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h德国罗特铁三之魂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ahnig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
  党琦,中国铁三第一人,于2014年参加罗特铁三赛,全身心体验了一个铁三小镇的魅力。
  黄巧雯,本刊编辑,赴德国采访时邂逅罗特,这个已经有30年赛事经验的小镇,每年都会为铁三之日而沸腾,这里的居民每一个都是铁三的志愿者,这里的户外社区文化已经无与伦比。
  罗特镇(County Roth)位于德国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罗特县的首府,毗邻纽伦堡、慕尼黑,对普通旅游爱好者而言,这里也许是一辈子都不会听闻的角落。但是对铁三爱好者而言,这里却因最古老的铁三赛、最多的铁三世界纪录、最淳厚的铁三文化而成了麦加一般的存在。每年7月,这个只有五万人口的小镇,会瞬间涌进5000名运动员、7500名志愿者、22万名观众,摇身一变成为沸反盈天的铁三乐园。
  今年4月,我坐上从纽伦堡火车站发车的城际列车,向南,45分钟,车厢蓝色座椅的上座率低至一成,偌大一节车厢只有我和同伴在内的四名乘客。到达目的地后,乘客四散,迫切想要问路的我们却发现罗特火车站内,竟然连工作人员都没有。
  同伴乌莉·施密兹(Ulli Schimitz)曾是一名铁三爱好者,她说:“罗特就是个小镇,平时没有人来,但是比赛的时候,车厢里可都挤满了举着香肠的啦啦队和性感的运动员。”
  站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对视着发出艰涩滴答声的古老圆钟,我计了个时:10分钟内只有一辆轿车、一名骑行者经过,安静得连鸟声都大得吓人。
  幸好,马库斯·恩格勒(Markus Englert)及时出现拯救了我们的焦躁。他就是乌莉一直念叨的铁三赛事的负责人之一,白净的娃娃脸,细边圆框眼镜,四年前,他曾是罗特铁三赛组委会的实习生,没想到就这样一路进入了这个铁三家族,并成了六个主要工作人员中的一员,以及,主管。
  仿佛几下油门的功夫,我们从火车站来到了罗特铁三公园边的Challenge Family的大本营—一栋四层楼的洋房,周围安静得就像放假了的校园。
  党琦亲历:一场消耗250公斤香肠的铁三赛
  今年36岁的党琦在三个月后的7月19日来到这幢洋房前领取参赛包,见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此时正值赛前一天,全世界最大的铁三EXPO正在罗特铁三公园进行。在数十年罕见的高温下,4000平方米内,数百家参展商,琳琅满目的装备,数千名运动员、志愿者、爱好者在此川流不息。
  7月20日,比赛在莱茵多瑙河主河道发枪,来自超过72个国家的7500名运动员在一万名观众的围观下纷纷入水搏击,与其他铁三赛事不同,河道中没有激烈的水流和风向影响,而给力的呐喊声也让运动员的肾上腺素一路狂飙。
  3.8公里的游泳、180公里骑行、再加一个全程马拉松,在这个小镇里,熟悉的赛程对党琦来说突然有了生动的区别。除了感冒发烧的困扰,他还记得沿道的美食,“所有你想像中的能量棒、饮料、蛋糕、点心、意面、水果,全部应有尽有”,面对精致得不应出现在赛道上的蛋糕,“要不是我嗓子疼,一定好好吃一顿再走!”
  根据官方的数据,整个赛事需要消耗的食物共有31项,包括135公斤香肠、110公斤蒜味腊肠、207公斤芝士、2.5万根能量棒、1.2万个面包卷、2.3万根香蕉、3000个苹果、580个柠檬……这还没有包括居民和志愿者们自发提供的食物……
  除了吃的,那些热情的观众也是党琦从未见过的,“口哨、各种口音的加油声、击掌、落在我身上的巴掌”,“来自22万名观众和5700名志愿者的欢呼,真不是盖的!”
