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的审美观以及生活观发生急剧变化,其对住宅建筑在设计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建筑是人类日常生活的栖息地,其重要性非常突出,然而为了使住宅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与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其发展的总体方向进行掌握,从而使建筑行业能够得到壮大和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未来住宅建筑在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究,从而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建筑行业是当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当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极度浪费都能够体现出问题的所在。但随着当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的增强,未来建筑的发展将呈现出一片良好的趋势,因此,在发展建筑行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节能、绿色、环保等重要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建筑行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促进建筑行业能够走向可持续发展。下文将浅谈集中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一共建筑业内人士参考。
  1、建筑风格以及造型将走向多样化
  传统建筑的造型以及风格设计上普遍存在造型单一、风格相似的状况,并且传统建筑的设计模式大部分都是雷同的,缺乏必要的创意,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来比较呆板,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国内的住宅设计逐渐走向商品化的发展方向,并且通过建筑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并且融入了国外先进设计思想,国内的建筑风格以及造型逐渐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2、住宅建筑设计将走向高舒适性及低能耗性
  我国的资源极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比较少,据相关资料统计,国内建筑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已经达到了总能耗的30%左右,而在新建住宅之中,仅仅存在16%的住宅建筑合乎国家相关标准,所以,在未来住宅建筑设计方面,若要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提升其使用的效率,必须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实现。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融入到住宅建筑设计中,从而使人们对空调的使用率降低,同时,也可以采用加强采光照射以代替照明用电,使照明用电所耗费的电能得以减少。并且还应该对新能源、新材料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可以在住宅建筑中采用绿色材料以及保温材料,从而使自然资源得以受到保护,并防止能源消耗过重。在利用新能源的过程中,可使用太阳能来对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使整个太阳能系统可以与房屋结构进行统一化,从而做到集美观化、低耗能化、绿色化为一体,最终实现设计的目标。
  在对住宅水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水系统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对住宅区域的绿化进行浇水灌溉,对住宅区域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冲洗,通过对雨水的利用使气象环境得以改善等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并将其以重复的方式进行使用,对不可再生类的资源进行节约,并通过替代资源来对其进行取代。在住宅区中设立垃圾回收时,应该进行分类设立,具体可分为有害、无害、有机以及无机四类,并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减排的效果。为了使住宅建筑实现高舒适性以及低能耗性,设计单位应该邀请一些资深的专业设计人员参与设计,并使住宅建筑的环保、节能、绿色等众多方面能够相互协调,从而使住宅建筑设计的目标达成。
  3、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当前人们在城市中生活虽然能够见到城市的车水马龙这种繁华的样态,但也被城市较快的生活节奏所累,因此,人们更加渴望回归大自然,能够与青山绿水相伴,实现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住宅建筑主要功能便是居住所用,而提及居住功能就会使我们想到一个字——家。家带给每一家庭成员是一份温暖、一份慰藉,更是精神的寄托,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般生活、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在精神上需要补充能量,而家便是其能量源,为每日奔波在外的劳动者蓄满能量。因此,在对家庭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家庭的温馨感融入其中,不需要将住宅设计的多么的现代化,只需要简单即可,并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从而使人们的精神家园得到构建,才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4、住宅建筑将走向生态型建筑
  随着国内对住宅区域设计的水平不断提升,住宅区域的绿化得到了设计人员们的重视,并积极将绿化投入住宅区域的设计之中,并且,当前住宅区的绿化已经成为住宅区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住宅区域建设针对绿化方面还有相应的标准和比例。但住宅区域绿化绝不能够称其为自然绿化,更加不能够算是生态型绿化,住宅的生态型绿化不仅仅包含住宅区域的绿化覆盖面积,而且更加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理念。因此,其主要具备如下特点:首先,在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对被设计地域的环境、土地、植被以及气候等方面应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实现整体的协调化,使地域内部的各要素可以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生态型整体;其次,生态型住宅应该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两者和谐、协调的发展,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再次,在生态型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住宅的综合性,使生态不仅仅局限于绿化,更加突出其实用性和观赏性。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生活都需要绿化、健康、生态的环境来进行维持。而随着当前国内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环境不断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都不利于生态型住宅的建造,因此,在工业化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大科技的应用,并采用清洁原料,从而做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为生态型住宅的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
  5、住宅建筑将走向智能化
  在未来建筑发展中,建筑的智能化是主流趋势,在对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进行实现,从而能够将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实现统一。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若能够使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必定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从而使人们对住宅建筑所提供的功能得到满足,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一些智能化建筑,例如,呼吸墙体,这种类型的墙体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自动化的形式释放出热量,并对水汽进行吸收,从而使室内环境得到优化,并且提升了人们在住宅内居住的舒适程度,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住宅建筑逐渐走向智能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能够使住宅建筑的发展走向新的起点,并且还能够提升住宅的总体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智能化住宅在未来住宅建筑中必定是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为建筑历史带来新的进步和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讲主要存在五个发展方向,分别为住宅建筑的多样化、低能耗化、高舒适化、生态化以及智能化。而在未来最终形成的住宅建筑主要是集以上物种发展方向的综合性住宅建筑,从而能够使住宅的设计符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符合和谐发展的需求,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很重要,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这种需求融入其中,从而使人们的精神家园得以回归。除此之外,还需要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和手段来对这种综合性住宅建筑进行实现,从而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娟,高琦.浅谈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建筑建材装饰,2017(8):199-199.
  [2]邢晓秀.浅析生态建筑中住宅设计的未来发展[J].城市建筑,2016(21):27-27.
  [3]梁艳.浅谈住宅楼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559-559.
  [4]沈良翼.淺谈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355-2357.
其他文献
期刊
当社会上充斥着破产、裁员、效益下滑等字眼的时候,法律服务业也未能独善其身。高端业务惨淡、非诉业务下降,甚至连应收的律师费都成了问题。在2009年初春时节,律师业正在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在近年来,建筑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在完成建筑的整个过程中,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成本的最重要的环节。工程造价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是否能被科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这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此必须重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本文中就分析了在建筑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成本的情况,对目前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飞速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就有了很大的竞争压力。本文分析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现状,剖析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希望能为BIM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提供一定的意见。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应用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应用于暖通空调设计和推广,在暖通空调设计方面,BIM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利用该
期刊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众观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工程效益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建筑企业的安全管
为全面掌握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竹溪县民政局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  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
在我国经济的推动下,供热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人们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供热成本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来降低企业投
摘要:建筑具备抗震性能是国家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作为设计人员而言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设计工作是后期施工的基础,只有在设计环节体现出抗震要求,后期施工过程中才能依据要求作业,从而使建筑物体具备抗震能力。因此,进行防震抗震的建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社会需求,在人们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到防震的设计重点,特别是对于地震易发地区来说,更要主要建筑结构防震的力度和安全性能。所以说,为了
物资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资进行有效地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保证.现阶段,我国部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