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教员先生

来源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dininik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星期日,每天晚上,这10 个8 岁的孩子,总要从隔壁那条街上的破木屋里出来,穿过偏僻的小巷,沿着巴得乔镇,缓缓走到一座简陋的木屋前去叩门。

“晚上好,教员先生,可以进来吗?”年龄最大的阿姆勃罗得乔问。

“请进吧。”传来教员安详的声音。

孩子们走进屋里。房间很小,他们并排坐在用两块粗木板钉成的长凳上。

这些孩子,白天都要干活儿。他们有的是机械工的帮 手,有的是饭馆里的小厮,有的是商店里的送货人……他 们整天忙着干活儿,无法进学校。这位教员为了帮助他 们,按时给他们上课,而孩子们呢,送一些食物给教员, 作为报酬。

在短短两小时内,所教的东西当然不多,但是,他的学生们在学了几个月之后,却能看书、写字了。有些孩子在学完全部课程后,顺利地通过考试,得到了中学毕业文凭。他始终没有忘记,那天,在比卡里亚城他亲眼看到了考榜:奥太维·爱尔涅思名列第八;萨拉多·得查伐尼名列第七。为了对他表示感谢,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备了丰盛的午餐请他。他还即席发表演讲,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请把书翻开……”他说。

于是,与往常一样,这个破旧的小屋子里,又充满了生气。那浓郁的气氛,使他感到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学校教室里:墙上有各种地图,黑板悬在右边。有时他幻想的更

美好,在两小时课结束时,隐约听到了校工的摇铃声。   晚上,他决定去小餐馆坐一坐。他赶到那儿时,发现

里面已经坐满了人,自己的学生也在其中。

“教员先生,来!”正在看电视的孩子们亲热地招呼着。

这时,来了一伙年轻人,其中有一个穿蓝色运动衣和皮外套的小伙子,闷声不响,粗暴地把一个男孩子从凳子上推开,强占了位置。

“这是什么行为?”教员愤怒地叫道,“马上把凳子还给小孩。”

“不关你的事!”那小伙子蛮横无理地回答。

“这是我的事!”教员气得脸发青,“这些孩子是我的学生,我要对他们负责。立刻把凳子还给孩子!”

那小伙子冲着教员哈哈大笑,同时向并排的两个小伙子使了个眼色, 对教员说:“ 我们到外面去谈, 教员先生!”

“听便。”教员回答着,小伙子的蛮横无理使他愤怒极了。

“不要去,”有一个孩子哭着说,“他们有三个人……会打死您的,教员先生!”

但教员没有听见孩子的哭声。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下, 他跟着这伙青年出去了。

对付这样一个孱弱的教员,根本用不着另外两个小伙子帮忙,他一拳击在教员的肚子上,教员就昏倒在地了。当教员清醒过来时,已在警察局里,孩子们在他身旁

张罗着。稍远的地方,站着那三个穿蓝色运动衣的青年, 他们正得意扬扬地笑着。

“教员先生,”阿姆勃罗得乔说,“他们殴打您的时候,我们报了警,把他们抓起来了。请讲给警官先生听吧,那

个浅黑皮肤的就是打您的坏蛋。”

警官先询问了孩子们,然后审问教员。

“如果您也算是个教员……”警官用讥讽的目光,把教员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说,“请拿出证件来。”

教员气得浑身哆嗦。要证件!挨了打还要证件吗? “证件……”警官用更刺耳的声音大声重复着。

于是, 教员从破皮夹里, 抽出一张纸片, 颤抖着手, 递给警官。

警官不屑地瞥了一眼,就恶意嘲弄说:“啊,原来是这样……先生,您是什么教员啊?”

孱弱的教员,向警官使了个眼色,央求他别当着孩子们的面声张出去。但是警官没理睬他,依旧讲道:“你自称教员,对我们并不重要,不过你不该这样冒充啊……”

警官又向默不作聲的孩子们说:“ 孩子们, 他不是教员,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他的名字叫勃鲁诺·琪·勃鲁诺,教员是冒充的!”

“不对!”一个孩子哭着嚷道,“他家里有写字台!”

这时,阿姆勃罗得乔用胳膊碰了碰那孩子,他才低下头来,嘴里像含了一口水,不吭声了。

“什么?他有写字台?这不坏呀!”警官纵声大笑,“我也有写字台,可我是警官,不是教员。”

警官虽然也煞有介事地表示要惩办这几个流氓,但看到教员无意提出控诉,也就把他们悉数释放了。

教员耷拉着脑袋,慢吞吞地走着。孩子们垂头丧气地跟在他后面,当他们走到那条偏僻的小巷时,教员凄切地对孩子们说:“现在你们明白真相了,以后用不着再到我这里来上课了。”教员噙着泪水,望着孩子们:“不错,我是干粗活的,但我并不因此害羞,我一生都希望成为一个教员,我是靠自学成功的人。我对你们说过,我曾经在学校

里教过好几年书,那是撒谎。请原谅我说了假话。” 他伸出了瘦骨嶙峋的手,向他们道别。

这一夜,他没合眼,他感到喉头发胀、哽塞。但是, 第二天早晨,他仍然按时起了床,坐到写字台前,批改孩 子们的最后一次作业。唉,他非常清楚,他们的母亲是不 会再让自己的子女到他这样一个冒牌教员这儿来了,但是 这些作业,还是应该批改。

