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过山瑶的女性服饰艺术解析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k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瑶族是我国传统少数民族之一,其崇尚自然,民族服饰上多展现文化及民族特性。乳源过山瑶是瑶族重要分支之一,在时代变迁下其逐渐形成自身地域特色。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法的配色、图案及装饰工艺精美,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性。文章针对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的特点,阐述及图案寓意、制作技艺等艺术审美,旨在为加深对乳源过山瑶服饰的了解,阐述乳源过山瑶人们对民族服饰的重视程度,以此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科学发展。
  关键词: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艺术;解析
  乳源过山瑶多居住在海拔在1000-2000m的山区,其服饰原有特征明显,且韵味独特,是粤北地区过山瑶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历史起源与瑶族始祖盘瓠的族源传说一脉相连,面料、颜色、纹样等都有较广阔的研究价值[1]。瑶族历史悠久,在《后汉书·南蛮转》中就提高瑶族服饰。屈大均《广东新语》中称“盘瓠毛五彩,故今徒衣服斑斓”也对其服饰有介绍和分析。文章对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的艺术特点详细分析,分析其文化特征,了解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的创新,以此了解乳源过山瑶的历史及文化,分析如何更好的传承乳源过山瑶民间艺术,促进其源远流长的发展。
  1.乳源过山瑶
  瑶族先民以树叶、兽皮蔽体,瑶民不堪旧中国统治者压迫,躲进大山中,后称之过山瑶。乳源过山瑶居住在其境内东北部和中部高山之上。现代乳源过山瑶中,男女多为黑色、靛蓝色服装,男装以短衣(卡衫)、长衣、宽大中长裤或长裤组成;服饰由头帕、刺绣方形图案、衣领花边、绣花腰带、脚绑。佩有三角耳环、手镯、铜钱、腰短刀等,古时有弓弩。究其原因,主要是山间劳作、日常狩猎,考虑山间野兽及服饰耐脏性,原乳源过山瑶白色服饰逐渐由深色土布代替。现代乳源过山瑶女性服装多为裤装,女装包括长衣、内裙(百褶裙)、护衣、围裙等;服饰由头饰、围裙、腰带、脚绑、大方巾等刺绣饰品。佩有三角耳环、手镯、金银钗、铜钱、铜扣、银扣、珠子等;刺绣品用红、黄、绿、青、白五种颜色,多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说明乳源过山瑶已具备自身服饰特色,先民对布料染色,“好五色衣”。
  2.乳源过山瑶服饰种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乳源过山瑶自身服饰种类多样,其村寨聚集程度及交通经济导致不同地区服饰也会有些许差异[2]。在村落聚集程度上,过山瑶自身村落密度不高,人口分散,多为简单几户居于村落,随着历史演变,瑶族服饰产生一定差异;在交通经济方面,乳源过山瑶处于深山中,交通不便吗,早期乳源过山瑶通过船只相互沟通,交通局限,服饰审美不流通,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
  乳源过山瑶服饰分为日常装及节日装[3]。日常装为交领、立领右衬上衣,两侧开叉,腰间系带,下装为裤子,袖口及裤腿位置有滚边。女装还区分为未婚少女装、已婚妇女装、嫁装和师娘、歌嬷服等。女装注重头部装饰和腰部以下的装饰,头饰有未婚和已婚之别,而腰饰的穿戴条理则可体现生活状况。节日装则重视刺绣工艺,在领口、袖口等位置有侧秀,且节日装头饰夸张,佩戴繁琐,在日常装靛蓝色及黑色的基础上融入红黄蓝绿紫等彩色元素。
  3.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造型
  3.1造型
  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偏于含蓄,表现出韬光养晦的民族的精神。其女性服饰沉稳妍丽、古朴大气。整体服饰由上衣、裤子、头帕、围裙、鞋子组成,上衣领口、袖口、围裙轮廓均有刺绣或布裢。围裙可遮住膝盖,围裙上以浅蓝色底布系带。裤子为镶边直筒裤,裤底摆由白、蓝、红三色布搭配布焊[4]。乳源过山瑶日常劳作中,多从红、黄、白、蓝、黑中选择两种以上颜色的布对服饰简单装饰。其衣服多青蓝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后均嵌有一方图案花纹,近似清朝的朝服。下穿宽大的裤,裤长仅及小腿间,扎绑腿。 女子及笄戴平角,结婚后,即戴上一帆船形三角高帽,用猪油与蜜蜡把头发粘结在一起,并以布包贴之。广大瑶族妇女在刺绣中运用自己奇思妙想,一步步将自己理想中和生活中的各种形象,按一定的结构经过变形、简 化、抽象,使它们图案化和符号化,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何纹样。
  3.2服饰色彩
  服饰色彩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展示出民族魅力所在。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色彩五彩斑斓,在祖先崇拜影响的下,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形成鲜艳明快、色彩浓郁的民族特点。
  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以黑、白、蓝、红、黄、绿为主,其面料及装饰性颜色有一定差异,寓意上也各有千秋。服饰为黑、靛蓝、加入红色及淡蓝色,主要是乳源过山瑶古人染织技术有限,多以蓝靛为基础,面料颜色单一,但乳源过山瑶代代相传,原本服饰色彩得到保留。高辛氏尚黑,則瑶族人民沿用黑色。蓝色则寓意永不言败,封建时期瑶民受到统治者压迫,但是其有坚定信息,敢于反击,后为将此精神传承下去,穿着蓝色服饰以表达对先人的敬畏。此外,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以黑、白、红、黄、绿、蓝构成,白色和黑色代表天地,表现出瑶族人们对天地大自然的热爱,是对上苍的感谢,感谢天地风调雨顺,养育瑶族子孙。白色代表“真善美”,是瑶族人真诚及善良的表现。红色则代表太阳,太阳是万物的滋养者,瑶族人民崇拜太阳。绿色代表万物复苏,也代表更替复苏。蓝色代表蓝天,表示瑶族同胞胸襟宽广。
  3.3色彩搭配
  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色彩整体表现出低饱和度,高饱和度只是辅助。面料自身饱和度较低,装饰图案线条确采用高饱和度面料,衣领、衣摆、袖口等位置刺绣色彩明艳。此外,服饰中相同色明暗及饱和度有对应变化。
