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张扬是我的初中校友,在隔壁班学习。
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过相貌平凡的他。
如果不是学期初的某天,操场上有个女生大声喊:“章洋!”我们不约而同地一齐转身,我根本不会知道那个站在我身旁、和我差不多高的板寸头男生的名字跟我的名字竟然是谐音。后来,他成了我初中三年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
我叫“章洋”,一个挺女性化的名字,如果仅看字面,和那个叫“张扬”的男生实在没有任何关联。不过,名字在更多时候是嘴上叫的,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名字常常让我们陷入尴尬。
我不知道,对此他是什么感觉,但对我而言,我觉得特别窘迫。以至于后来,当我离开教室,听到别人叫“章洋”时,我都不敢轻易回头,生怕别人叫的根本不是我。也正因为这样,同学们误以为我是个傲气十足的人,慢慢地不再理睬我。
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恼火,心里甚至有些怨恨那个张扬。
二
我的同桌白莹是一个性格温婉、说话时细声细气的女孩儿。
有一次,她突然不搭理我了,连我主动找她聊天都碰了一鼻子灰。我回忆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了她,却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耳朵没问题吧?”在我的追问之下,她漠然地反问我一句。
“我耳朵好好的,什么问题都没有!”我觉得太委屈了,愤然地提高嗓门。
“你还有理了?那天我叫你了几声,你都不应我……”白莹突然眼眶泛红。
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后,我告诉了白莹关于隔壁班张扬的事,讲出了我常让人误会的委屈。白莹不信,我便拉着她来到隔壁班的教室门前,大喊一声:“张扬!”不出我意料,张扬乐呵呵地跑了出来,问:“同学,找我呀?”我没理睬他,把目光投向白莹。
白莹看着张扬,怯怯地问:“你们的名字听起来一样呀?”张扬点点头,笑嘻嘻地说:“是呀,我叫张扬。你们找我有事吗?”我瞥了他一眼,转头对白莹说:“现在相信了吧?就因为他,我都不敢在别人叫我时轻易应答,就怕叫的不是我。”白莹听完我这话,陷入了沉默。
这时,张扬热情地对我说:“我们正式认识一下,毕竟名字是谐音,这是缘分呀!”说完,他伸出手,一脸期待地望着我。
“有什么好认识的?我一点儿都不稀罕。”我拉起白莹的手,转身就走。
“神气什么呀?没礼貌的丫头。”他居然教训我?我愤怒地转过头去,瞪着他说:“你说什么?你有礼貌的话,麻烦去改个名字,真是烦死我了。”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凭什么要改?我觉得张扬这名字挺好的。”他自信地说,末了还冲我眨了眨眼睛。
“抛什么媚眼?和你同名真倒霉。”我骂骂咧咧地走开。再和他争下去,我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话来。
“洋洋,那个张扬挺有意思的,你干吗对他那么凶呀?”白莹回到教室后,轻声问我。
“他有什么意思?他满肚子坏水,你没感觉到吗?”我愤愤地说。
白莹不置可否地望着我,慢声细语地说:“是吗?”
三
“嗨!你好!”此后,张扬每次看见我,都会远远地跑过来打招呼。真搞不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对他并不友好,他怎么还能对我笑得那么自然?
“好什么好?我一点儿都不好。”我没好气地说。最近,就因为我们的名字是谐音,居然有八卦传言说我们“在一起”了,真是冤死我了。
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公布了考试成绩,我这才知道,张扬是尖子生。他的分数和我的一样高,我们名列榜首。然而,再度让我郁闷的是,老师把他的名字写在了我的名字前面。班上的同学更是议论纷纷,居然还有人说:“这两个人真是默契,连分数都考得一样!”
我气鼓鼓地不吱声,胸口却堵得慌。这张扬,自从我们认识后就三天两头地跑来找我,让我连解释的勇气都没有,多说无异于越描越黑。
面对我不友善的态度,张扬倒也大度。我瞪眼时,他还是一脸笑容。白莹已经跟他熟识,他过来找我时,都是白莹在跟他说话。我坐在旁边,像一个局外人。望着窗外的天空,我时常想:如果他不叫张扬,我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讨厌他?