为了不再想这件事,白天他到图书馆,读自己最喜欢的大仲马的作品。他回到家里时,已经晚上八点钟了。房间里没有灯光,这就是说,孩子们一个也没来!他怀着委屈、沉重的心情走进房间,扭开电灯……咦!孩子们已并排坐在两旁的长板凳上了。

“晚上好,教员先生!”他们齐声叫道。

“晚上好。”他回答着,竭力控制自己,忍住了夺眶欲出的泪水,因为一个自尊的教师,即使出于喜悦,也不应该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流泪的。

和往常一样,他安详地分发批改了的作业。

孩子们和教员,彼此非常了解,他们之间不必再交谈什么了。在这10 个孩子的心目中,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最称职的教员。而他呢,孩子们是他的整个精神世界。

无 法 进 学校的孩子, 能够 看 书 写 字 , 得到中学毕业文凭, 都是教员先生教学成果的有力证明。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恶势力,教员毫不畏惧,他的正义与勇敢可见一斑。

势利的警察成 了 正 义 的 化身,勇敢的教员却只能用冒充的身份,作者巧妙地讽刺了当时世态的炎涼。

结尾处的惊喜,给了人们希望,犹如扭开的电灯, 照亮了黑暗的世界。

名师点评

作者除了对故事场景和情节进行描述外,还进入到主人公的感觉与思想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生计奔波忧愁,却又在教员生活中得到莫大满足的普通工人形象。故事结尾处灯光亮起时,那些并排坐在一起的孩子们,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情理之中的惊喜。小说在叙事同时,也不露声色地抨击和批判了不公正的社会体制。

( 朝 华 )

其他文献
我们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精灵:它不事张扬地在屋檐、墙角或枝丫间扯出一张张晶莹的丝网,然后悄然地躲藏在僻静处,静候懵懂无知的虫儿们光临。这便是蜘蛛,一种低调到人们近乎忘掉其存在的动物。可你知道吗?就在这不起眼的精灵身上,藏着很多秘密,有些秘密甚至可以颠覆你的认知!人为什么会害怕蜘蛛人类对蜘蛛的恐惧似乎与生俱来。试想, 当一只蜘蛛冷不丁地爬上你的手臂,被你猛然发现时,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惊吓?相信惊愕者 有之
期刊
秋后的蝉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暴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双方握着手含泪对视,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浩渺,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冷的秋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一年又一
期刊
出版時间:2021 年1 月 作者:谢 鑫等欢迎来到世界奇妙博物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英国乡村的雪地上,惊现“恶魔”留下的奇怪脚印;美国报社的记者在梦中准确地预测了一场火山爆发;法国的女子学校里,一位老师在同一时间竟然分别出现在两个不同地方;北大西洋的海面上,一艘空无一人的帆船在诡异地前进……这些世界未解之谜,曾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无尽的惊叹和疑惑。如今,这些谜团也
期刊
我小时候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 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 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
期刊
编者按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在这 100 年里, 中国的发展硕果累累,让我们从小作者的视角来捕捉时代热 点,喜看时代变化,讴歌新盛世,共享新时代。  “妍妍,过年好!”手机视频里,爸爸妈妈给我送来新年的祝福,甜甜的笑容让我倍感亲切,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氤氲。  爸爸妈妈在上海工作,临近春节,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决定就地过年。自我记事以来,这是爸爸妈妈第一次不能陪我和爷爷奶奶
期刊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掸灰尘、擦门窗……忙活一整天。我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洗碗的任务,但当我拿起炖牛排的锅时就傻眼了——锅里面有一层厚厚白白的油污。我特意在百洁布上挤上了好些洗洁精进行擦洗,但是锅里还是油腻腻的, 手也是油腻腻的。于是我抱怨:“妈妈你买的洗洁精质量一点儿也不好,锅都洗不干净!”“你用冷水洗的吧?像这样油污特别多的要用熱水来洗。”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地打
期刊
秃 鹤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 子就都叫他为秃鹤。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 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 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蠟一般亮,让他的同学 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摘自曹文轩《草房子》赏析:“光溜溜的”“打了蜡一般”“夜里它也会亮”这些幽默而夸张的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使秃鹤的形象跃然纸
期刊
作为一个昌化人,如果没有尝过山核桃的滋味,那就是人生的遗憾。昌化之外少有此物。即便有,也不是那个味儿。  山核桃长得很精致。个头甚小,平底如槟榔;壳很硬,成熟时呈深褐色; 刚把核桃打下来的时候有一层厚皮,这皮要从核桃上脱下来,可做炭块,可做 猪食,荒年时人也食用。发现山核桃美味的人是唐朝大诗人罗隐。传说罗隐几 次功名不取,看透世俗,心灰意冷,云游昌化群山,见有山猴取山核桃而食之, 继而摄取几颗,竟
期刊
出版時间:2021 年3 月 作者:徐 鲁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徐鲁。目前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乡愁与恋歌——徐鲁诗选》,长篇小说《罗布泊的孩子》《再见,小恩》《追寻》以及散文集、文学传记等200 余部作品。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
期刊
我们都知道,火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火不仅可以用来照明、取暖,有了火,我们的祖先更是不必再茹毛饮血, 而是可以吃到“烤肉”等熟食,这渐渐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 态,使他们距离“现代人”更近了一步,可以说,火为人类照亮了通往 文明的道路。今天,小巧又实用的火柴、打火机随处可见,取火对人类来说不再是什么难题。但同样的问题放到古代,往往就进入了“困难模式”。古装剧里的大侠们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