  例如,红色包括大红、暗红、橘红等颜色,黄色为米黄、土黄、褐黄等。不同饱和度颜色搭配分明冷暖色调相互配合,表现出活泼灵动的同时又具有沉稳性。装饰性图案则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合理排列。选用一种/多种颜色相互配合,以多排横向方式装饰,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此外,块面色彩和点状、线状色彩相互配合使用,色彩搭配低调又艳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展示出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瑶族独特的服饰文化。   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在五彩斑斓的色彩搭配下,为我们展示了象征瑶族民族精神的独特服饰,就配色方式上,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多采用中线状色彩,结合块面色彩及点状色彩设计。
  3.4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图案纹样分析
  图案纹样是社会生活的有效反应,图案纹样成型离不开的历史背景及民族心理。分析纹样符号,要从其布局、灵感、构思及意图出发,分析纹样图案创造的最初意图,归纳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纹样设计规律及含义。物相形纹是乳源过山瑶传统服饰中明显特征,其将各种各样的“物”融入到服饰中,如动物、植物、人物等,在服饰上以人形纹、鹿形纹、兽蹄纹等为多。还有月亮、星星等;另一类是几何形体的演变 类,有横直线和对角线演变的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齿状形、城碟形等几种。对应乳源过山瑶妇女所绣的各种物相形纹组织复杂,结构工整而不拘一格。它高度概括而又寓意丰富的抽象,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非常美观和富有视觉感召力。
  3.4.1分布特点
  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整体色彩低调,服装古朴大气,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服饰无法满足乳源过山瑶女性爱美需求,于是其在衣服上加入丰富特殊的服饰纹样,对原有服饰进行装饰,提高服饰生动性。对资料分析发现,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刺绣主要集中在的衣服边缘区域,如袖口、领口位置,装饰具有美观性,且较为使用,服饰边缘处增加服饰纹样,更加耐磨。
  边缘类服饰纹样多为带状,左右对称排列,形成多列二方连续,节奏稳定,整体美观。此外,一些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上衣背后也有刺绣,多为单独纹样,上下分布,形成无轮廓的方块,弥补衣服后方空洞感,提高视觉上的美感。服饰纹样在节日服装中体现较多,纹样从四周向中心聚拢。
  3.4.2纹样题材及寓意
  纹样和乳源过山瑶日常生活及民族环境有关。对装饰性纹样而言,其以花草、鸟兽为主,模仿并艺术化处理后,形成装饰图案。记录性的纹样则是对大型活动、历史事件、图腾等活动的具体机载。乳源过山瑶生活艰难,但是仍然对生活抱有热情及期待,其内心情感借助服饰代代相传,各个纹样组成不同类别,表达乳源过山姑娘心中的美景。
  动物类纹样主要提取动物形象塑造,乳源过山瑶人民认为其和动物存在必要联系,在纹样中更多表达对图腾的崇拜。瑶族先民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瑶人装饰,女人帽之尖角,象狗之两耳,其腰间所束之白布巾,必将两端作三角形,悬于两股上侧,系狗尾之形。男子裹头巾将两端悬于两耳之后,长约五六寸,亦象狗之两耳。男人腰巾结纽于腹下,如上述之垂以若干铜钱者,象狗之生殖器。瑶人相传彼祖先乃一狗头王,故男女装饰均象狗。例如,犬纹则是对过山瑶始祖五彩犬--盘瓠的崇拜,五彩犬助评王打败高王,评王将三公主许配给盘瓠,三公主在蒸笼中蒸煮盘瓠,后盘瓠化为人形,诞下子嗣。在瑶族迁徙中遇到风暴,盘瓠施以援手,救下瑶族,被瑶族世世代代尊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及迁徙,已经形成了具有乳源过山瑶自身特点的服饰特征,文章对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乳源过山瑶服饰纹样、结构等。通过研究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的艺术性,为今后深入研究乳源过山瑶女性服饰奠定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华.基于南岭走廊民族文化元素的服饰设计教育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以乳源瑶族文化元素为例[J].辽宁丝绸,2017(4):26-29.
  [2]卢荣青.乳源过山瑶人形纹造型探究[J].装饰,2017(5):93-95.
  [3]曾燕华,邓雄华.“过山瑶”刺繡在粤北[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7(4):72-75.
  [4]莫碧琳,江浩.土瑶与过山瑶女性服饰文化对比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1(4):19-23.
其他文献
摘 要: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斷加快,受众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标准与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设计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着每一位民众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交流。一些审美元素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存在,它直接反映出建筑的风格以及特点。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传统元素就能够为整个设计风格增光添彩,但传统元素的使用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问题,它需要和建筑的风格相辅相成,不能产生生硬感以及资源浪
期刊
