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成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ang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稻育种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常规育种和传统诱变育种,其来源范围和诱变效率受到限制.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航天育种技术开辟了水稻育种的新途径.航天育种的空间环境与地面差异很大,主要通过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复合因子对水稻材料诱发变异,具有诱变作用强、变异幅度大、变异类型多等优点.从 2002 年起,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四川省作物育种攻关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针对水稻航天诱变育种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和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构建、杂交水稻重要种质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研究航天诱变机理、搭载材料选择、返地材料筛选、优异突变材料的选育与评价、优良品种培育等科学和技术难题,实现育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创新和水稻品种创新,建立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技术体系并加以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文物是人们更好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亦是科学发明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借鉴和源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大量古代科技和艺术成果的借鉴与继承,是发展繁荣现代科技、文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2012 年度国家公益性行业(卫生)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201202010,简称“1147 计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期刊
本项目属于肿瘤学领域,围绕盆腔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血管形成、转移及治疗的研究及临床机制开展研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STAT)是 JAK-STAT 信号途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戴振铎教授所创立的符号矢量法提出了个人的理解,基于这些理解,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并提出了修正的建议.还就对Gibbs符号的批评作了辩护,但对其不足之处也提出了一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