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环节的优化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环节的优化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怎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教师的一大困惑,而教学当中的展示环节则为教师指引了方向,使得教师可以通过明确学习任务,精心设置展示环节, 适时安排展示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环节的优化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环节的原则
  展示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与教学思想,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智慧的展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与灵活应用,同时也让学生以展示为契机进行多层次的交流沟通,在相互学习过程中走向发展。
  教师在课堂展示环节设置方面要注意遵循下面几个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展示的机会,要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首先就需要给学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展示机会,避免在课堂教学当中只有教师唱独角戏的困局,让语文课堂灵动,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 二是引导性原则。 教师不仅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还要为学生的展示搭梯子,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有展示欲望,也有展示水平。 这样,课堂展示才能更有效。 三是科学性原则。 要灵活运用教材、网络等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安排。 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情况下,科学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成就体验。 四是激励性原则。 完成展示并不是结束,要想获得更为显著的展示成果,必须要做好评价引导以及激励工作。 在评价活动当中,教师要避免运用简单的正误判断方法进行点评,而是要看到学生的优势和缺陷,进而引导点拨,注重鼓勵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示环节的优化策略
  1.适时安排展示,发挥最大潜能
  前置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展现出自己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这会促使学生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在自主学习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力求让自己的展现更加精彩。 当教师给学生安排了课文预习的任务,到课堂教学的展示环节时,可以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课前预习的成果,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的新知学习有难易, 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合理安排展示的时间,容易的可以通过学生独学立即展示反馈,有难度的可以让学生以对学、群学的形式合作学习充分探究后进行小组展示。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再次展示,既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课堂的生成。
  2.兼收并蓄,自我重构
  语文课堂是一个言语交流场。在这里,师生、生生不断围绕着文本和问题展开言语交流讨论,师生、生生不断进行着思维的碰撞,新问题、新话题、新思维也不断地生成,师生在不断地交流中将思维引向深入,将阅读引向深入。基于课堂交流的写作,被赋予了构建意义、生成意义,能够体现出语言兼收并蓄且可以进行自我重构的特点。“由此可见,书面语,不但与口语有很大不同,而且较之于口语,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积淀。作为一种符号,其作用大大超出了我们所认为的‘表情达意’,有着复杂多样的如造型、审美、象征等方面的表现功能。”
  在课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会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学生在认真倾听之余,能够仔细思考,兼收并蓄,长此以往,便一定能锻炼出极强的信息把握能力。这种信息把握能力,可以用韩愈在《进学解》中的叙述来解释:“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在集思广益之下,提要钩玄,点滴积累,经年累月之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读书笔记的生成过程,即将课堂上的言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很多学者认为写作读书笔记是进德修业的不二法门。因为在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鉴赏品味
  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均为名家名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站在文本类型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品味,深化对所学文本的理解。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学生是对话核心,因而需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需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适当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在鉴赏和品味中获取最为真实的阅读体验。阅读并非单纯地浏览文字,而需要交流,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展示阅读内容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以《社戏》一课为例,该文有着较长的篇幅,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中领悟到作者传递的情感美、人性美与自然美,也在此过程中提出对课文内涵的见解,增强阅读能力。
  结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最佳方法,就是给学生提供有效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自我展示与自我发展,让学生对各种各样趣味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充满信心和动力。 确保展示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耐心指导, 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特征的情况下,选取有效的展示形式适时展示,做好对学生展示情况的即时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吕新平.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初中语文“展评”课堂实践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6(01):56-60.
  [2]唐庆丰.探究如何运用趣味教学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5(11):148.
  [3]袁茂勇.四步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5(34):17.
  [4]冉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0):45.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应当积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实现向信息技术融合的转变,进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不断提升。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曾明确指出,要建设出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而推动个性与终身化、网络与数字化并重的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科目的主要内容,同样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输,更在于成就其优美的性情和高尚的品质。英语教育亦是如此,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种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吸取,英语课堂不仅仅是播撒知识的场地,更是培养学生文明智慧的乐园,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英语教师,必须德才兼备,为培养更为出色和优秀的祖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审美情趣作为核心要素,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审美教育要求。然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并不局限于建立审美标准,培养其审美倾向,还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发挥情的渲染、熏陶作用,使情和趣贯穿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全过程。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了美育渗透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美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新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响应课标要求,深化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有效数学教学,为学生插上核心素养的翅膀,让学生在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在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初中阶段,开设实施教育教学的各门科目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且饱含人文素养的基础性科目。其中,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尤为突出,因为具有出色的语文阅读能力,还涉及对其他各科学习起到辅助性的理解作用。作为中考的关键科目,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严抓的重点,但是由于阅读类的题目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属于开放性的主观题目,这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排斥和厌倦情绪的学习内容,因此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备其他学科没有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特点,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注意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  主要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提高的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主体意识;主动学习;小学语文;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学段的学生由于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打造高效生物教学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学内容探索生物真谛。本文以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学到新知,还可以展现和发挥自我,在感受学习带来乐趣的同时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1教材分析及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向。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并运用生活化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语文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生活是语文的基础,而语文是对生活的反映。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应当优化课堂,以合理的方式将生活与语文融合在一起。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强调学习应该以人为本,但是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弊端并不能够一步到位消除,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往往被忽视,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素养。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即使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题海战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