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的量化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167例;年龄为69~106岁,平均(75.4±6.1)岁。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8.3±6.3)分(5~34分)。将患者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127例,评分≤15分;中危组68例,评分为16~24分;高危组31例,评分≥25分。比较3组之间的实际死亡率,以及同一组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及合并内科疾病率等。 

结果

13例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5.8%(13/226)。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事件6例,呼吸功能衰竭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肾功能衰竭1例。高危组患者的实际死亡率(22.6%,7/31)显著高于低危组(1.6%,2/125)和中危组患者(5.9%,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中,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可采用APACHEⅡ评分量化评估,术中出血量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备份及还原方案,提高计划设计效率及数据安全性。方法设计数据保存(Script_Save)和系统退出(Script_Exit)脚本来代替TPS内置的保存(File-Save)和退出(File-Exit)菜单,脚本在完成与系统菜单相同的功能外,还按物理师的要求将当前的工作状态备份。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因调整参数而导致计划质量变差或因其它原因导致数据受损时,可通过备份数据还
目的评价射波刀在肝门区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射波刀SBRT的36例肝门区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36例患者(37个病灶)的肿瘤直径为15~55 mm (中位数30 mm),其中20例患者(21个病灶)采用金标呼吸同步追踪技术,16例患者(16个病灶)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通过增强CT和(或) MRI评价肿瘤进展,Kaplan-Meier法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 Ⅰ—Ⅳ级,WHO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放射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放射治疗已成为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特点不同,放射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阐述了胶质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目的基于重复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程中心脏体积变化。方法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10、20、30次时行4DCT及3DCT定位增强扫描。在3DCT图像及4DCT的EE和MIP图像上勾画心脏,比较疗程中心脏体积及血压、心率变化。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6例患者完成了4次3DCT及4DCT增强扫描。与初始值相比,心脏体积在放疗10次和20次时在
目的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2006—2014年间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307例,其中Ⅱ期73例、Ⅲ期234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同期化疗方案为PF (166例)、TP (82例)、单药P (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5年样本量分别为130、45例,1、3、5年OS和P
IGRT是目前放射肿瘤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最常用的图像引导技术如CBCT、EPID等由于额外辐射、影像质量差、不能实时监控等缺点而受到限制。OSI无额外辐射且能实时监测,经过大量研究评估和验证,其在引导摆位、实时监测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运动、减少CBCT扫描频次以及呼吸门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本文就该类新技术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和展望。
脉络丛癌是起源于脑室内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较罕见的颅内原发肿瘤,为WHO Ⅲ级,多发生于儿童。其治疗策略以最大程度的安全手术切除为主,对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提示对于次全切除的脉络丛癌患者,术后联合放疗、化疗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经检索近15年相关文献,就脉络丛癌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伽马刀FSRT在颅内囊变性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2015年间治疗的189例颅脑转移瘤373个病灶筛选出40例伴有61个囊变性转移灶者。所有病灶均采用伽马刀FSRT,50%等剂量线定义为处方剂量线,处方剂量40~48 Gy分10~12次。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1个月(6~39个月),中位生存期15.3个月,6个月、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日趋升高,目前广泛采用Vancouver分型指导临床,且对除Vancouver B2型以外的各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已达成一定共识,但是对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治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Vancouver B2型骨折的诊断要点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型骨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