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77.5Cu6Si16.5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与热稳定性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玻璃包覆净化方法和水淬法,制备出了尺寸达7mm的Pd77.5Cu6Si16.5块体非晶合金样品。热分析结果表明,与熔体旋淬甩带法制备的Pd77.5Cu6Si16.5非晶条带样品相比,所制备的Pd77.5Cu6Si16.5块体非晶合金样品具有更低的玻璃转变温Tg、更高的初始晶化温度Tx和更宽的过冷液相温度区间ΔT(ΔT=Tx-Tg)。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玻璃包覆净化法有效去除了Pd77.5Cu6Si16.5合金熔体中的异质核心,显著提高了该合金熔体的稳定性和所制备的Pd77.5Cu6Si16.5块体非晶合
其他文献
以MoSi2粉体为原料,分别在1400、1500、1600、1700℃温度下,0.9MPa氮气气氛条件下保温3h,研究了MoSi2的高温氮化行为。XRD、SEM和EDS研究结果表明:MoSi2的氮化产物主要有Mo5Si3和S
采用离心涂敷的方法制备非对称不锈钢分离膜,研究在制备过程中针孔产生的原因,讨论了膜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探索不同粒度的粉末烧结温度,制备出具有高精度、大流量的非对称不锈钢分
通过研究基片种类、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及是否加入催化剂等不同工艺参数对低维Ga2O3,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确定出合成5种不同形貌β-Ga2O3纳米材料的工艺条件。场发射
采用Ta-W-Hf预合金化粉末通过冷等静压成型、热等静压和高温退火工艺制备了Ta—W-Hf合金块材,讨论了热等静压和后续的高温退火处理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低的热等静压温度
经验表明具有某些相似特性的元素共存可以明显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据此研究了原子尺寸相近的稀土元素Gd-Tb共存的(Gd-Tb)-Al-Co系列合金。利用铜模铸造法对合金的玻璃形成
在KF-KCl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直流电沉积CCP和周期断开电流电沉积PIC),以K2TiF6和KBF4作为活性物质在石墨基体上制备了高择优取向的TiB2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阴极电流密
以工业偏钛酸和ZnSO4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正钛酸锌(Zn2TiO4)粉体。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测试对其成分、形貌和粒度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广谱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60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晶粒尺寸约为16.7nm的纳米LaF3粉体。采用真空(10^-4Pa)压结法(1GPa)制成纳米LaF3块体。用XRD分析测试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纳米LaF3块体的晶粒尺寸。结果
为了找到适合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非球形Ti-6Al-4V粉末粒度范围,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度粉末的输送情况,并通过不同粒度粉末的激光快速成形实验,研究了粉末粒度对粉末
对于磁制冷GdDyFe铸锭复合材料和快淬得到的纳米晶薄带的结构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GdDyFe铸锭样品和纳米晶薄带样品的居里温度比GdDy合金高,分别由原来的2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