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治理的三维理论认知:底色、特色与亮色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历史时空下的现代化滞后与时代坐标上的爆发式超速,导致了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缺乏理论沃土,治理能力缺乏理论导航。本文回到城市社会治理的本原,从本质属性、特有属性、时代属性三个维度解析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认知。其中,"美好生活"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底色,体现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蕴含着城市社会治理的价值理性;"互动共生"是城市社会治理的特色,彰显了城市社会治理的特有属性,构建了系统性为基础、包容性为基色、公共性为基本、协同性为基调的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脉络;"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的亮色,揭示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时代属性与内涵转换。
其他文献
<正>一、问题提出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治安局势日益复杂,这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和服务标准。公安民警作为公
1工程概况横锦水库一级电站位于浙江省中部,水库大坝高达57.5 m,总库容2.808 5亿m^3,设计正常蓄水位164.2 m,相应库容1.82亿m^3。电站装机4台,总装机容量为9 750 kW,其中3号
语言的教学不应停留在对词汇、语法等方面机械性的、知识的量性的灌输.语言的本质决定了语言教学应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它的创新性体现在,借助语言这一工具产生执行知识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