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制造业竞争:现状、政策应对与前景

来源 :欧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美欧之间经济竞争加剧,在举足轻重的核心领域制造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甚至高举“脱钩”大旗对中国制造业进行打压,欧盟也出台相关防范举措.中美欧在制造业竞争力上的地位差异与相互间竞逐进展如何?制造业领域欧美对华采取了哪些防范和遏制举措?本文运用OECD-WTO TiVA数据库2007-2015年和UN Comtrade数据库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算中美欧制造业的对称性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描绘了中美欧制造业的竞争状况.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关欧三方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快速上升,美、欧对华竞争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高端领域,但在具体产业部门上表现有所不同.从国际竞争力、出口相似度来看,美欧制造业对华亦存在差异,中美竞争烈度强于中欧.出于遏制和竞争焦虑,美欧在制造业领域对华实施了不同的应对政策,但收效甚微.未来,美欧对华遏制和防范政策仍将持续,三方制造业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艰苦备尝、轰轰烈烈地持续奋斗的历程,强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对于中国发展、世界发展乃至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取得这样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对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这个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坚强领导和开拓创新,依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全面领导和关键作用.其中
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国家干预所扮演的角色经历了摇摆过程.为应对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德国政府采取了国有化、经济复苏政策和金融市场规制等手段,呈现出"国家回归"的趋势.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2019年年初提出的国家工业战略文件,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国家角色的讨论.本文以"干预型国家"的五种典型政策工具,即政府支出、国有企业的设立与扶持、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补贴和企业税收为主要分析维度,结合对产业政策的调整、《对外经济条例》的修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应对这三个政策调整动向的考察,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