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例小儿恶性蝾螈瘤的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并提供系统的诊疗方案,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延长患儿生存时间。方法我院自2000年至2013年共收治小儿恶性蝾螈瘤3例,均经病理证实。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4、6、12岁。3例均为首次就诊,2例肿物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阴囊内。3例患儿均以发现无痛性肿物为代主诉入院,1例伴乏力、腹胀,其余2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患儿手术过程均较顺利,肉眼所见肿瘤均完整切除,术中探查均未发现其他部位可疑病灶。结果3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术后3年出现右下肢疼痛,右下肢皮肤无汗,彩超及MRI均提示右下肢占位,考虑复发,患儿家属拒绝再次手术。1例术后采用VAC化疗方案,定期复查CT未发现明显异常,已无瘤生存2年。1例术后1个月病理确诊为恶性,加行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采用VAC和OPEC化疗方案交替进行,共化疗15次,现已无瘤生存4年。目前此2例情况良好,无复发征象。结论恶性蝾螈瘤属高度恶性,术后易复发及转移,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分析,手术为唯一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儿颈椎损伤的个体化诊断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颈椎损伤患儿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3~12岁,其中3~6岁25例,7~12岁37例,平均7.5岁。外伤至就诊时间为1d~50周,平均5.5N。损伤节段为C0~3患儿36例,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2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26例,齿状突软骨联合部骨折4例;C4~7患儿17例;无骨折
目的 回顾18例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撕脱骨折的治疗,分析小儿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受伤机制,手术治疗的效果、预后、并发症。方法2003年7月至201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收治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患儿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岁8个月至16岁。均为急性损伤:快速跑步时或急加速时14例,打篮球突然跳跃1例,踢球1例,车祸伤2例。X线片及C
目的 探讨采用弹性髓内针(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固定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文总结2004年至2012年在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采用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所有病例。资料完整并完成随访的共57例。患儿年龄2岁~14岁5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年5个月。其中肱骨干上1/3骨折10例,中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依不同病因,出血可发生在颅内不同部位。新生儿不同类型的ICH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各异。ICH还会
目的 应用操纵杆技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并将其与常规的手法牵引复位进行比较。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48例年龄4~12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24例采用操纵杆技术进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A组),24例采用常规的手法牵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B组),术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规避骺板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骨骺未闭患儿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4例;运动伤8例,车祸伤3例;左膝7例,右膝4例,均为新鲜骨折损伤。按Meyers-McKeever-zaricznyj骨折分型:Ⅱ型3例,Ⅲ型8例。11例患儿均由同一术者采用关节镜下规
目的 通过对我院10年内儿童跖骨骨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我院放射科诊治的所
答:Apgar评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Virginia Apgar医生1953年提出的初生儿评分法,至今仍常规应用于全球各医院,虽有一定局限性,且不作为指导新生儿复苏的依据,但因其简便、快捷
目的 介绍青少年屈曲型胫骨近端骨骺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评价MRI在该骨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诊治屈曲型胫骨近端骨骺骨折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1~16岁,平均(14.1±1.6)岁,体质量55.4~70.1妇,平均(60.8±4.5)k,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4.3,左侧1例,右侧6例。体检患膝屈曲位,肿痛伴活动受限,2例患肢末梢冰凉,伴麻木感
目的 评估婴幼儿纵膈畸胎瘤的临床诊断、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3例婴幼儿纵隔畸胎瘤患儿。男10例,女3例,年龄5个月~2岁6个月,平均12个月,咳嗽10例,气促7例,发热6例,胸痛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及CT检查。肿瘤位于前、上纵隔7例,前纵膈3例,后纵膈3例。结果本组13例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12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