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归去来《又一季》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的照片对创作者张晋自己的意义,恐怕要大于其对摄影的意义,也大于对观者的意义。张晋出生于四川,曾在纽约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成归国后,他却走上了摄影之路,并在2012年成为三影堂摄影奖的获得者。作品《又一季》也许是张晋内心的写照,或者是某种自我表达的途径——他的照片总让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也许这组作品只是张晋自我放逐的借口:“《又一季》背后的支撑就是西北,那块土地对我真的太有吸引力了……地处偏隅的西北受当下中国经济剧变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地的人性更容易追溯到中国哲学的伊始,在精神层面上同大道契合。”从前的圣人说大道无处不在,不如就让我们这些凡人去找找。
  2007年,你在纽约一家画廊参与了一个名为《亲密的距离》的展览,怎么会有机会参与这个展览?展出了什么作品?
  张晋:那是一个群展,邀请了几位在美国生活的中国摄影师参与。其主题《亲密的距离》暗示了摄影师自身在美国的生活状态。那几年,我常去曼哈顿东村的一些独立影院、前卫音乐酒吧,认识了Qart 画廊的老板,于是就有了那次参与群展的机会。我共展出了四张作品,其中一张是用廉价相机拍的一位伪善的和尚。撤展时,有一个加拿大朋友过来找我,看中了这张,他说:“不管你承认与否,这张都会是你这辈子拍得最好的一张。”我当时就把那张照片签上名送给了他。
  那是你的第一个展览吗?我们还有机会看到你的那些照片吗?你是自己洗印?
  张晋:是第一个展览。展出中的两张,《寂伟》和《寂静》在我的网站上有。当时用的是法国收藏级的纸打印的。
  你也是在那一年获得了纽约大学理工学院(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的博士学位,具体是什么专业?
  张晋:博士时的主攻方向是材料化学中的阻燃材料,硕士时的主攻方向是锂离子电池。举个例子,电动汽车迟迟未能面世,很大原因就是其电池的阻燃性能还没有解决妥当。火灾时,阻燃材料也可以为逃生赢得宝贵时间。
  看来我的联想不太靠谱,我一直以为大概是专业的关系让你对摄影暗房做过特别的研究。你好像在冲印过程中尝试过各种手法,知道如何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怎么会这么有兴趣?
  张晋:理科生对技术细节确实很在意,比如药剂师、厨师、暗房师,这三者之间必定是有联系的。受美国抽象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影响的摄影师们,大多喜欢在底片或者相纸上尝试用各种手法呈现不同效果,有些作品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沃尔夫冈·提尔曼斯在2011年出的“Wolfgang Tillmans: Abstract Pictures”(直译为:《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抽象图片》)一书中,他把跟摄影有关的图像(请留意他的书名是抽象图片“Pictures”, 而不是抽象照片“Photographs”)引向了一个更开阔、更不确定的维度,同时他把技术和技巧完全掩饰在照片之后,呈现出的是技艺和个人意识。而反复和不确定正是极简主义者和观念艺术家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不过,我自己在《又一季》的后期中却很少玩花样。我宁愿“往后退”,像写方块汉字那样,一笔一划、一招一式地去完成,希望作品的内在气质如秋天里一片树叶掉落那样自然、一气呵成。三影堂艺术总监毛卫东有次对我说,你没有走弯路。我不解,他又补充说,因为你没有尝试去用很多古典工艺——最适合《又一季》呈现的,还是传统的银盐印相法。一个女收藏家告诉我,你把照片的影调做得很透,相纸呈现出的亮灰能极好地配合主题。
  虽然我是化学出身,却极少去试验各种手法。
  很好奇,你的暗房技术都是自学的?
  张晋:暗房里能玩的招数太多了。早在众所周知的暗房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之前,就有19世纪的法国摄影师古斯塔夫·勒·格雷(Gustave Le Gray)把塔尔博特(Henry Fox Talbot)的盐纸印相(Salt print)逼近到玻璃底片蛋白印相(Albumen print)的品质;有曼·雷利用中途曝光的办法制造了过度曝光(Solarisation)的效果。亚当斯之后更是有无数英雄尝试着底片相纸的暗房试验。即便在今天仍有很多艺术家在暗房里企图突围。
  在做《又一季》的后期时,我想暂时忽略掉暗房试验层面的企图心,扎扎实实地回到传统的路数上,不去对照片做过多的矫饰。当我们翻开很多摄影书,会发现不少照片都带有作者的自以为是,甚至矫枉过正。所以到自己做的时候,我会很小心地去处理这样的问题。大学赋予我的良好习惯就是自学。所以遇到暗房的技术问题,我会去国外的网站查询资料。而真正系统地进暗房出片,还是在回国后。
  你的作品都是自己冲放的?我们在展览上看到的是你自己放大的,还是底扫之后数字输出的?