  30年成长逆袭 罗特成铁三小镇
  时间回到30年前。1984年9月22日,气温18℃,水温16.5℃。82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约两百人的围观注视下跳入水中,他们需要完成700米游泳、40公里骑行和10公里跑。这是首场在罗特举办的铁三赛——法兰克铁三赛。冠军被来自纽伦堡的弗朗茨·麦可斯(Franz Michels)以1小时59分42秒的成绩夺得。惟一一名参赛的女性,来自美国的莫林·法利(Maureeen Fareley)2小时20分44秒完赛,在总排名中位列第36名。
  30年来,随着逐渐蔓延全球的“铁三热”,小镇罗特也慢慢地变成了铁三爱好者的大本营。1985年,第一届巴伐利亚锦标赛在罗特举行,1986年,第一名德国铁三运动员德特勒夫·库内尔(Detlef Kühnel)将德国锦标赛定址罗特。最后,1988年,罗特获得了IRONMAN的授权资质,举办了欧洲第一届铁人赛,706名参赛者,最终587人完赛。
  接下来,不仅参赛人数有了飞速增长,完赛时间也大大缩短。特别是女性运动员更是多次在这里刷新了大铁的世界纪录。1996年,Lothar Leder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名在八小时内完成大铁的运动员——7:57:02——轰动一时,但是这个纪录也仅保持了一年.1997年,Luc van Lierde将这一纪录提前了六分半,而这一纪录(7:50:27)整整保持了14年!
  正当一切都顺风顺水之时,IRONMAN却在2001年称,罗特不再具备举办赛事的场地条件,如水域入口处无法同时容纳那么多运动员,90公里一圈的自行车赛道需要绕两圈,同时还提出了苛刻的合约金和其他要求。
  当时赛事的负责人赫伯特(Herbert Walchsh?fer)很有骨气,他不相信已有17年铁三赛历史的罗特会突然就不适合办铁三了,于是他说,解约没问题,我们要办得比IRONMAN更好!他们把运动员分成14组,5分钟一批发枪下水,解决水域下水口小和自行车绕圈的问题。他们一改直道冲刺的传统,设计了U形的冲刺赛道,让运动员得以最大限度地享受五万名观众的终点欢呼。他们还举办世界上最大的铁三户外展。
  尽管这是一个仅有五万居民的小城,但是赫伯特和他的团队(六名工作人员)却把社区、居民和运动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呼吁居民腾出空房,招待各国的运动员,收费或者不收费,有的房东还会说,给我们做饭就免你们房租。他们为5000名运动员招募7500名赛事志愿者,有22万名观众自发而来。每到7月比赛当天,这里就是沸腾的铁三大狂欢。
其他文献
年轻的时候为什么不去看看这个世界?年轻就是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年轻没有失败。  我和托马斯在阳朔相识,他骑摩托车带我去阳朔周围很多我没去过的地方,坐摩托车时间久了屁股其实很痛,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有一次我们在傍晚的时候骑摩托车走盘山公路爬上一座大山,在山顶看着夕阳慢慢的落到阳朔那错落有致的喀斯特地貌小山后面,山间闪着波光粼粼的溪水。空气柔美得让人落泪。我突然在那一刻觉得很伤感,因为这个骑着摩托车的德
张梁 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2000年开始登山,14年间,他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十座八千米雪山,成功徒步南极穿越北极,在地球的三个极点均留下身影。是继续冲击14座还是在50岁之际开始另一种冒险?他说,未来在哪儿不重要,活出真我才重要。  似乎很多登山大咖都有一份让人意想不到的乏味职业,比如著名登山家Mick Fowler就是英国税务部门的一名官员,而张梁在生活中的身份则是农业银行的普通职员。“或许只有朝
当人们竭尽心力追求安全舒适的时候,有人却选择背道而驰,让自己跻身险境,而后或纵身一跃或飙飞而下,和死神玩起游戏。这些胆汁质的末日玩家永远把日常当做平庸,永不希望死在老去的时间里。他们最不喜欢的恐怕就是地球引力,失重时的贲张血脉才能让他们畅快呼吸。这些在锋刃上玩耍的刀客,会让你想起江湖,江湖侠客以义行事,他们也算艺高人胆大了。  本章内容可远观切莫效仿!