他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每次考试,我们的分数要么一样,要么紧挨着,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我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一直独占鳌头。
虽然,表面上我装作不那么在乎名次,其实我打从心眼里想每次都赢过他。我于是在学习上更用功,天天早起晨读,也放弃了傍晚时散步这一休闲活动,把时间都用来解难题。初二新增物理课后,我学得有点儿吃力,每日加班加点,下定决心要征服物理。
尽管维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我却感觉自己快要累垮了。
四
“章洋,我想麻烦你一件事。”一天放学后,张扬在校门口等我。
我懒懒地瞟了他一眼,不知他找我有何事。
“可以吗?”见我没吭声,他又问了一句,“这段时间,我老感觉英语学得很吃力。我知道你英语很棒,想请你帮我。”他倒是慧眼识珠——我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英语,加上我那早教意识强、大学里又主修英语专业的老妈一直训练我的英语口语,因此,初中英语对我而言确实是小菜一碟。
“板寸头,我帮你,能得到什么好处?”我问他。自与他熟悉后,我一直叫他“板寸头”,怎么也不愿叫他“张扬”,因为那样感觉怪怪的,像在叫自己。
“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你。”他说得十分诚恳。不过,一时半会儿我还真想不出要什么好,于是说:“我暂时还没想到,等我有需要时再说吧!”
他笑逐颜开,露出白白的牙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转念一想,这板寸头,该不会有什么坏主意吧?看他乐得多开心呀!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多月后要进行期末考试,原来他是想补上他的“短腿”,可谁又来帮我补“短腿”呢?那要命的物理,我学得那么辛苦。 在他转身离开时,我赶紧叫住了他:“等等!板寸头,我想好了,我帮你补习英语,你帮我补习物理。”
“OK!”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接下来,我们约好了补习的时间。在互相补习的过程中,每次我教他英语不到十分钟,他就说要调节一下神经,然后拿出物理书,给我讲解那些让我头痛的习题。他思路清晰,讲得更是深入浅出,令我茅塞顿开。在他的帮助下,我对物理从恐惧变成了喜欢,就连物理老师也惊讶于我的进步。
我暗自高兴,只要我能顺利拿下物理,赢过他的机会就更大了。
那一天补习时,我无意中看见了他的英语作文,于是好奇地浏览起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行文流畅,英文水平并不比我低。回想我们在一起互相补习的情形,我疑惑了——他是有意制造机会接近我吗?他想和我套近乎,还是……
这个“板寸头”太狡猾了——我这么想着,心里却又莫名漾起一丝甜蜜。
五
心里有事,我就藏不住。
在一次补习时,我冷冷地盯着他问:“这么简单的语法知识你也需要我来教?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其实,我希望他说他想接近我,但我没想到,我在以绝交相逼下得到了另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既吓了我一跳,也让我感动不已。
原来,他有一次在和白莹聊天时,偶然听白莹说我别的科目都学得很轻松,单单被一门物理搞得焦头烂额。白莹随口一说,他却记在了心里,于是便有了往后的故事。
张扬说:“洋洋,我了解你的个性,知道你一直把我当成最强劲的对手。当然,我也一样。和你这样的高手竞争,我充满了斗志。当我知道你正在为物理苦恼时,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帮你赶走这个‘拦路虎’,让我们的竞争更公平些……”
看着一脸真诚的张扬,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想着怎么帮我,我却把他想得那么坏……我的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六
初中三年里,我和张扬从来没有停止过竞争。
就像张扬说的:“有对手的青春才不会寂寞,有对手的青春才更加绚丽多彩,有对手存在,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十分认同张扬的话。
