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肺吸虫病 蛋白尿 胸腹腔积液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鄞州区广泛存在肺吸虫疫源地或流行区,流行区人群常有不同方式生吃蟹习惯而感染发病,但在临床诊断中常被忽视,易将肺吸虫病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22岁。因乏力,头晕,心悸半个月加重1天急诊来院,测血压85/50mmHg(卧位,坐位测不出),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血常规:嗜酸性细胞百分比23.3%,白细胞计数11.7×109/L,C-反应蛋白18.7mg/L,行血生化:白蛋白30g/L,白球比0.75,诊断休克原因待查,经对症支持补液处理好转后转至三级乙等医院以蛋白尿,慢性肾炎于2011年7月15日收治入院,住院中行尿微量白蛋白110mg/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3.1mg/mmol,尿肌酐正常,血肾功能正常。尿特种蛋白3个数值升高:尿IgG尿免疫球蛋白G 13.10mg/dl,尿微量白蛋白14.80mg/dl,尿转铁蛋白0.83mg/dl,肿瘤标志物检测糖类抗原125 53.90U/L,胸部CT平扫:两侧胸腔积液伴两下肺相应肺组织膨胀不全;左下肺少许条片影,心包积液。腹水。腹部彩超示:肝肿大,胆囊炎症样改变,脾肿大,腹腔积液。腹水抽吸后常规检验:黄色,微混,李凡他试验(-),红细胞计数500/μl,白细胞950/μl,单个核细胞80%,多个核细胞20%;腹水生化检验:总蛋白42g/L,葡萄糖测定6.26mmol/L,乳酸脱氢酶147U/L,腺苷脱氨酶4U/L。7月19日大便寄生虫卵检查:未见。后给予以抗菌消炎加肾炎药物治疗,无好转,病情日趋加重。2011年7月27日复查全腹部CT平扫+增强-100402示:增强后部分下腔静脉系异常显影,肝左内叶及右前叶低密度影,肝脏异常灌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53×109/L,嗜酸性细胞百分比17.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49×109/L,考虑嗜酸性细胞增高,行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阳性。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3天。1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双侧胸腔,腹腔积液大部吸收,血常规嗜酸性细胞5.9%,出院后复查嗜酸性细胞1%。出院1个月后胸腹水又出现,胸水常规检测:血性,李凡他试验(+),胸水生化检测:总蛋白38.7g/L,乳酸脱氢酶320U/L,尿常规,肾功能未见异常,行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阳性。给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3天后出院。11月又以胸腔/心包积液/肺吸虫在另一家医院住院,给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5天,间隔12天后重复1疗程,服药期间注意肝肾等的保护,在随后的2年随访中胸水逐渐减少,未再出现。
讨 论
肺吸虫病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胸腔积液,腹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详细追问病史,患者诉有生吃咸蟹史习惯,结合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1],给予针对肺吸虫病的治疗后好转,为诊断提供了依据。结合本例的诊疗全过程,笔者建议:①重视常规检查中的异常,如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明显。②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时其剂量及疗程颇不一致[2~4],有的需大剂量,重复间隔使用[5]。③加强卫生宣传。总之,今后在碰到嗜酸性细胞明显升高时,不访排除一下肺吸虫病可能。
参考文献
1 孙亚维.吸虫病3种免疫诊断方法效果比较[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3):封四.
2 彭小刚,高宝安,周伟,等.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肺吸虫病1例报告[J].天津医药,2012,40(11):1106.
3 刘楠.肺吸虫病致反复液气胸1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7,8(3):40.
4 朱名胜,刘文献,贝涛,等.斯氏肺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分布及治疗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3):142.
5 朱名胜,耿家荣.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胸肺型斯氏肺吸虫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05,21(6):417.
鄞州区广泛存在肺吸虫疫源地或流行区,流行区人群常有不同方式生吃蟹习惯而感染发病,但在临床诊断中常被忽视,易将肺吸虫病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女,22岁。因乏力,头晕,心悸半个月加重1天急诊来院,测血压85/50mmHg(卧位,坐位测不出),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血常规:嗜酸性细胞百分比23.3%,白细胞计数11.7×109/L,C-反应蛋白18.7mg/L,行血生化:白蛋白30g/L,白球比0.75,诊断休克原因待查,经对症支持补液处理好转后转至三级乙等医院以蛋白尿,慢性肾炎于2011年7月15日收治入院,住院中行尿微量白蛋白110mg/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3.1mg/mmol,尿肌酐正常,血肾功能正常。尿特种蛋白3个数值升高:尿IgG尿免疫球蛋白G 13.10mg/dl,尿微量白蛋白14.80mg/dl,尿转铁蛋白0.83mg/dl,肿瘤标志物检测糖类抗原125 53.90U/L,胸部CT平扫:两侧胸腔积液伴两下肺相应肺组织膨胀不全;左下肺少许条片影,心包积液。腹水。腹部彩超示:肝肿大,胆囊炎症样改变,脾肿大,腹腔积液。腹水抽吸后常规检验:黄色,微混,李凡他试验(-),红细胞计数500/μl,白细胞950/μl,单个核细胞80%,多个核细胞20%;腹水生化检验:总蛋白42g/L,葡萄糖测定6.26mmol/L,乳酸脱氢酶147U/L,腺苷脱氨酶4U/L。7月19日大便寄生虫卵检查:未见。后给予以抗菌消炎加肾炎药物治疗,无好转,病情日趋加重。2011年7月27日复查全腹部CT平扫+增强-100402示:增强后部分下腔静脉系异常显影,肝左内叶及右前叶低密度影,肝脏异常灌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53×109/L,嗜酸性细胞百分比17.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49×109/L,考虑嗜酸性细胞增高,行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阳性。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3天。1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双侧胸腔,腹腔积液大部吸收,血常规嗜酸性细胞5.9%,出院后复查嗜酸性细胞1%。出院1个月后胸腹水又出现,胸水常规检测:血性,李凡他试验(+),胸水生化检测:总蛋白38.7g/L,乳酸脱氢酶320U/L,尿常规,肾功能未见异常,行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阳性。给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3天后出院。11月又以胸腔/心包积液/肺吸虫在另一家医院住院,给予吡喹酮片25mg/(kg·次),口服,3次/日,连续5天,间隔12天后重复1疗程,服药期间注意肝肾等的保护,在随后的2年随访中胸水逐渐减少,未再出现。
讨 论
肺吸虫病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胸腔积液,腹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详细追问病史,患者诉有生吃咸蟹史习惯,结合血清肺吸虫抗体(ELISA试验)(+)[1],给予针对肺吸虫病的治疗后好转,为诊断提供了依据。结合本例的诊疗全过程,笔者建议:①重视常规检查中的异常,如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明显。②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时其剂量及疗程颇不一致[2~4],有的需大剂量,重复间隔使用[5]。③加强卫生宣传。总之,今后在碰到嗜酸性细胞明显升高时,不访排除一下肺吸虫病可能。
参考文献
1 孙亚维.吸虫病3种免疫诊断方法效果比较[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3):封四.
2 彭小刚,高宝安,周伟,等.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肺吸虫病1例报告[J].天津医药,2012,40(11):1106.
3 刘楠.肺吸虫病致反复液气胸1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7,8(3):40.
4 朱名胜,刘文献,贝涛,等.斯氏肺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分布及治疗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3):142.
5 朱名胜,耿家荣.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胸肺型斯氏肺吸虫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05,2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