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_9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技巧,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通过有效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应当掌握的教学方法。为了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本文对应用读写结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探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式,希望对所有语文教师有所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应用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要素
  初中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对文章深度解析,以便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与技巧,以便掌握这样的写作能力,运用到自身的文章写作之中。一方面,需要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认识到文章主旨以及中心思想,对课文产生客观的认识与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对具体的例句进行针对性解释,以便学生能够对特殊的语句产生自我认知,例如排比、比喻等句型,都是教师需要进行重点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精读文章,细读句型,品读文章内涵,才能产生对文章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应用到自身的文章写作中。在写作方面,学生的个人写作水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阅读积累大量的优秀文章,产生与自我知识结构融会贯通的效果,才能有效运用到文章写作中。这样的过程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发掘文章内涵,进而提升个人写作水平。
  二、应用读写结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
  (一)抓好阅读预习,捕捉写作灵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而易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抓好阅读关,保证学生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产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度理解。也只有深刻感受文章中的真情实感,才能找到写作灵感。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較为细致的刻画,从迎春、春花、春风三个角度描写了春天的自然景物特征。教师在进行文章解析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揣摩,深刻感受文章在景色描绘中的手法。进而掌握文章的写作方式,才能够融汇到具体的文章写作之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课堂教材涉及到的课文以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收集部分课外阅读资料,包括期刊、报刊、以及经典的文章摘要等。可以选取较为优秀的文章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文章,如何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写作手法。初期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就是阅读预习,学生在阅读中需要记录自己认为表述优美的句型,同时记录不易理解的句型,在课堂中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然而教师并不需要直接阐明文章内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往往学生自行研讨的结果更为深刻,记忆效果也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有限,也容易出现讨论结果偏差或者理解误区,此时教师应当予以引导,保证学生对文章产生正确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后期的文章写作。
  (二)强调阅读对比,发掘写作不足
  阅读文章一定要由浅入深,在不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比学生文章的方式,产生对学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客观认识。而且这种比较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同时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比较也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强调阅读对比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的自身的不足,欣赏他人文章也是对自身写作能力的促进。当学生能够正视到自身文章与优秀作品的差距,才能在文章写作中得到长远进步的空间。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当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比例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正反两个教材,指出文章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让学生看到文章中的优劣差异,才能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提出学生写作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为学生提供类似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此外,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每日阅读”的自习课程,让学生在全班阅读自己的优秀文章,以便所有学生都能体会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以及与自身的对比。当学生在课堂中阅读中得到鼓励,所有学生也会纷纷效仿,争取将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完美,积极踊跃的学习氛围构成,也将更有利于教学计划的推进。
  (三)续写读后感,培养写作手法
  写作是源于情感的表达和灵感的爆发,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是对优秀文章的大量积累,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文学底蕴。积累的过程不能忽视,重视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而形成自身的写作特点。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引发联想,从而模拟作者的文笔。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考价值适用性较高的文章类型,保证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以及产生自身较为深刻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解析文章内涵,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当学生从讨论中加深了自身印象,便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效仿写作。最后,在学生效仿文章写作手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写作方向,例如阅读古诗词《黄鹤楼》后,对文章进行扩充,续写读后感,学生通过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可以扩写、缩写、联想自然景观再次描述。此外,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的阶段,由于自身文学基础各不相同,文章写作水平也各有差异,因此写出的文章也会存在较大差距。教师不能一味表扬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能过于严厉指责学生的写作问题。过于表扬会让学生骄傲自满,严厉指责也会让学生失去写作信心。基于整体写作能力的培养,应当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上逐步完善,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燕清.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4:16-18.
  [2]于清玲.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8:31-32.
  作者简介:
  林京瑜(1979.11—),男,汉族,广西灵山县,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单位:灵山县沙坪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年来,应试教育的一个最大误区,是一切唯应试、唯升学是从,智力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而情感教育却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灵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应注意营造温情氛围,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人情的温暖、情感的滋润,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多地体谅别人,对人性敬重,珍惜生命。学校教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重要的病原菌属,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1]。由于沙门菌分布的广泛性,其污染食品和环境的机会相当多,可从如牛肉、禽肉、牛奶、水、新鲜及加工后肉
清朝建立后的数十年时间,对于明朝的灭亡,当时文人士大夫都在不断反省,有人认为空疏的八股文风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这种理论引起他们对古文理论的深入探讨,产生了评点
摘要: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和节日庆典。通过民俗活动来庆祝民族独有的节日,可以促进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地发展。其中,婚嫁风俗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示,本文将主要对傈僳族婚礼风俗的挖掘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傈僳族婚礼风俗 挖掘保护  一、分布区域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位于米易县与凉山会理县交界地带,方圆78.7平方公里,地处横断山脉龙肘山
摘 要: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深入与改革,读写结合策略已经逐渐应用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主要針对读写结合策略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中段语文;应用  1前言  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利用读写结合模式开展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电网运行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安全运行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更加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对站内实现自动监控、控制、协调等一体化的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它主要是利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