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隆回花瑶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山坐落在湖南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一个名叫虎形山的地方,海拔1300余米,群峰巍峨,古木参天,雨雾奇多,特别适合野花野草尤其是金银花、白术等名贵药材的生长。
  据上了年纪的族人说,当年,在茫茫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奉黄瓜、白瓜为图腾的古老部落。在一次惨烈的种族灭绝中,幸存的一对青年男女机智地钻进茂密的黄瓜、白瓜棚,躲过了官府的追杀,从此刀耕火种,相亲相爱,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有6000余众。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瑶寨里,忠实地承袭着先祖古朴、纯真、勤劳、善良的民俗民风,“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人称“花瑶”。
  “花瑶”特别爱美,珍爱自然,崇尚绿色。他们的服饰奇特、复杂、精美而讲究。男人们头缠黑白相间的方格头帕,潇洒随意;女人们则身穿素白或黛蓝色的对襟长衫,镶着的红布边和红布扣纯为装饰;下着素艳相融的花裹裙,腰缠五颜六色的腰带,头上再配一个吊有长长彩须、状似倒扣斗篷的火红头巾。靓丽的头巾是用一两百米长的彩色花带,一圈圈地往头上精心盘缠,状似葵花,大过斗篷,前头微微向上翘起,煞是好看。随着她们娇美的身影闪动在绿意葱茏的山野,远远望去,就像束束烂漫的山花,如诗如画。于是人们便誉其为“花瑶”了。
  自然,“花瑶”女人色彩斑斓的服饰和素艳分明的挑花裹裙,冲淡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带给人们的无穷压力,且以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装扮着自己,点亮了大山。
  “花瑶”妹子虽没有“名片”,却个个心照不宣,暗自较劲。谁个聪慧能干,谁人心灵手巧,只要把她凝聚数载心血辛苦绣成的一二十条陪嫁的挑花裙骄傲地抖出……便足以让你眼前一亮、叹慕十分了。每一组图纹,或奔走的云彩,或绚丽的山花,或多情的飞鸟,或称雄的走兽,题材纷繁,挑工机巧,仿佛诉说着一段神奇的故事,轻吟着一首美丽的心曲。
  当岁月的长河流淌到今天,大约每年农历六七八月的样子,“花瑶”妹子又要额外地比试一回心灵手巧,且一比就是几十天,那就是穿戴一新背着竹篓上山下沟采摘金银花喽。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也不知哪朝哪代起,瑶家的前山后岭都爬满了这种灰毡毛忍冬科多年生缠绕木质藤本植物。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而得名金银花。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因为药用价值高,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山民就试着将山上野生的金银花改为家种,金银花产业在当地开始发轫。在成功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的基础上,隆回又成功选育出金翠蕾、银翠蕾和白云三个国家级良种,金银花种植区域一举扩展至24个乡镇,产量占据全国的1/2强,荣膺“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小沙江镇则成为全国著名的金银花集散地。
  作为隆回县试点的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更称为托金银花由穷变富的典型,几乎每家都种植了大面积的金银花。
  “哎,花的情,花的歌,花瑶情歌红火火,花坡上唱歌云朵对云朵;花溪水唱歌浪波追浪波,花树林唱歌蜜蜂就搭窝;唱得那金银花开藤缠藤,唱得那杜鹃花开烧烈火,唱得那花腰带上彩蝶舞,唱得花头帕上喜鹊落……”
  金银花盛开的时节,走进瑶山,只见整个瑶山简直都成了“花瑶”的世界,歌的故乡,花的海洋。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风险问题及主要的风险类型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合农村中小学体育风险防范的建议与应对策略。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古代体育的非专业性与竞技组织的非专门化为切入点,对古代体育竞技的组织和形式研究。主要结论:各种民俗的活动、官员娱乐活动与门派比赛活动
针对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空管信息系统数据格式、接口模式、通信协议等信息标准不统一所引起的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共享不足的问题,提出建立一套统一的接口信息服务平台。通过
16年前,病魔摧垮了他的身体,此后,他只能终日在病床与轮椅上度过。他的人生,只有两种姿态:躺着,他仍是“中国金”;坐着,他仍是“轮椅教授”。  金展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第二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这个心弦难以被轻易拨动的年代,他的故事,却带给人们感动乃至震撼。他用病中的16年,诠释了“科学家”与“人民教师”的动人称谓。  16年,他培养了20多位博士、硕士,带着学生取得多项享誉全球的学
在蓝山县土市乡有一位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爱管闲事”的“党代表”。这些年来,他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迈过多少个门槛、进过多少户人家。全乡有多少困难群众,哪个村有哪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需要帮扶的对象,他心里都有一张“明细表”。他就是蓝山县土市乡“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副主任、上陈村支部书记陈泽智。  2012年,土市乡成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上陈村支部书记陈泽智被乡党委、政府聘为工作室副主任。在工作
節日期间,孙女儿来看爷爷奶奶。话没说上十句,就用了七个“然后”。我说:“你怎么啦,连话也不会讲啦?怎么‘然后’‘然后’的,用了那么多。是‘然后’呢,还是‘然而’,我都搞不清了。”她笑着辩解说:“现在都是这样讲的。”这才引起我的注意,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甚至在电视里,青年人乃至中年人的话语里果然出现不断的“然后”。于是我明白了:这是“流行语”,大概算是“时髦”的。  这,不由使我想起一个古老的“笑话
一  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清水,里面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这是当年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给部队上党课准备的三样活教材。  1940年,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严酷的战斗间隙,贺老总一次给部队讲党课,他事先没有准备讲稿,也没有写提纲,只要通讯员准备了一碗小米、一双崭新的黑布鞋、一碗游着小鱼的清水。贺龙说,军队打仗不吃饭不行,粮食哪里来的?还不是老百姓种的,忘记了老百姓的血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