在青春的过道里,我们“狭路相逢”。相逢之后,我再也不害怕物理了,这是张扬的功劳。而张扬说,他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种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学习方式,这让他一直保有旺盛的精力。
我们之间的良性竞争,让青春的旗帜迎风飘扬。
张扬是我的初中校友,在隔壁班学习。
一开始,我并没有留意过相貌平凡的他。
如果不是学期初的某天,操场上有个女生大声喊:“章洋!”我们不约而同地一齐转身,我根本不会知道那个站在我身旁、和我差不多高的板寸头男生的名字跟我的名字竟然是谐音。后来,他成了我初中三年里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
我叫“章洋”,一个挺女性化的名字,如果仅看字面,和那个叫“张扬”的男生实在没有任何关联。不过,名字在更多时候是嘴上叫的,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名字常常让我们陷入尴尬。
我不知道,对此他是什么感觉,但对我而言,我觉得特别窘迫。以至于后来,当我离开教室,听到别人叫“章洋”时,我都不敢轻易回头,生怕别人叫的根本不是我。也正因为这样,同学们误以为我是个傲气十足的人,慢慢地不再理睬我。
我觉得很委屈,也很恼火,心里甚至有些怨恨那个张扬。
二
我的同桌白莹是一个性格温婉、说话时细声细气的女孩儿。
有一次,她突然不搭理我了,连我主动找她聊天都碰了一鼻子灰。我回忆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得罪了她,却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耳朵没问题吧?”在我的追问之下,她漠然地反问我一句。
“我耳朵好好的,什么问题都没有!”我觉得太委屈了,愤然地提高嗓门。
“你还有理了?那天我叫你了几声,你都不应我……”白莹突然眼眶泛红。
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后,我告诉了白莹关于隔壁班张扬的事,讲出了我常让人误会的委屈。白莹不信,我便拉着她来到隔壁班的教室门前,大喊一声:“张扬!”不出我意料,张扬乐呵呵地跑了出来,问:“同学,找我呀?”我没理睬他,把目光投向白莹。
白莹看着张扬,怯怯地问:“你们的名字听起来一样呀?”张扬点点头,笑嘻嘻地说:“是呀,我叫张扬。你们找我有事吗?”我瞥了他一眼,转头对白莹说:“现在相信了吧?就因为他,我都不敢在别人叫我时轻易应答,就怕叫的不是我。”白莹听完我这话,陷入了沉默。
这时,张扬热情地对我说:“我们正式认识一下,毕竟名字是谐音,这是缘分呀!”说完,他伸出手,一脸期待地望着我。
“有什么好认识的?我一点儿都不稀罕。”我拉起白莹的手,转身就走。
“神气什么呀?没礼貌的丫头。”他居然教训我?我愤怒地转过头去,瞪着他说:“你说什么?你有礼貌的话,麻烦去改个名字,真是烦死我了。”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凭什么要改?我觉得张扬这名字挺好的。”他自信地说,末了还冲我眨了眨眼睛。
“抛什么媚眼?和你同名真倒霉。”我骂骂咧咧地走开。再和他争下去,我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话来。
“洋洋,那个张扬挺有意思的,你干吗对他那么凶呀?”白莹回到教室后,轻声问我。
“他有什么意思?他满肚子坏水,你没感觉到吗?”我愤愤地说。
白莹不置可否地望着我,慢声细语地说:“是吗?”
三
“嗨!你好!”此后,张扬每次看见我,都会远远地跑过来打招呼。真搞不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对他并不友好,他怎么还能对我笑得那么自然?
“好什么好?我一点儿都不好。”我没好气地说。最近,就因为我们的名字是谐音,居然有八卦传言说我们“在一起”了,真是冤死我了。
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公布了考试成绩,我这才知道,张扬是尖子生。他的分数和我的一样高,我们名列榜首。然而,再度让我郁闷的是,老师把他的名字写在了我的名字前面。班上的同学更是议论纷纷,居然还有人说:“这两个人真是默契,连分数都考得一样!”
我气鼓鼓地不吱声,胸口却堵得慌。这张扬,自从我们认识后就三天两头地跑来找我,让我连解释的勇气都没有,多说无异于越描越黑。
面对我不友善的态度,张扬倒也大度。我瞪眼时,他还是一脸笑容。白莹已经跟他熟识,他过来找我时,都是白莹在跟他说话。我坐在旁边,像一个局外人。望着窗外的天空,我时常想:如果他不叫张扬,我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讨厌他?
