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强调纪律的严格性与班主任的权威性,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大多处于主导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鲜少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下,传统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落实新时代的自主管理理念,構建出高效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级 自主管理 班级建设方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61
  在民主法治的社会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一方面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能够重新审视师生间的关系,建立起师生平等的意识,构建师生间友好交流的桥梁,进而有效地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人翁精神,与班主任共同提升班级的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班级自主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人才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愈发地看重,使其逐渐成为衡量新时代人才的标准之一。而一个人素质能力的构建往往取决于其所受的教育,如果初中班主任依据采取固有方式管理班级,将不仅无法完成班级管理任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只有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自主教育的思想理念,才能够保证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帮助学生逐步地建立起自主意识,构建出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输出源源不断的人才。
  二、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方式
  1.转变观念,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状态的初步显现阶段,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对学习与生活则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时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压力。在以往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中,面对学生这一成长状态,班主任大多会采取压制性的管理方法,制定更为严格的班级纪律,要求学生按照班级规定的条例行动,一旦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就会触发班主任设置的惩罚机制,要求学生的抄写作业或罚站等。在这种十分严格的管理模式下,班级的秩序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在长期的压制下极容易积攒较强的负面心理,最终转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出现顶撞班主任、破坏校园建筑、打架斗殴等抵触班主任的管理的行为。为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班主任必须及时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学会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特点,发挥人民班主任精神,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权,并顺应学生当下的成长情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给予学生一定的管理班级的机会,进而有效地扭转学生看待班级管理的角度,使学生能够重新认识班级制度,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班主任一起构建更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而有效地推动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的落实,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2.开展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出了着重的强调,提倡班主任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但这一管理理念的推出并不代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被削弱。相反在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实施后,班主任需要肩负起更为艰巨的使命与责任,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统筹规划班级管理的任务,既要放权给学生,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成长所需做出一定的调整,让班级管理始终处于一个和谐发展的状态中,进而达成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充分锻炼。例如:在举办校园运动会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将活动的后勤准备工作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管理计划,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磨练中建立起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攻克难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的价值。
  3.完善制度,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氛围
  班级是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如果仅仅依靠于班主任的构建班级管理模式,将很难满足当代社会对班级管理提出的要求,呈现出良好的班级管理状态。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积极开展班干部选拔活动,让学生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择自己认为能够胜任对应职位的学生,营造出和谐的选拔氛围,以保证被选择的班干部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为今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做好铺垫。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不足,班主任在落实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时还应对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努力完善制度,为学生的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使班干部能够结合班级管理制度与自我判断更为有效、合理地处理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呈现出更为优质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4.搭建平台,促进自主管理经验交流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难度与需要理解的内容逐渐增多,让班主任与学生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与班主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文化课上才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极容易导致班级管理在有限的校园时间内成为被忽视的一部分,出现班级管理模式发展与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班主任应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生构建交流平台,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时间,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管理任务展开讨论,进而有效地提升时间的利用率,实现促进自主管理经验交流的目的。
  5.合理评价,激励自主管理健康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对外界事物拥有了初步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校园生活经验,但受年龄与社会经验的限制,学生在面对问题与处理问题时依然出现较为幼稚的表现,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当的情况。对此,班主任应善用评价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以班级自主管理为主体的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看法,提出自己认为更为合理的意见,营造出积极的交流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建设当中。最后,班主任还应注意给予班干部一定的鼓励,依据班干部对班级的付出以及在日常管理中值得学习的地方进行点名表扬,使班干部能够获得持续参与班级管理的信心,以更为优秀的精神面貌参与到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推动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周五组织学生进行以“班级管理”为主题的讨论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自主班级管理模式中的所见所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你认为应当如何改进才能够提升自主班级管理的质量?”“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工作衔接问题?”“你认为班级风气在建设上还存在哪些欠缺?”引发学生对班级管理进行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进而有效地推动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优化。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建设是学生个体、教育行业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实施必要性。因此,班主任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积极地优化班级管理资源,设立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宜学习与成长的环境,让学生顺其自然地成长,使学生能够逐步地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李道明《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与实践》,《教育探索》2000年第9期。
  [2] 王惠江《优化班级管理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江西教育》2000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的时期,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求具有不同的层次,德育可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内从多层次引领学生进行德育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小学教学 德育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初中教学管理关键在于完善管理制度,更新管理方针,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切实尊重学生的成长诉求,广泛地征询师生意见,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实践的目标,合理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针对学生的情况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60  初中学校的以人为本管理就是从
  利用西畴县1962—2010年5月降水量观测资料以及NCEP提供的同期逐月海温资料,分析了西畴县5月降水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西畴县5月降水呈现增加的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受到了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灵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保障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是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提升。传统的初中德育方法过于单调,教学的效率较低。初中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课堂。本文将围绕初中德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 德育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需要班主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有效消除错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针对德育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达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 优化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59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还要积极地开
前不久,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铁建获悉,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王务本精心创作的37幅版画和2幅剪纸作品经初评全部人选,终评入选版画15幅,是去年12月在
摘 要:近些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出了新课程,从而在进行初中德育教学时,教师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并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由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在上德育课之前,教师应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完善教案内容,以及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这样能够尽快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以后提出的教学方式,进而做好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 德
东莞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代理科长伊茹罕,在广东边防总队18个边检站里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辨伪能手。从2004年12月至今,她已收集了100多个国家的证件资料,累积3000多条图片资料;
摘 要: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趋势,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校园教学的核心内容。小学教育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内容,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德育是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关键一环,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本文将围绕教育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开展有效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 德育  
摘 要:“核心能力”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各中小学都积极探索在核心能力领域实施小学教育的具体对策和途径。德育是小学生的必修课,这些都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和培训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在“核心能力”培养的背景下有效地实施德育,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 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