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今,学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恰到好处地使用电教媒体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但是如果不能慎用、适用、善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只有注重和克服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点 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优点:
(1)突出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就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往往是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注意和记忆,可以设置各种动画效果以及声音效果,同时把重点、难点设置成彩色文字。这样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间、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提供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多媒体具有使练习形式多样化,结果反馈迅速性。
我们知道,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练习结果的反馈速度较慢,学生总是等到老师批改作业后,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并且,学生在连续的学习中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所以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以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也是对老师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各种容量大、反馈快的信息,是优化课堂练习教学的好帮手。比如我们对学生进行打字训练的时候,采用了有娱乐性的教学软件,如果打字出现了错误,软件就会发出叹息或出现表示错误的颜色,对打的又快又对的学生,会给一定的分数奖励。同时,这个教学软件还可以让若干个同学进行联网打字竞赛,产生了浓厚的你追我赶学习气氛。在进行计算机故障维修的时候,针对难以处理的故障现象,我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學生就产生了“为什么要这样解决”的疑问,渴望答案的愿望很是强烈,就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样,学生在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了和谐共振的状态。
(3)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
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即用感官来获取多种信息的,但是,各种感官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特瑞克勒曾断言:我们的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这一排序与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是相一致的,视觉与听觉在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的视听觉媒体,则可以使人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另外,对记忆率的研究表明,单用听觉,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60%,三天后则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为70%,三天后则为40%,若视听觉并用三小时后为90%,三天后为75%,所以视听觉媒体还可以有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率。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使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很快由感觉记忆进入到深层记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4)教案修改方便,轻松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许多资料是信息数字化,易于复制,修改方便。它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往往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来组织信息,组织教学。这种非线性的跳跃方式往往更加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实践征明,计算机多媒体化教学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是划时代的一种教学工具。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点,但如果不能慎用、适用、善用它,同样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如下几个方面要引起老师的注意。
(1)不要只把“黑板搬家”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常有教师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 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上课时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把老师的预想进行了一次重复,学生很被动地作为配角,履行了一次看电影的感觉。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课件,念完就翻页,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不管学生能否记上笔记,不管学生听讲时候的表情,这种黑板搬家式的教学连“填鸭式”教学的效果都不如,学生绝对不会欢迎的。
(2)莫将多媒体教学变为“电灌”教学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份偏重于素材性资源。有的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页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再“电灌”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如坠云雾,而且在学习中获得的多是无层次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更不能“电灌”,不能讲得面面俱到,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教学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千万不能把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演变成电脑“满堂灌”教学模式。
(3) 不要“独尊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工具,是实施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有着不易板书适时性差的缺点,师生都盯着课件教、学时也往往削弱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总之,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其它常规教学手段的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挂图的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板书的适时性与针对性等,这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豆腐” “肉”营养成分各自不同,若只吃“肉”而不吃“豆腐”,也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教师不要独尊多媒体,而忽略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应把多媒体教学与其它常规教学模式相配合起来,适时地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总之,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上强大的优越性,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而且还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学模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我们应正确地地对待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其它的教学模具,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点 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多媒体教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优点:
(1)突出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就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弱,往往是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了起来。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注意和记忆,可以设置各种动画效果以及声音效果,同时把重点、难点设置成彩色文字。这样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欲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间、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提供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多媒体具有使练习形式多样化,结果反馈迅速性。
我们知道,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练习结果的反馈速度较慢,学生总是等到老师批改作业后,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并且,学生在连续的学习中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容易溜号,所以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以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也是对老师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提供各种容量大、反馈快的信息,是优化课堂练习教学的好帮手。比如我们对学生进行打字训练的时候,采用了有娱乐性的教学软件,如果打字出现了错误,软件就会发出叹息或出现表示错误的颜色,对打的又快又对的学生,会给一定的分数奖励。同时,这个教学软件还可以让若干个同学进行联网打字竞赛,产生了浓厚的你追我赶学习气氛。在进行计算机故障维修的时候,针对难以处理的故障现象,我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學生就产生了“为什么要这样解决”的疑问,渴望答案的愿望很是强烈,就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样,学生在通过多种信息技术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了和谐共振的状态。
(3)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
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即用感官来获取多种信息的,但是,各种感官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特瑞克勒曾断言:我们的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这一排序与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是相一致的,视觉与听觉在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的视听觉媒体,则可以使人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另外,对记忆率的研究表明,单用听觉,三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60%,三天后则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为70%,三天后则为40%,若视听觉并用三小时后为90%,三天后为75%,所以视听觉媒体还可以有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率。而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使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很快由感觉记忆进入到深层记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4)教案修改方便,轻松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许多资料是信息数字化,易于复制,修改方便。它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往往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来组织信息,组织教学。这种非线性的跳跃方式往往更加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实践征明,计算机多媒体化教学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是划时代的一种教学工具。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点,但如果不能慎用、适用、善用它,同样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如下几个方面要引起老师的注意。
(1)不要只把“黑板搬家”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常有教师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 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上课时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把老师的预想进行了一次重复,学生很被动地作为配角,履行了一次看电影的感觉。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课件,念完就翻页,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不管学生能否记上笔记,不管学生听讲时候的表情,这种黑板搬家式的教学连“填鸭式”教学的效果都不如,学生绝对不会欢迎的。
(2)莫将多媒体教学变为“电灌”教学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份偏重于素材性资源。有的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页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再“电灌”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如坠云雾,而且在学习中获得的多是无层次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更不能“电灌”,不能讲得面面俱到,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教学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千万不能把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演变成电脑“满堂灌”教学模式。
(3) 不要“独尊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工具,是实施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多媒体教学模式也有着不易板书适时性差的缺点,师生都盯着课件教、学时也往往削弱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总之,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其它常规教学手段的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挂图的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板书的适时性与针对性等,这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豆腐” “肉”营养成分各自不同,若只吃“肉”而不吃“豆腐”,也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教师不要独尊多媒体,而忽略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应把多媒体教学与其它常规教学模式相配合起来,适时地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总之,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上强大的优越性,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而且还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学模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我们应正确地地对待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其它的教学模具,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