安纳普尔娜峰是14座8000米高峰中第一个被登顶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山峰。在尼泊尔神话中,安纳普尔娜峰被称为“收割之神”,频繁的雪崩、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形,使这座山峰看起来阴森恐怖,远远地透着寒气和恫吓。  “胡马单人完成安纳普尔娜峰南壁新路线,并登顶海拔8026米的东峰”这条新闻来自亚洲徒步公司网站,这是为胡马提供远征后勤服务的代理公司。报道写道:亚洲徒步公司很高兴也很自豪地宣布,我们伟大的合
我们无论何时都要记住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潜水装备,但我们一旦潜入水中,各种意外风险依然会迎面而来:空气不足、渔网缠绕、激流涌动、意外受伤、方向迷失……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潜水活动总是被保险行业列入与攀岩、高空跳伞等活动并列的高危户外活动。也难怪每次开始正式下水前,潜水店总是要与我们签订生死状。  休闲潜水永远都是一个需要结伴而行的活动。潜伴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安全
2012年4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名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丝路申遗成功。在三条主要的陆上丝路上,有两条经过现在我们称为中亚的地区,也就是常说的五个斯坦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这里同时拥有丰富的山峰资源,却相对少有人攀登,是登山爱好者真正的隐秘乐土。
从TOH到长板中国  TOH是什么玩意儿?皓涵告诉你,TOH是Trouble of Highway—“高速路的麻烦”,一帮在高速路上刷长板的哥们儿的团体名称。这名儿起得够酷够反叛,透着那么点摇滚味儿。后来一家西方媒体干脆把TOH翻译成了Terror of Highway—“高速路的恐怖分子”—这级别太高了,皓涵直呼消受不起:“我们可不是什么恐怖分子,不想给社会带来什么困扰,我们只是一帮想在世俗生活
照片故事  Senad和我本来那天一大早要去一个别的地方的,但是我们半路上经过了这个美如油画的地方。一个路牌指出了方向,路牌上的风景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于是决定过来看一看。抵达这里的时候太阳正好升至树林上方,阳光洒在层林尽染的树叶上,柔柔地发着光。  有点烦人的是,湖面上漂着许多落叶,石桥的倒影无法在湖中显现出来。有时,你需要幸运女神眷顾一下—— 曾几何时我去钓过鱼,所以车上还留着我的渔靴和渔网。于
或许是由于最近在重温伊万·乔伊纳德的传奇户外生活和品牌哲学,这使我晃荡在2015 ISPO展会上时,对众多新的户外产品有了更多的感触,只想浑水摸鱼捞一把的品牌早晚会被清洗出局,与竞争对手毫无差别,而且价格与价值毫不相称,不会总有傻瓜一直上没特色没价值产品的当,我喜欢那些更愿意出售优质且具有自己品牌哲学的产品,独树一帜和标新立异是褒贬相辅相成的中性词,在一片繁花似锦的喝彩中得慢慢品味哪些才是有价值的
我在俄勒冈州西北部的一个小镇长大,小镇就位于波特兰和海岸中间。生为一名跑者,我从小就是在山地和树林间成长起来的。我一直喜欢在野外跑步,哪怕跑同样的距离,越野跑总是比路跑花更多时间。也正是在绿地和海岸线的越野跑让我从小就爱上了跑步。  不同赛事距离,放马过来!  从小到大,在跑步的进阶生涯里,我一直都是自然而然地“前进、前进、前前进”:从比赛1英里并追求最好成绩,升级到2英里;从大学时的5公里升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