他真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每次考试,我们的分数要么一样,要么紧挨着,第一名一直在我们之间轮换。我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一直独占鳌头。
虽然,表面上我装作不那么在乎名次,其实我打从心眼里想每次都赢过他。我于是在学习上更用功,天天早起晨读,也放弃了傍晚时散步这一休闲活动,把时间都用来解难题。初二新增物理课后,我学得有点儿吃力,每日加班加点,下定决心要征服物理。
尽管维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我却感觉自己快要累垮了。
四
“章洋,我想麻烦你一件事。”一天放学后,张扬在校门口等我。
我懒懒地瞟了他一眼,不知他找我有何事。
“可以吗?”见我没吭声,他又问了一句,“这段时间,我老感觉英语学得很吃力。我知道你英语很棒,想请你帮我。”他倒是慧眼识珠——我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英语,加上我那早教意识强、大学里又主修英语专业的老妈一直训练我的英语口语,因此,初中英语对我而言确实是小菜一碟。
“板寸头,我帮你,能得到什么好处?”我问他。自与他熟悉后,我一直叫他“板寸头”,怎么也不愿叫他“张扬”,因为那样感觉怪怪的,像在叫自己。
“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你。”他说得十分诚恳。不过,一时半会儿我还真想不出要什么好,于是说:“我暂时还没想到,等我有需要时再说吧!”
他笑逐颜开,露出白白的牙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转念一想,这板寸头,该不会有什么坏主意吧?看他乐得多开心呀!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多月后要进行期末考试,原来他是想补上他的“短腿”,可谁又来帮我补“短腿”呢?那要命的物理,我学得那么辛苦。 在他转身离开时,我赶紧叫住了他:“等等!板寸头,我想好了,我帮你补习英语,你帮我补习物理。”
“OK!”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接下来,我们约好了补习的时间。在互相补习的过程中,每次我教他英语不到十分钟,他就说要调节一下神经,然后拿出物理书,给我讲解那些让我头痛的习题。他思路清晰,讲得更是深入浅出,令我茅塞顿开。在他的帮助下,我对物理从恐惧变成了喜欢,就连物理老师也惊讶于我的进步。
我暗自高兴,只要我能顺利拿下物理,赢过他的机会就更大了。
那一天补习时,我无意中看见了他的英语作文,于是好奇地浏览起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行文流畅,英文水平并不比我低。回想我们在一起互相补习的情形,我疑惑了——他是有意制造机会接近我吗?他想和我套近乎,还是……
这个“板寸头”太狡猾了——我这么想着,心里却又莫名漾起一丝甜蜜。
五
心里有事,我就藏不住。
在一次补习时,我冷冷地盯着他问:“这么简单的语法知识你也需要我来教?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其实,我希望他说他想接近我,但我没想到,我在以绝交相逼下得到了另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既吓了我一跳,也让我感动不已。
原来,他有一次在和白莹聊天时,偶然听白莹说我别的科目都学得很轻松,单单被一门物理搞得焦头烂额。白莹随口一说,他却记在了心里,于是便有了往后的故事。
张扬说:“洋洋,我了解你的个性,知道你一直把我当成最强劲的对手。当然,我也一样。和你这样的高手竞争,我充满了斗志。当我知道你正在为物理苦恼时,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帮你赶走这个‘拦路虎’,让我们的竞争更公平些……”
看着一脸真诚的张扬,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想着怎么帮我,我却把他想得那么坏……我的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六
初中三年里,我和张扬从来没有停止过竞争。
就像张扬说的:“有对手的青春才不会寂寞,有对手的青春才更加绚丽多彩,有对手存在,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十分认同张扬的话。
在青春的过道里,我们“狭路相逢”。相逢之后,我再也不害怕物理了,这是张扬的功劳。而张扬说,他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种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学习方式,这让他一直保有旺盛的精力。
我们之间的良性竞争,让青春的旗帜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