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蔡英莲教授“形象发声方法”有感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字、音、气、节,是唱、念艺术中的四项技术要素。这些技术手段都要用来为表达感情、刻画人物服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来。声音优美悦耳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做到在唱、念时以声传情,则应该是主要标准。使观众通过听唱,领会传达的内容。这种唱才是有情之曲、有情之声。有曲有声而无情,只能悦听众之耳,而不能动听众之心。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深深地感动观众或听众。因此,吐字、发声、运气,唱腔技巧等,既要规范、科学,又要讲技法,还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行之相通,均可借鉴”的融会,从而做到有好的嗓音,才能唱出动人、动听的声音。
  关键词:蔡英莲   “形象发声方法”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78-02
   戏剧有“唱、念、打,四功五法”等组成。“唱”摆在第一,因此,吐字、发声、运气,唱腔技巧等,极为讲究,既要规范、科学,又要讲技法,还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行之相通,均可借鉴”的融会,从而做到有好的嗓音,才能唱出动人、动听的声音。作为地方戏演员,要想学好、唱(演)好,必须具备过硬的唱功;要想唱得好,嗓子的天赋条件固然重要,后期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嗓子天赋条件不好的,经过科学的发声、运气与行(唱)腔的锻炼,可以练成好嗓子;嗓子天赋条件好的,如果不善于科学发声锻炼,好嗓子也会唱坏。
   历代前辈艺术家对于戏剧的如何进行声、腔等锻炼,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文化水平以及各原因的限制没有能上升为理论。任职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传承人的蔡英莲女士,当演员时是位执著的治艺者;当教授时又是一位执著的治学者。她曾先后学习“梅派”“程派”,最后投入张君秋先生门下。多年来跟随张先生演出授课,从张先生教学的得力辅弼,进而成为“张派”艺术教育家。在讲学时,她研究梅、程等许多名家演唱中的发声、吐字、运气、行腔等,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方法。结合她过去所学到的前辈在声腔锻炼方面的经验,分析研究,从而进行总结,上升为理论。这样就把前人只能做得到,却不能说明白,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方法,变成理论教学的宝贵资料。
   2012年10月1日至10日,应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王评章院长的邀请,蔡英莲教授专程到福州,为福建省戏曲骨干演员(闽剧、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和南音)开设“艺术嗓音人门与科学演唱训练”培训班。笔者于4-6日,在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五楼排练厅有幸聆听了蔡英莲教授讲课。
   蔡英莲教授在指导我们(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吐字、用气方法方面,有独到的技巧和精辟的理论。如她对“艺术嗓音的性质”简化为:“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悟艺术、思维艺术、苦练的艺术”。将“艺术嗓音的规格”划分为:“甜、亮、脆、水、圆,高、中、低三个音城自如到上下贯通”等等。蔡教授这些耳目一新的论述,令人大开眼界,深入人心,而且犹为好记、好学。
   笔者作为地方戏剧种演员,早期在艺校闽剧班学戏时还没设专业的视唱练耳课,唱腔时老师总是一把主胡一拉,唱一句,学生跟一句。根本不懂什么艺术嗓音规格以及运气等方法。通过这次听蔡教授的讲课,使笔者多年以来所遇到的声、(行)腔问题,忽然间毛塞顿开。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是如饥似渴的做笔记。联想笔者的行当为丑旦,经常在舞台上扮演彩婆子(闽剧行话),在声与腔上,总是强调字咬的明,但行腔总是不圆润,用的嗓音都是自己的原嗓,根本不知道什么艺术嗓音、规格及腔、鼻、口三腔共鸣等述语,也不知找脑门音与头顶上共鸣音及如何打开胸腔等方法,更不知嗓音发声点都用于前头腔原理,固演唱时声源不厚、不亮,且黯淡。在唱腔、台词发音上也没有高、中、低三个音城。
   通过“蔡氏形象发声方法”训练后,笔者懂得了气息的把握,诸如将气息行成条线而存至丹田,从上呼出下丹田控制,丹田均匀给气,吸的越深,气息越长,歌唱才能主动的道理;知道了开唱时,首先情绪要先调动起来,用鼻腔吸入气,气入肺,闭上嘴,鼻根深处往里吸,肺扩大后气充盈,把气最后入到丹田储存住,压住气再唱;明白了什么叫腔共鸣:鼻腔、头腔、口腔、胸腔等“四腔”在一条线上共鸣合一,才能声音达远,好听,悦耳等理论。而且我还照着蔡教授教的演唱中的形象感觉(方法)进行练习:首先,头顶天,气人地,立颈、压肩、开肋、腰涨、吸肚、提臀,顶住丹田(屏气),吸上腭,口腔送气呼出,咬住字、穿鼻、放声,并要有立体感。通过以上练习后,能掌握了老师所教的“用心灵当支撑,打开了胸骨,舒展了面目。在以眼神、鼻梁为点,上吸下叹,压肩拨肋,口腔上膛提起,喉管打通,口齿舌尖咬字,唱腔在上胸膛旋转等以保持气息稳定”要领。为此,并在后来的表演(唱)中还有了明显的变化,如唱腔有了韵味,懂了走旋转音,演唱中有了高低音,且有粗有细,有薄有厚。在艺术表演、情绪等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等,以及对人物、内心、个性表演有了长足进展,改正了以往一些不善于用气,发声的毛病,纠正了偏向,改变了中气不足、音域打不开,甚至每唱嘶哑的偏向,逐步向唱、念顺畅、音色优美及“蔡氏形象发声法”所教授的艺术嗓音标准“甜、亮、脆、水、圆”迈进。
   唱在戏曲表演四功中居于首位,它是角色已经说出来的或者还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独自)诗的语言配上音乐旋律,由演员演唱出来,來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传统戏曲中,特别是地方戏剧目中,有不少是以唱为主的唱功戏,地方戏曲的名角们都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发展创造,各具特色,她们之所以成名成派,主要表现在善于以唱腔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
