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修复比较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kil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进行修复的最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即时神经修复组.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即时修复组立即缝合伤口,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采用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逐层缝合伤口,2周,4周,3个月后重新打开伤口,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无损伤尼龙针线进行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缝合伤口.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缝合神经段的神经电生理、轴突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2周后神经修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慢于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P<0.01);即时神经修复组与2周后神经修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后神经修复组效果最好,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许旺细胞功能活跃,新生轴突内微缝密集排列.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差,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神经纤维.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差,可见较多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捧列略紊乱,髓鞘和轴突变性较明显,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略少,胞质不发达.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好,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排列整齐,髓鞘和轴突变性轻,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2周后神经修复组轴突计数优于其他3组(P<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少.结论: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神经修复效果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最佳时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廿烷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4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安慰剂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