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百会穴、风池穴、夹脊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RI、P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百会穴、风池穴、夹脊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RI、P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和TN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目的:观察五皮祛风抗敏汤联合脱敏散敷脐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脱敏散敷脐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皮祛风抗敏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标准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标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芪术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术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尿素氮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缬沙坦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罗沙司他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贫血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转铁蛋白(TR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