  张晋:目前为止,都是自己冲放,真羡慕那些数字出片的摄影师。暗房出片的好处是,能保留些不完美在照片中,甚至作者在照片中某一处空间故意留出“败笔”,有心的观看者会循着这败笔读出不一样的意义,我对此非常着迷。
  比如《车窗前》那一张?看着更像是暗房“败笔”。
  张晋:对,该场景是沙漠中的一座水库,风、雨、湖水都指向这弃居的孤屋。所以在暗房中刻意加重了雨滴的形状。还有就是《无字碑》这张,相纸上的木碑部分明显过曝,一些朋友就好奇为什么不在暗房中仔细对木碑减光。我说,这是为了加重木碑铭文在风沙暴晒后的褪色质地——什么也看不清,木碑又再度成为之前的木板。
  或许今天,我们不再需要一张技术细节完美的照片,万事万物皆有裂缝,光就是从那里照进来的。那些“败笔”几乎就是我所理解的裂缝。
  这个系列是用什么相机拍的?都是胶卷?
  张晋:胶卷是富士Neopan 100,很多摄影师都在用这款,国外大厂品牌中,它也最便宜。相机用过玛米亚6,宾得67和禄来。   从《又一季》到现在你大概拍了多少片子?
  张晋:约800卷吧。
  在大三、大四的时候你就很想做个“文艺青年”,那时你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你还读了硕士、又出国读博士,这中间大概有十年吧,你都是在走一条离“文艺青年”越来越远的路,会难过吗?
  张晋:的确,越走越远。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读化学硕士、博士,为什么不早点改行呢?2007年,一少年班的朋友谈到钱钟书,钱先生认为人生总会走到一个“峡壁时期”,几乎无路可走(不像年轻时总以为路很多),之后才选定一条路走下去。博士毕业时似乎也到了我的“峡壁时期”,于是走出校门就没想过再做化学。想起《非音乐》杂志第八期的主题:“不再毕业,不再恐惧”,终归,也不难过了。况且我读硕士、博士时没费多大力气,大部分时间都在干些“文艺青年”们爱干又不靠谱的事。只是“文艺青年”式停留在表层的虚弱感越来越强烈,后来慢慢就疏远些。阿尔图尔·兰波在《永别》中写道:“回归土地吧,农民!”做个文艺青年挺好,在某个层面上,它让人不向下坠。
  怎么理解“峡壁时期”呢?我觉得这会是个挺困难的决定吧,你可以不以化学谋生,但可以靠它留在美国,你这样做好像把之前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放弃”了。
  张晋:在纽约时,我写了一句话:“纽约很大,个人的悲欢微不足道。”现在觉得,无论你在哪里,个人的悲欢都微不足道。放弃的反面是继续,继续让那些微小的愿望变成可触摸的作品。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谈谈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他在法学博士毕业后,从事了多年搬运工、打包工的工作,49岁时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当然,这不意味着放弃之前所有的人最终都能写出一部大作,但是放弃也许是“个人史”中必不可少的一章。
  在你喜欢的那么多种的“文艺”样式中,怎么会偏偏喜欢或者说选择了摄影呢?
  张晋:我倒是对文字更加偏好,可是又怵于自己在文字方面没有才华,一直不敢面对。 所以就拍照了,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把对文字的敏感转移到图像上。这个过程很必要却也很艰难。
  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我自己也尝试过拍照,但是发现无法用视觉语言表达,好像是思维方式和视觉语言训练的问题,你呢?
  张晋:这里我说个引子,比如清初画家石涛在一幅山水册的题跋中写道: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便生吞活剥而后成画。有关图像的诗意与文字的画境之间的交互性,石涛做了极佳的陈述。
  你的回答真玄啊!摄影给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张晋:最初觉得摄影跟电影没法比。法国至少有两个著名的布列松,一位是导演罗伯特·布列松;另一位是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那时我更喜欢罗伯特·布列松。
  那么现在你觉得摄影中什么东西最令你感兴趣?
  张晋:现在对纯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自身的困境很感兴趣。如何让纯摄影走到一个更开阔、更不确定的空间中去,这也是摄影人自身的困境。
  你是哪一年回国的?什么时候、怎么会想到去做《又一季》这个作品的?
  张晋:2008年初回国的。2009年7月吧,觉得是时候为自己拍些照片了。《又一季》背后的支撑就是西北,那块土地对我真的太有吸引力了。
  我看到你写的一些关于《又一季》的想法,这是刚开始拍的时候就有的计划,还是拍着拍着慢慢成熟起来?
  张晋:对我来说,摄影不是做填空题,并不是搭好一个架构,往里塞东西就行了。我更倾向于不断地来来回回,去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面对中国当下迷失的社会;如何面对贫瘠亦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西北。该是去批判、去鞭笞还是去描述?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一种“隐”的方式,尽可能地剥掉时代符号,去观看草木枯荣,去观看落叶下坠,以这种方式同现实保持距离,遂有了今天看到的《又一季》。
  如果不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你认为这个作品拍到什么程度,或是你自己达到一种什么状态,你才会觉得算是完成了?
  张晋:王徽之雪夜访友,造门不前而返,问其故,“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所以,这一组兴尽时就是结束时。
  接下来的计划想拍什么?
  想拍的有好几个,都还处于打腹稿阶段。
  哪一个摄影潮流最令你感兴趣?
