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优化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本文中分析了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分层优化法,对分层体育训练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具体的实践训练情况,对高校公共体育训练环节中分层优化训练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为高校公共体育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训练;分层优化;应用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进行,高校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高校训练需要,高校体育训练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公共体育训练中的主体和客体都具备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需要在分层优化训练的理论基础上,对高校中应用分层优化训练的方法及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对此来更好地保证高校体育训练改革的顺利进行。
  1高校体育训练中应用分层优化训练的必要性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它对人的身体协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较大的,因此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所使用的统一的训练方法单一且没有新意,训练目标缺乏层次感,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高校体育训练需求。训练方法如果过于单一,学生就会对体育训练失去兴趣,训练效果也会离训练目标越来越远。高校新课程改革后,分层优化训练应运而生,它一种创新的训练方法。高校体育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体素质情况,有区别地设计好训练内容,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区别,比如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学习能力等,根据总的学习目标,按照训练内容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种训练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训练方法的不足,同时还贯彻了我国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层次的兴趣需求,以此来实现总的训练目标。
  2分层优化训练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实施原则
  2.1区别对待原则
  高校体育训练实施分层优化训练的基础是区别对待原则,训练方法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学生受到同一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同一内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将不同的层次划分出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从而达到最大化的训练效果。
  2.2全面性原则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来说,它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促进,同时还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进而让学生的内在修养得到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体育课程都能得到综合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会体育课程中的各项技术,还需要慢慢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将体育锻炼的方法牢牢掌握。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健美操训练时,除了要关心基础较弱、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还需要关心身体协调性好、基礎好的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其出现优越感和懒惰心理,积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
  2.3循序渐进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分层优化训练时,应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训练内容的安排过程中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的原则,同时还应考虑到课和课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动作技能掌握了后再进行实践运用。从基础做起,然后慢慢进行创新,训练效果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体育教师要想实现训练目标,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训练质量。
  3分层优化在高校体育寻中的应用策略
  3.1分层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来进行
  展开体育训练活动前,需要先分类测评和考评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性别、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和个性特征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训练群体。教师在分层后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各层次的学生,将计量分类建档工作做好,在分层训练中面对差异进行分层施教是最重要的环节。训练方法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别和特点来设计,因为同一内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男生和女生的运动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体育训练中,对于一些很难掌握的新知识可以通过课前引导来辅助练习,辅助练习应具备一定的适度性和递进性,让学生能有一个心理预热器,然后再进行新训练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训练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应该依照学生对训练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2分层优化应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目标来进行
  训练阶段效果可以通过目标来体现,这是课堂效果得以实现的指航灯,也是新课程设计的基础要求。所以,目标是关键,分层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让学生通过努力来达到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在体验到成就感的同时,将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比如,在排球体育课训练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男女差异,然后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球性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如果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需要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从基本动作开始训练,并且要及时给予他们细节上的指导。如果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训练步骤的基础上及时掌握要领,让学生不断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让其在熟练技术和快速学习后,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技术运用于实践中,积极创新思维。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以此来让学生间的差距缩短。如果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强,可以将训练目标制定的高于课程目标。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将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分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来达到目标要求。
  4小结
  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应用分层优化训练,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对高校体育训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留,张进喜.分层训练法在体育训练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1):85-87.
  [2]张孝军,李莉.论分层训练模式的负面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3,(01):124-125.
  [3]魏勇.普通高校体育训练模式研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02):75-78.
  [4]赵振浩.关于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3,(12):89-90.
  [5]曲连珠.试论分层训练法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143-144.
其他文献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在形成,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
期刊
摘 要: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先从平时的阅读谈起,消除孩子的写作恐惧;以读书为有利的平台,丰富孩子的阅历,创造练笔机会;坚持写日记,不失为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机。  关键词:害怕写作;消除写作恐惧;培养兴趣;读书;练笔;写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摘 要:数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只有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才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出学习数学的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升社会参与意识;走进社会;接触社会  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作为教师,我们大多想着利用生活素材来进行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去利用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作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教育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在新课程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人作了一些探索。  一、善于挖掘新教材,利用新教材创设情境
期刊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深山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偷东西。老禅师知道小偷在屋里不会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从容地走进屋里。这时,他看见小偷躲在门后,便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平静地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禅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其今后能更好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小学体育教育一直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体育只是一项娱乐,敷衍一下就可以了。其实小学阶段的体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生是长身体的阶段,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其次,在娱乐中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相关问题的有效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