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在东江地区的早期实践与当代传承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c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共产党人长期革命实践的凝炼和概括.东江地区革命先驱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在新时代开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准确把握其时代特征,创新传承路径,让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新发展.
其他文献
真菌能够诱导分泌纤维素酶,其中GH9家族蛋白是其中具有内切葡糖酶活性的纤维素酶成员之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灰盖拟鬼伞GH9蛋白(Cc_GH9)的编码基因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跨膜螺旋、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O-糖基化修饰位点、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以及基序分析,为该基因后续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灰盖拟鬼伞纤维素酶的开发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Cc_GH9基因含有10个内含子,编码基因全长1770nt,编码589个氨基酸.Cc_GH9的N端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学界共识.目前高校在文化育人路径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管理轻育人”“重功利轻价值”“重传统轻创新”“有参与无合作”等偏离“三全育人”的诸多问题.高校应当从顶层设计上对文化育人路径作出优化调整,要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主体之间的合力,同时联动校内和校外,更新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相关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师生相互联动的文化育人工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育人新格局.
“U-G-S”是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三方共同致力于未来教师人才培养的一种合作模式,惠州学院与惠州市实验中学合作开设了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中学地理活动设计》.通过课程的设置、教学过程、地理实践活动,以及活动成效的问卷调查,发现该课程聚合了多方教学资源优势,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指导、共同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师范生教学技能和组织、指导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成效显著,为“U-G-S”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商科既有传统商科的内涵,也有新商业经济模式和新商业环境下的新特质.传统商科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培养模式陈旧、培养口径狭小、与企业及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近年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从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精准定位,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价值发掘和逻辑重组,为培养具备财经商贸和传媒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以及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新商科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的实施和推广工作,直接推动着高职院校实践人才的培养;制度实施效果有赖于证书对应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基于教师、教法、教材的“三教”改革,加强师资能力培训、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新型教材开发和课证融通,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推进X证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校企双方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双元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教育新理念的提出、贯彻与实施,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与手段,更是对我国提出的“立德树人”“全程育人”人才培养策略的响应与反馈.以英语课程为核心,建设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切实发挥教材本身的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功能与价值.且注重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突显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与价值、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内涵.
大学英语“金课”建设既是当前国家教育形势所需,也是课程本身扭转僵局之路.本研究以OBE教育理念和POA教学法为指导,尝试构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并按照“两性一度”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四个方面阐述了“金课”教学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发现,新型“金课”教学方式更能促进学生英语产出能力的较快发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
融合发展、注重问题、守正创新是新文科的“新”取向,新文科视域下的商科需要跨界思维、数据思维、哲学思维及创新思维.以闽江学院为例,其跨境电商专业集群发展模式对应上述四个维度,在构建跨学科教学组织、数据思维嵌入跨境电商培养理念、多维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新商科精神回应社会关切、从适应需求迈向提质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持续探索“国际范式、中国特色、地方实践”的发展道路.
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都以汉语作为教学内容,但两者在教师课堂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学环节、教师语言难度、教师提问方式等3个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初级汉语二语课堂的教学环节多于小学语文课堂;语言难度低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句型以非特指问句为主,而小学语文课堂则较多使用特指问句;初级汉语二语课堂以展示性问题为主,小学语文课堂的参考性问题使用比例较高.
山区基层治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何形成有效的治理模式日益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广东省惠州市D村的典型个案为例,选择“微观-中观-宏观”的观察视角,研究发现,山区基层治理存在的困境是:微观上,普通村民、青年村民、弱势村民分别无闲暇、无渠道、无能力参与基层治理;中观上,村委会、社会组织、宗亲会各自为战,未形成合力;宏观上,经济结构单一、政策失效以及生态破坏.通过构建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微观增能系统,打造以相互合作为导向的中观联动系统,完善以和谐共生为导向的宏观支持系统,为山区基层治理提供改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