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优化

来源 :中国数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适应新冠肺炎(COVID-19)核酸大规模筛查、移动采样及大数据管理的需求,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法:建立了从现场受检者个人信息采集、样本运送到实验室结果报告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节点的大数据实现即时展现和实时分析,可随时在客户手机端多途径查阅个人检测结果.结果:该系统在深圳的局部疫情新冠肺炎核酸大规模筛查及口岸通关司机的核酸检测中得到有效实施.结论:基于“互联网+”的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核酸大规模筛查和移动采样中能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作用,为疫情精准防控提供准确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实现犬伤暴露人群及疫苗在院级层面的全程电子追溯管理,并利用信息共享提升临床工作效率.方法:立足于“一站式”的工作模式,结合院内原工作流程及现用工作站对系统进行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作为护理质量的重点,主要是监测影响病情的护理服务并进行评价的标准,能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由于缺乏信息化支持,以前敏感指标数据收集均是护士每日手工上
新发传染病不仅具有传染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其特有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管理措施存在上报不及时、信
近年来,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管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互联网+”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管理云平台,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依托先进通信与
医技检查是快速鉴别疾病的重要依据,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医技检查效率与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息息相关.本研究对比当前主流医技预约模式,阐述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医
目的:提高人工智能模型在不同类型眼底相机拍摄图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尤其提高模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未见机型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年龄的识别性能,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在临床应用中对相机适配要求。方法:提出一种名为单通道标准差归一化(Single Channel Standard Deviation Normalization,SCSDN)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
二尖瓣反流病变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由于合并高龄、各器官合并症、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无法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本研究以此为契机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经股静脉入径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系统“淇麟”首次临床应用经验,开启我国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的新篇章。
目的探析妊娠早期血红蛋白(Hb)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100例GDM孕妇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体质量指数(BMI)、早期总蛋白(TP)、早期白蛋白(ALB)、早期H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分析早期Hb、BMI与GDM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孕妇的BMI(21.98±1.05)kg/m2、早期Hb(126.36±8.78)g/L、空腹血糖(4.75±0.41)mmol/L、服糖后1 h血糖(9.78±1.84)mm
目的:麻醉的安全与持续质量改进是临床麻醉关注的焦点,应用信息化手段规范麻醉医生的工作行为,可有效提高围术期麻醉安全.方法:通过麻醉安全巡查系统提供标准化巡查清单,实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常见类型。对有开通适应证的CTO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减轻症状。但是临床上,CTO病变相关术语混杂,“假腔”“内膜下”“斑块内”“壁内”等多个词语表述意思相近,不利于临床实践。因此,《冠状动脉CTO病变治疗的定义和临床试验设计原则:CTO病变学术研究联合会共识建议》旨在规范CTO病变治疗的相关概念及术语,便于临床研究设计的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