   对于唱的要求,总的说应该是声情并茂,动听、动情。具体地说就是:字要正,腔要圆,板要稳,情要切。“字正腔圆”是对演唱最基本的要求。“拴字如拴兔,每字圆如珠”。唱是唱情的,以情带声。不论你的自然音色有多么美,音调多么悦耳,如果不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没有生命力。戏曲学唱之前,首先要分析唱段词意,是什么人唱的,在什么情况下唱的,每段每句唱的意思是什么,然后把它朗诵一遍,辨其高低、快慢,将心比心地体会神情,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今后,笔者将谨记蔡教授所授的方法,把蔡教授所教授的精髓——“以情带声,以情贯神,以神引唱”作为指导方向,苦学勤练,力争在表演、唱、念等方面更上一层楼,为观众献上最好、最美的舞台表演形象和动人、动听的声音、唱段。
  
  参考文献:
  [1]王炳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阐述[J].黄河之声,2018,(24):32.
  [2]任占涛.论中国动画的“唱”和“念”——以戏曲唱腔和念白的移植为例[J].中国电视,2017,(01):90-94.
  [3]于林青.关于“韵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7-25.
  [4]李静.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比较研究[J].大舞台,2014,(07):133-134.
  [5]李应红.浅谈戏曲演员如何塑造人物[J].当代戏剧,2014,(04):56-57.
  [6]朱夏君.20世纪昆曲唱腔研究三论[J].戏剧艺术,2014,(03):27-34.
  [7]李可燕.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的关系[J].艺海,2014,(04):40-42.
  [8]石生朝.論戏曲唱腔的基本结构特征[J].艺海,2008,(01):60-67.
  [9]韩勋国.“字”“声”“腔”的审美特征与传“情”——“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新释[J].中国音乐,2005,(03):135-138+148.
  [10]冯效刚.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4):19-25.
  [11]李庆森.戏曲唱腔的发展规律及表现特点[J].音乐研究,1982,(03):71-81.
  [12]吴威.论声乐表演中的“以情带声”和“以形辅声”[J].艺术评鉴,2018,(16):41-43.
  [13]王增辉.论声乐艺术中“以情带声”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08):64.
  [14]王金晶.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浅谈如何处理好声乐表演中的“声”与“情”[J].艺术科技,2013,(04):182-184.
  [15]陈建安.以情带声以声表情——浅谈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把握[J].音乐时空,2013,(03):82-83.
其他文献
爆炸冲击对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结构抗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不同种抗爆材料对近年来混凝土构件抗爆加固措施及性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下一
以二重组织为基础,以不同特殊浸润性的纱线为原材料,通过织造的方式,赋予双层织物混合特殊浸润性,使其具有单向导湿性能。测试主疏水面不同亲疏水面积比对双层织物单向导湿性
烷基葡糖苷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传统的生产工艺均为化学法,酶催化法因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更具可持续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酶催化作用机理
科学家们在对土卫六的大气层开展研究时,发现土卫六大气中的有机物分布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一情况违背此前科学家们的传统认识,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
本文针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总结和探索。
信息物理网络内的昆虫机器人能够协助现场急救人员在未知灾难场景中的搜救工作。而信息物理网络内的节点就是昆虫机器人,其利用系统芯片安装微型背包。搜救工作需要估计节点位置。为此,提出基于声信号协助的生物传感网络节点定位(AAL)算法。AAL算法结合射频和声信号的传输估计两节点间距离。为了提高测距精度,为麦克风设置前置放大器,增强信噪比(SNR),并引用基于归一化滑动方差的峰值检测,再对测距值进行补偿校正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防控策略。包括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结合手术室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手术防控管理策略。从疫情防控至今,手术室安全顺利
2020年12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危废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规
摘要:在我国艺术领域中,中國钢琴作品作为不可多得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作为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结晶与高度概括,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在本科钢琴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在阐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国钢琴作品在本科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 本科钢琴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摘要:道情最早源于唐朝道德经韵,属于一种道教艺术形式,能够全面展现出道教戏曲音乐艺术。随着道教世俗化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接触的戏曲以及诗歌也渗透较多道情艺术,宣扬道教教义,传播道教思想。自宋代之后,道情艺术在民间得到迅速发展,逐渐从神坛向世俗化舞台转变,在此发展期间逐渐退化了浓重的宗教色彩,道情艺术已经成为民俗文化。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道情艺术的民俗化流变,主要是从道情艺术民族化发展过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