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交通的制约因素与“后世博”解困策略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30年来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的历程证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高峰时段上海中心区域交通易达性、舒适性很差的状况,"后世博"时期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必须遵从四个发展原则:一是从初步适应型向更加主动引导型发展;二是在继续交通设施建设基础上更加注重交通管理;三是保持设施规模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功能提升;四是构建与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一体化、集约化区域交通体系。
其他文献
公共交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根据各种方式的功能定位进行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
近日,针对“租金高、渠道少、中介堵”这租房“三难”,北京相关部门从建立房屋租赁市场平台、利用税收调节等手段调整,促进市场中租赁房源的供应。据专家分析,租金收入比,即房租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能够直观反映出承租的压力水平。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市住房租金同比上涨7.4%,环比上涨0.5%;4月北京市住房租金同比上涨7.6%,环比上涨0.1%。相比3月份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