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挤压型骶骨Ⅱ区骨折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后挤压致骶骨Ⅱ区骨折造成骶丛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经甲醛短期(1年内)浸泡固定的国人尸体6具,12侧.解剖保护骶丛神经,制成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Ⅱ区骨折模型,定量测量不同骨折移位时骶丛神经被拉长的距离.另外,利用X线片观察骶丛神经受压情况.结果 随耻骨联合分离逐渐增大,骶丛神经张应变呈直线相关逐渐加大,以S1,S4为最显著,且可造成神经的刺伤,多见于L5和S1,X线未发现骶丛神经受压表现.结论 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骨Ⅱ区骨折神经损伤以牵拉伤为主,以S1,S4为主,且与骨折移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神经的刺伤,多见于骨折移位较大的L5和S1。

其他文献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损伤的反应,这些损伤可能是机械性的、化学性的、物理性的(如高温低温、辐射、电流等),或是由于微生物侵入体内而致.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炎症,都是一种机体防御反应的表现,借以调动局部和全身的防御机制,局限损伤作用的扩散,消除入侵的损伤物,移除已破坏的组织、细胞,启动愈合机制,促进修复.以微生物侵入为例,经过一定的时间,局部炎症可能消退,也可能以局部组织坏死,或是向邻近组织或身体远处扩散。
期刊
1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发伤患者不推荐常规手术固定,认为早期手术容易引起脂肪栓塞.大多数骨科医师推荐在伤后10~14 d手术.自70年代后,有文献报道股骨骨折早期手术固定相比非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创伤后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认为手术应在伤后24h内进行.
期刊
药物治疗是颅脑创伤(TBI)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脑保护剂更是关注的焦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神经保护剂中,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受损神经细胞再生的药物寥寥无几。
期刊
目的 随访一组采用同一类型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组合在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并探讨该种混合型假体对于全身健康情况和骨质质量一般较差的老年患者的适用情况. 方法 共有75例患者84髋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年龄为67.9岁.其中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41髋,平均年龄72.1岁.随访时间为4.1年.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
交通及工业中的严重创伤、骨病及骨肿瘤的切除、骨关节结核及骨感染和先天性骨关节疾病等原因,均可引起骨组织的缺损.临床应用的骨组织缺损修复材料中,自体骨成骨活性最好,但其来源有限,往往不能满足植骨材料数量上的要求,且会造成供骨区新的创伤.除此之外,目前可望实现骨组织缺损理想修复和肢体功能显著改善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组织工程学概念,将体外扩增的种子细胞复合到具有特定性状的三维支架材料上,构建具有生物活
期刊
急性膝关节损伤除骨折脱位外,常伴有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常规X线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MRI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具有相当的优越性.笔者回顾分析我院从1999年至2004年对经X线证实膝关节周围骨折636例,应用四肢关节影像诊断仪检查,探讨MRI对膝关节损伤(特别是有骨折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
我科从2005年2月开始采用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7例骨盆Tile C型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期刊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外科中的常见病,钻孔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进一步细化手术操作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第九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于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近千篇,其中以断指(肢)再植、皮瓣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论文最多,占总量80%以上,骨关节损伤,肌腱损伤较少,说明我国手外科目前仍以处理急性手外伤为主要任务,这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相适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