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深度学习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o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品质的提升。深度学习是教学中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进行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本文将从自主提问教学角度,加以案例分析,将深度学习落实到中学课堂中。
  关键词:深度学习,自主提问,引导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学者们不再执着于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索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目标。这就要求学生不再只是单一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是能够以批判性的思维去深入思考所学的新知识、新思想,而后将其吸收、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当遇到新的情境时时,能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问题后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新情境中,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深度学习的过程。
  结合数学学科特征及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关键就是要会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索、反思;对知识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的认识,最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加以实施,能够达到使学生学会自主进行深度学习的目标。
  对于提出问题,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均能熟练的提出大把循序渐式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沿着老师设计好的路线向答案前行。但我认为提出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提问,这样的提问虽然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却也牵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认为教师更应该通过问题教会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独立、主动的寻找解题的方向。
  二、自主提问
  自主提问是指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自己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是在自己设计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小学期间,教师一般对其进行自编题目训练,进入初中后则更注意训练其自主提出问题。因为,自编题目往往给学生的信息是充足的,学生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情境将已知信息填补到问题中,而提出问题时其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学生需要自己设计或补充条件来完成。显然,自主提问过程需要个体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批判,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在与已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后迁移至新的问题中。这恰好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三、案例分析
  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进行自主提问呢?美国学者布朗(S.Brown)与沃尔特(M.Walter)曾提出“what-if-not(否定假設法)”策略对已知问题进行深入提问,即对命题、问题或概念等进行分析,确定其各个属性,对每一个属性运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又可能是什么?”的法则提出新问题。接下去,我将以此提出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由已知问题的启示提出新问题
  问题1: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P为BC的中点,过C作CD⊥AB,过P分别作AB、AC两腰上的高PE、PF,你能发现三条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这是一个结论未知,但结论唯一的问题。在解答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由这个问题的启示,你能联想到什么问题?你能提出一个猜想吗?
  此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2:如果P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结论还成立吗?
  问题3:如果P在BC的延长线上,结论还成立吗?
  问题4:如果P是等腰△ABC内任意一点,会有什么结论?
  教师进一步提问:除了改变P的位置探究结论,从这个问题中,你还能提出其他相关问题吗?
  引导学生改变思路,他们可能又会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5:如果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结论还成立吗?
  问题6:对于一般的三角形,会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对“在等腰△ABC中”这一属性进行否定假设,并进行类比推广,由学生推广到四边形中去。
  问题7:在四边形中会存在类似的结论吗?
  探究:如图2,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P为BC的中点,过C作CG⊥AD,过P分别作AD、BC两腰上的高PE、PF,探究三条高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8: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没有了腰,怎么研究呢?
  探究:我们可以连接对角线,构造出三角形。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D交于O,过C作CG⊥BD,过P分别作AC、BD的垂线PE、PF,探究三条垂线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师再提问: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对“垂直、高”这一属性进行否定假设,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9:将垂直改成平行,是否还具有上述种种结论?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并示范变形,引导学生利用“what-if-not(否定假设法)”的策略对数学问题再提出更多新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度的反思。
  四、总结
  由此可见,通过自主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发现数学中的普遍规律,从而使得学生学会自主的进行数学深度学习,以达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Jensen,E. & Nickelsen, L.A.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57-62.
  [4]刘晓玫.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理解与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9(08):33-38.
  [5]屈佳芬.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28):72-75.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言文教学一向困难重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缺乏兴趣,更多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据此优化教学策略,争取打造高效的文言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策略  文言文本身虽然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优美的结构,然而由于涉及的内容较为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可以学习丰富知识,还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困生而言,要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转化,加深对学科理解,有利于提升整体水平。文章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关键词:拓展资源;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引言:  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是教师头疼的问题,所以要实现有效转化。拓展资源是一种很好方式,能够调动起参与积极性,激发出学习兴趣,
期刊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到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科学的程度。”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母科”,既展现了自身的应用价值,也为社会创造着价值。在数学教育领域,“大众数学”“问题解决”“数学应用”的观念正成为当前各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三大趋势,其实质都是强调数学的应用[1]。重视数学应用是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基于这样的趋势,我们需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去观
期刊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基础性的生物教学阶段,对于学生生物课程知识水平的提升,生物课程意识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教学实际,引入新思路,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关键。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教学质量提升也是关键的。本文结合实践,首先,探究应用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其次,分析自主
期刊
摘要:我国陆续召开了共青团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等政治会议,以此推动了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落实,同时国内大部分高校始终坚持从严治团标准,培养共青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政治思想的先进性以及良好的集体荣誉感。高校共青团关于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内容,针对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强化从严治团的基础,巩固共青团党性的坚韧度,从而有效促进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作为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學阶段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都得到了改变和创新,而在小学阶段各学科学习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度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为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而降低学习兴趣,从而阻碍学生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了,已经从之前的应试教育过渡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关键能力,另外,核心素养还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怀和家国情怀这一块,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合作参与、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作为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有幸拜读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真福先生撰写的文章《我欣赏这样的学习表》,读后受益匪浅。  文章提到了笔者在云南景洪市民族中学调查访问时看到的两份学习表,并对这两份学习表加以肯定分析,最后在原表的基础上加以翻新,补充和改进,设计出更加完善的学习表。这两份学习表是这样的  读完这篇文章,看到这两份学习表,我不禁心头一亮:原来学习可以这么简单。站在学生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实际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的应用型体验性课程。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并未能真正全过程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有限。利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的兴趣,触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灵感,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使综合实践课上得更实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多媒体  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
期刊
摘要: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教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家庭对孩子具有巨大的影响,孩子的智力、品德、情操、知识以及身体发展直接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较多误区,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下文对误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改进对策  孩子的成长、生活与家庭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教育生涯中具有不可代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