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1年9月~2003年9月间连续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4例,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 stroke scale,E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进行评价.并在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患者血清ICAM-1、TNF-α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组ESS,BI,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CAM-1、TNF-α明显降低(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具有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电学设计实验困扰了笔者教学十余年,难倒了一届又一届高考学子,这个高考的热点让每位学生信心不足。高中物理老师怎样去引领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怎样引领学生走出面对实验束手无策的困惑?怎样引领学生找到实验设计的切入点?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核心电路教学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例谈谈核心电路在电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引领作用。  一、核心电路——电流表内外接电路  二、实验设计创新思路  已知内阻的电
读文章,先揣摩标题,浏览前几段,此时可估计其内容、思想。然后开始细读后几段。将感觉与估计的一对照,若有果然如此不过尔尔的感觉,即为平淡文章。  对臭文章,这是揭露马脚识别面目的最优方法。因为其马脚若露在前面,便跑了聪明和较聪明的读者;若放在后面,倒可骗骗不聪明的人。因而,估计他们最爱在前几段故弄玄虚,在后几段洗臭脚。当你在图书馆或书店选书时,此法可助君省些精力财力。  看杂志用倒读也适宜。编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