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型生态浮床处理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性能分析

来源 :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菖蒲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型生态浮床净化模拟污水厂尾水,以探究在不同季节、不同进水氮形态下两者的脱氮性能差异;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组成,以考察两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和水温对系统TN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在夏季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和复合型生态浮床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春、秋季,在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3d、水温为(34±2)℃的条件下,两者对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97±3.90)%和(82.23±4.83)%;进水氮形态对系统的运行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水温为(25±2)℃时,进水中ρ(NH4+-N)/ρ(NO3--N)=1∶1时,系统对TN的去除负荷达到最大,湿地组为1333 mg/(m2 ·d),浮床组为923 mg/(m2·d),适当提高进水中氨氮的比例有利于植物生态系统中总氮的去除.菌群分类结果表明,两种处理系统均具有很高的细菌多样性,相较于浮床组,湿地组的反硝化菌相对丰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脱氮性能.
其他文献
“创业者”是培育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内生增长理论也指出“企业家活力”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基础。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自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以来,农村地区
一直以来,铁路运输业被认为具有规模经济、密度经济、范围经济、公益性、沉没成本大、资源稀缺性等自然垄断产业显著特性,市场机制不能对其起到应有的作用,因而需要加以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