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基本前提。目前,国内、外针对如何做到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