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化学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物理、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而在理化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掌握知识,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抓好实验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教师要能熟练掌控实验。
  实验对激发兴趣、培养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的主要形式是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要做好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坚持亲自或参与准备实验,提前试做实验,以便理解实验,做到对实验能熟练掌控。二是要不怕麻烦,对实验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反复做,找方法,力争使演示实验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对于没有达到效果或失败的实验要能迅速找出原因,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规范操作”的理解。
  2.做好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
  演示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通过实验,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能力,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的目的。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在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等方面具有多种效能,同时对学生起到示范性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2.1课前准备要充分。包括熟悉仪器性能、试做、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效果和不利因素。
  2.2操作一定要规范,发挥示范作用。实验中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步骤正确,药品的取用、试剂滴加、仪器的使用、器材的摆放合理得当,切忌随意。如取试管、夹持试管的方法,每次药品取用后的药匙要擦干净,取放砝码时用镊子,点燃酒精灯后的火柴梗要放在指定位置,实验废液要倒在废液缸等。
  2.3实验目的要明确。每个演示实验,教师必须目的明确,弄清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要领、实验现象、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
  2.4实验用语要准确。对实验过程的表述、实验现象的描述等都要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力求语言简洁明了。
  2.5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配合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理解实验。否则学生就会把实验当“魔术”,凭兴趣凑热闹,其结果是收效甚微或一无所获。
  2.6尽量提高可视度。实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现象明显,让每个同学都能观察得到,不能有盲区。
  3.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分组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知识,是对所学知识的再认知过程。学生分组实验要注意抓好四个环节。
  3.1实验准备。指学生对实验知识的准备。每次试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掌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熟悉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实验选用的仪器药品。做到心中有实验,使实验操作流程成竹在胸,避免实验盲目操作,保证实验的流畅性。
  3.2实验操作。实验时要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同时教师要在各小组中巡查指导学生实验,解答疑难问题,处理实验中的突发事件,保证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
  3.3总结实验。实验完毕,不论成败都要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归纳实验步骤,总结试验成败的关键点,得出实验结论。利于对实验的熟练操作。
  3.4书写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放手让学生多做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减少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保证实验安全、快捷,教师总是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验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原因就是学生的操作知识不牢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实验过程中就常常失这忘那。因而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正确对待学生在实验中的失误。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在试验中出现失误和失败。如在过滤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是浑浊的;在用KMnO4制取氧气的操作中,因没有预热而是试管底部破裂了;或收集好氧气后先移去酒精灯而使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等等。出现了这些失误,教师不要批评学生,而应让全班学生来一起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如果不按要求去操作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学生有了深刻的印象和教训,在以后的实验中就会十分小心,减少出错的机率。另外不要太在意学生损坏仪器,在试验中教师要多鼓励、多支持,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4.2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课是有限的,分组实验时学生往往是组内配合完成实验,而学生独立完成的机会仍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一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独立的去完成实验,熟能生巧,实验做的多了,操作就熟练了,实验失误就少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减轻学生对实验的心理障碍。
  开放实验室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实验内容可以不限。学生可以选择做以前的学生实验或老师演示实验的内容,但必须是有安全保障的、经教师或实验员许可的实验。二是实验时教师或实验员必须在场组织和指导,以确保实验有序、安全的进行。
  总之,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关键。如何实现实验教学的效能,还需我们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收稿日期:2014-05-17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应认识“人”,理解“人”,关注人的感情、关注人的价值,触动人的心灵。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开放前是天天学政治抓思想教育,那时讲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政治思想好其它一切就都能好。改革开放后仍然一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智育、体育中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方法上也有很多独特的创造,如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注重四基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时常运用变式的方法处理例、习题,引导学生扩展思路,开阔视野,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一种乐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合理利用变式训练能有效激活学生数学
期刊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里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而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而实现的。这说明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学知教给学生,还要善于用情感教学感化学生,激发他们在学习中的内驱力,主动学习。 也就是谁重视“情感教学”谁
期刊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确,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才有实力迎接世界新技术的挑战,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呼吁:“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
期刊
人格魅力,是教师以自已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等各种能力的总和,它是教师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这是由人格魅力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影响力,它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影响。与教师对学生影响的其他因素相比,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无形性、渗透性等特点。这种影响力虽然没有建立在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但它是学生在心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书面表达评分细则的分析,帮助考生了解高考评卷的客观标准,从而在平时练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透过评分细则,我们可以发现,高考书面表达中影响考生得分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命题中要点的准确审视和把握。分析考生高考书面表达中的常见错误,指导考生夯实语法基础知识。并就考场上如何审题、谋篇、开头、结尾等关键步骤进行具体指导。  【关键词】书面表达;评分细则;得分技巧  1.何为评分细则 
期刊
1.競技体育人才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培养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从根本上认识,应该是高竞技水平与高文化素质兼备,高文化素质是基础,高竞技水平是目标。当然,高竞技水平与高文化素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并不是统一的,这种不统一性,给我们的竞技体育领域带来了长期存在的重训练,轻文化教育的现象。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进步,现代竞技体育的兴起,这种现象在相当程度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竞技体育的特征就是科学化
期刊
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德育)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一直秉承德育为首的宗旨,狠抓德育工作,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或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或学生具有多重人格,即学生在学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工程庆祝大会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就要从教育抓起,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而词汇教学作为影响和决定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因素,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间中应该加强的。  【关键词】词汇;根源;科学规律;记忆;创设情境;方法;指导;习惯  记得有位语言学的前辈说过,一个人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往往取决于他所掌握该语言的词汇量,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逐渐发展到成为英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