  张晋:迈诺·怀特(Minor White)与他创办的《光圈》杂志,把艺术摄影的自我表达探索得很是深入。
  可否和我们分享你喜欢的艺术家或是书籍?
  张晋:石涛、陈洪绶、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tcher)以及迈诺·怀特。好的书籍太多,就不列举了。
其他文献
摄影师自述  摄影对于我来说,就如一次生命的旅程。  旅程需要有个目标,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需要有那么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等我们到达,然后看着我们再次启程,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去过的许多地方后,旅行本身往往成为了最终的目的。旅行对我来说就是行动起来、一直向前,去发现一些自己所不曾预料的地方和情感。  有时候,为了记录和享受这些地方无与伦比的美丽,或者奇妙的瞬间,我会将相机机位
期刊
不少关于成长的故事是从车库或者仓库开始的。说到OFPIX工作室,也有这么一个关键词,而它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报道摄影理想。OFPIX工作室位于北京西直门外一套不大的开间公寓内,这里是奇遇花园咖啡馆的仓库,被一个大书架分割成了两个区域,大部分空间被一张拼凑起来的长条桌和木头椅子占据着,周边堆满了纸箱和书籍,投影仪的幕布就是它面前的白墙。  2012年6月1日,OFPIX工作室摄影师团队正式组建,由发起
期刊
肖像摄影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准确地记录下人物的形与神。绘制一幅肖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相机凭借相对简单的技术则可以瞬间完成。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及人物肖像绘画呢?因为肖像绘画与肖像摄影有着重要的、不可割舍的关联,可以说肖像摄影的基因里融入了早期绘画的“密码”。  就在前不久,我参观了一场关于英国近现代绘画的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近300年来英国画家笔下的风景、人物。当时,我看到一幅人物肖像:画面上,一位半裸
期刊
晴雪飞舞在白桦树梢  我们喜爱的是具有多样性或规则性的任何事物,就像产生于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自然设计。  ——艾迪生(英国文学家)  九月末正是木兰围场白桦林色彩最绚丽的时候,我不仅有机会在这时候来到木兰围场,更有幸碰上一场雪。当雪刚落满秋叶,天就放晴了。我来到一株白桦树下,举头仰望,只见雪白连同金黄一起被碧蓝拥抱。此时,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家,能抵挡色彩美妙搭配的诱惑力,我兴奋地举起镜头,相机的
期刊
2012年9月,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带着索尼α99驾车前往桂林阳朔兴坪。拍摄了两天,美丽的风光加上α99出色的画质演绎,让我收获颇丰。  索尼α99与传统单反的最大区别在于采用了半透明反光镜,采用EVF电子取景模式,在取景器中所看到的影像就是最终照片的效果。曝光值是否准确,背景虚化是否合理,焦点是否在想要的位置,色调是否为心仪的效果,摄影师拍摄前就对这些设定所能得到的效果一目了然,而无须通过回放照片
期刊
灿烂星空一直是大自然中最富魅力的景观之一。仰望星空,总会让我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回忆起简单、纯净的美好时代。  真正与星空结缘,是在1993年从合肥去往武汉的路上。伴随着寂静的村庄,我抬眼望去,璀灿的星光布满了深邃的天空,它们层层叠叠挤在一起,带来莫名的震撼与感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扩张,我们能够看见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愈发催生了我拍摄星空的冲动。  星轨照片,则是一种特别的表现星
期刊
在一个号称“世界末日”到来的年份,索尼公司推出了α99,单电相机迈进了全画幅领域。这款采用半透镜技术的单电相机与单反相机的区别在于反光板为半透明固定式,由此带来了高精准度自动对焦、高速连拍及能实时自动对焦的高清动态影像等明显优势。尤其在实时取景的对焦能力上,现今没有一款单反能与其叫板,这在比较复杂的拍摄环境下有着极大便利,同时对于拍摄视频更是具备先天的优势。  作为首款全画幅数码单电相机,索尼α9
期刊
多重曝光又称多次曝光,是指在同一画面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借助这种创作手法,创作者经巧妙的构思编排,可以把不同场合、不同形象、不同时空的元素,显现在同一画面中,组成一幅另类的、具有离奇色彩的摄影作品。这种创作方式,在胶片时代已经盛行。对数码相机来说,这一功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以佳能EOS 5D Mark Ⅲ为例,目前最多可曝光9次完成一幅作品。  多重曝光,不同于一般的摄影创作,拍摄前必须经过认
期刊
“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如是说。在今年的“行天下”栏目中,我们邀请一些著名摄影家,把自己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借助他们的眼睛,我们得以多看一些世界。  津巴布韦如一颗巨大的钻石,安静地镶卧在南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草原在
期刊
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前行。去年奥林巴斯发布了一系列微单相机产品,其中就有小巧可爱的E-PM1,这款相机基本性能与PEN系列的旗舰机型E-P3相当,但少了许多按钮和转盘,在体积重量减少的同时,也更为简洁。最近,新一代的E-PM2又出现在大家面前,各方面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它继承了上一代产品小巧便携的特点,外形、配色更为简约大方。装上存储卡和电池后的重量仅为269克,并增加了防滑手柄,便于握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