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运动对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观察8例心肌桥患者在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前后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的变化,并运用腔内多普勒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基础峰值血流速率(bAPV)、最大峰值血流速率(hAPV)、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结果 多巴酚丁胺使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由用药前的平均(51.7±21.4)%增加至(90.0±12.7)%,P<0.01;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的hAPV分别由(19.83±5.84)cm/s和(20.75±4.91)cm/s增加至(31.52±10.93)cm/s和(30.46±9.01)cm/s;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的CFR分别由(2.91±0.62和2.46±0.82,P<0.05)下降至(2.17±0.66和1.83±0.51,P均<0.01).结论 运动可能使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增加,CFR显著下降。

其他文献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死亡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房内、房室及心室内传导延迟,这些传导障碍的出现常加重心力衰竭.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但目前抗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对这部分伴房室和(或)室内传导障碍者常无效且不能改善预后[1].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却初步显示了对药物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