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脂安胶囊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泰脂安胶囊与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泰脂安加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20例,口服泰脂安胶囊O.9g,每天3次,同时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阿托伐他汀mmg组(B组)20例,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泰脂安加阿托伐他汀20mg组(C组)20例,口服泰脂安胶囊0.9g,每天3次,同时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n异。3组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脂、Hs—CRP水平。结果:A组、B组
其他文献
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涩滞秘结不通而言,即指间歇时间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排便时间延长的一种病症。笔者2007-03~2009-10采用通腑导滞针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35例,并与常规针刺
社区网络成为当下互联网时代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网络架构模式。针对接入节点通过VPN等接入模式进入社区网络的可信接入问题,提出了一种量化节点本身用户网络行为安全、量化评估主机本身安全的方法;利用节点用户行为的安全因素量化评估函数和节点主机自身安全状况评估策略,给出了社区网络环境下的节点可信接入算法,并应用于真实社区网络环境,实现了对社区网络的可控性,保证了接入节点的安全性。
关联规则挖掘过程中,大量候选项集的产生成为影响挖掘效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运用关联矩阵将频繁项集映射到树结构中存储,并利用树中包含部分频繁项集的子树,逐步拓展成包含所有频繁项集的树结构;其不仅提高了候选项集的生成效率,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候选项集的产生数量。实验证明,该算法相比同类算法是快速有效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抗早孕在我国开展多年,因不需要宫腔操作,安全有效,很多患者乐于采用,用药后完全流产率在90%以上。亦有5—10%左右发生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且存在药物流
移动信道编码中交织器的设计直接影响Turbo码的距离谱和性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低重序列的输出码重和减小译码输出之间的相关性。随机交织器在数据帧较长时性能比较好,通过码序列位置重置实现交织,利用正弦函数的混沌映射有很好的随机性和瞬时正交性的特点,实现了一种新型混沌随机交织器,提高了交织器的误码率性能,并且在伽利略卫星系统中应用达到接近理论值的编码效率和误码率的特性。
针对基于姿势的自然人机交互接口设计中头部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人脸三维空间位置定位算法。首先采用级联肤色分类器与类Haar特征分类器的人脸检测器对左右路输入的图像进行快速的人脸区域定位;然后利用仿射模型匹配局部收敛性好、速度快的特点实现了左右路图像的人脸区域对齐;最后通过立体视觉原理恢复人脸的三维空间坐标。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人脸三维空间位置定位方法速度快、定位精度较高。
在对源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的基础上,针对分解得到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各自的特点,选取不同的融合规则,采用基于PCA和自适应区域方差的图像融合方法,即低频近似系数采用基于主元分析(PCA)加权法,高频细节系数采用自适应局部区域方差的融合方法,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提高了信息量和清晰度,而且提高了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相关系数,降低了扭曲程度,有效地保
提出一种轻量协作式认证算法(LCAA),该算法使用简单的对称密钥及其生成函数和节点唤醒机制为智能微尘传感网通信提供了基本的安全,通过与其他认证算法协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并可应用于普通无线传感网络中。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能效,适用于智能微尘传感网。
信息流安全属性的定义均基于不同的语义模型,很难作出比较,以Petri网作为描述安全系统的统一模型,在Petri网上定义四种常见的安全属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信息流安全属性验证方面,传统的方法称为展开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确定型系统,而对于非确定型系统,该方法是可靠的,但不完备。进一步对Pe-tri网上已经定义的四种属性给出可靠完备的验证算法,并开发出相应的验证工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验证方法
在差分进化(DE)算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方法来解决H2/H∞混合控制问题。对确定系统和多面体不确定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E算法用来得到控制器的样本,LMI方法用来最小化系统的H2性能指标。该方法采用了不同的Lyapunov方程表达形式,因而减小了以往算法中存在的保守性问题。最后,通过引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