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宫颈癌分期和预后相关性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水平以及其与宫颈癌分期和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体检结果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及细胞因子(IL-2、IL-4)水平.对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至2020年6月,观察宫颈癌无病生存期(DFS)与Th1、Th2关系,并分析DFS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h1、IL-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h2、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中,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Th1、Th2具有相关性(P<0.05),FIGO分期Ⅲ期患者Th1降低,Th2升高,淋巴结转移患者Th1降低,Th2升高.随访时间7~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Th1降低患者DFS短于Th1升高患者,Th2升高患者DFS短于Th2降低患者(P均<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Th1、Th2、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Th1、Th2细胞比例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预后密切相关,辅助性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参与宫颈癌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诊断小肾癌(sRC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sRCC患者120例(sRCC组)、肾脏良性病变患者101例(良性病变组)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接受多b值DWI、DCE-MRI及联合检查,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比较2组患者多b值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分析各参数用于sRCC的诊断价值。结果b=400 s/mm2、10
目的:初步探讨外泌体miroRNA-217(miR-217)影响宫颈癌淋巴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iha细胞分为空白组(Siha细胞)、阴性对照组(Siha细胞慢病毒空载组,LV-NC)、阳性实验组(Siha细胞慢病毒miR-217沉默组,LV-miR-217-siRNA)。收集各组细胞外泌体进行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基质胶小管形成法检测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成管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外泌体miR-217表达下调的Siha细胞组较
目的 探讨PI-PLCβ1的表达水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骨髓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分析,选取初诊确诊的典型MDS 30例,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130例予以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后VAP发生情况、依从性、干预效果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试验组护理后VAP发生率为3.85%,比对照组的12.31%更低,而试验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ICU入住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脉络膜血管瘤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r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
目的在体内外探讨小檗胺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MTT试验评价小檗胺对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划痕试验评价小檗胺对SMMC-7721细胞迁移的影响,在体内,用移植肿瘤模型评价小檗胺对肿瘤的增长及转移的影响。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小檗胺对OTUB1、p53、Bcl-2、Bax以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实验表明小檗胺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形式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划痕试验表明小檗胺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
目的 探讨术前白介素6(IL-6)水平对卵巢癌术后化疗后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30日~2016年6月30日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卵巢癌患者,检测术前及手术
目的探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出院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院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与疼痛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事件、肺部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切口愈合延迟、睡眠障碍的发
目的 观察改良VTD-PACE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顺铂、脂质体阿霉素、环磷酰胺及依托泊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extramedullary disease,EMD)及浆细胞白血
目的 拟构建一种多功能锆基有机框架材料(Zr-MOF),实现对失分化甲状腺癌的精准治疗.方法 Zr-MOF@131I复合体的制备,Zr-MOF@131I对甲状腺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