摘 要:服装是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进行融合的产物,从服装设计之中可以探索其所在的发展阶段之中的物质文明,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与面貌。在当前社会绿色生态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之下,如何在服装设计之中将绿色环保、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理念与发展需求进一步体现出来,成为目前大多服装设计师以及相关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设计目标。本文对当前时代下的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基于此对
期刊
摘 要:艺术是人借助于物质和工具运用审美能力进行的具有审美性质的创造性劳动。艺术与政治、宗教、经济、市场等都息息相关。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媒介融合会对娱乐民主的公共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在艺术品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媒介传播在艺术发展中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市场应该利用好这种融合媒介,在当代这个历史维度中创造新的契机。  关键词:艺术;艺术市场;融合媒介  2010年的11月1
期刊
摘 要:全媒体时代信息急速爆炸与增长,公众不仅要面对无数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碎片,还因媒介的简化与普及从被动的受众变成主动的信息生产者,也就是要在快速分析求证过程中识别有效资讯、垃圾资讯甚至是有害的谣言,再以信息中介身份进行传导。在这过程中及其考验大众媒介素养,公众需要提高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公众媒介素养的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就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可以说农业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当前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领域中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便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改进,提升质量安全检测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
期刊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期刊
摘 要:现如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网络逐渐的普及,同时这一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语言在广大网民之间孕育以及发展开来,使得我们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思维方式,同时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我们时刻都处于的网络信息的洪流之下。所以在近些年来逐渐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中,网络语言正是在逐渐发酵升
期刊
摘 要:我国是拥有着5000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与文化元素,而剪纸艺术就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频繁的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至关重要的民族精华。中国剪纸艺术历久弥新,一般都在较薄的纸张上进行手工制作,有时也会利用皮革等材料。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拥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如果能将其与现代平面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就可以丰富现代平面
期刊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经历体制改革和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国有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党建工作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作为国企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国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变化,国企党建工作为适应时代潮流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国企党建工作困难的解决对策,助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企;党建工作;困难;策略
期刊
摘 要:北京冬季较为寒冷,开窗通风会降低室内温度,但是长时间不开窗对人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冬季开窗对室内温度、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氧气浓度的影响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建模分析,预测了冬季教室开窗通风适宜的时间间隔和开窗时间。  关键词:温度;污染物浓度;氧气浓度;开窗频率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际变化大。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减少开窗频率、开窗时间,以保持室内温度。但是研究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