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作品小辑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y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栏目命名为“泛90后”,并不仅仅因为作者们不全是90后生人,还包括了一些生于80年代末的写手。更重要的,是本栏目提倡的少年创作将与某种80年代后的写作标签迥然相异。在“泛90后”的字里行间,你不会看到精致的忧郁、颓废的玩世不恭,我们呼唤大气的阳光文本,呼唤激越的本色呈现,呼唤来自生命的真情创作……
  
  聒尽乡心十七年
  杨 毅
  
  我们的高中地理学到了“地图”一章,地图册就放在手边,天天摩挲生出亲切的质感。常常在大洋大洲间“穿越”,册子翻得愈加熟络。而最常摊开的那一页已有印痕,每每不由自主地在某个地方停留,手指滑移到那个不能再熟悉的小城,辛集。
  生在辛集。
  我是80年代末生人,辛集收藏了我整整十七年的时光。至今我无法确切地说出辛集有多少人口,多大面积——无法像任何一位长辈那样脱口而出;但这并不妨碍一个少年对她故乡的热爱,那是心底最确凿的情感,不容置疑。
  我用自己整个的童年和少年见证了辛集的成长, 并和她一起成熟——以各自的方式。
  幼年的记忆里,所有场面的背景都是旧旧的城区,像发黄的旧照片,有厚实的沉积,以时代尘封,历史打底。
  童年,辛集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从妈妈口中讲起。 民间传说一位皇帝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鹿,欣喜万分,经过一路追赶,在石家庄的西面将这只大鹿擒获;随皇家大队一路向东奔波百余里后将大鹿束禁。几天后大鹿再次逃脱,于是皇帝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在张家口一个水塘边将这只大鹿捉住……我晃晃小脑袋:“是公园那只我喂过的小梅花鹿的样子吗?”“不,要比它大得多,也美丽得多。就像妈妈带你回姥姥家,路过的那头神气地立在桥头的石鹿的样子。”
  后来我知道:发现大鹿的地方命名为巨鹿(今邢台巨鹿县),擒获大鹿的地方取名为获鹿(今石家庄鹿泉市),最后捉住大鹿的地方是涿鹿(今张家口涿鹿县),而我的家乡,就是束禁大鹿的地方,她还有一个名字叫——“束鹿”。
  小学五年级,我第一次发表作文。那是一篇还满含稚气的孩子的叙述,童趣盎然而欠雕琢,它就刊登在报纸的一角,下方印了我的名字。小小的心无比雀跃,将报纸翻来覆去。在背面我看到报纸的刊头,用饱满的红色大宇印了——《辛集报》。
  这是属于我的故乡本土的报纸,是辛集第一次给我的认可。
  那期报纸,妈妈收藏起来,和后来的几篇同放在一处;而我的心中,亦郑重地收藏起了什么,那是激励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小学毕业,我到实验中学读初中。实验学校建在皮革商城内,离我家近五公里。我每日穿梭于小半个辛集市区。从最初的胆怯和生疏到三年后的熟稔于心,我已经更深地读懂了辛集——不再只是小时候以为的家、小学、公园,而是更大更开阔的辛集。
  皮革商城代表了辛集的皮都文化,与“教育名城”、“梨果之乡”一起成为辛集市的三张名片。我发现三年后的自己竟有些感谢实验中学的选址——初中每日的奔波,让我对商城的一切耳濡目染,充分感受了皮都的气息和魅力,不愧身为辛集人。
  初二那年的暑假,我第一次较长时间地离开辛集,北行至承德,秦皇岛、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避暑山庄的匠心天工,老龙头、北戴河的涛声澎湃,大草原、七星湖的草茵水鉴无一不使我目不暇接,投入到一场又一场视觉和触觉的惊喜中。
  十几天后随妈妈返回,竟有些空落落的不真实感,我终于在远行归来的火车上疲惫地睡去。几个小时后列车员报出那个熟悉的地方:“辛集站就要到了,请各位乘客……”
  走出火车站,我第一次有了类似归乡的感慨:现在我脚下踏的就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土地呵!这里的空气、这里的每一处建筑,甚至耳边响起的一声声乡音,都无比亲切。
  就是从那时候,我才懵懂地明白了——纵使湖光山色再好,也终归是路过;家,只有一个!
  
  我的哆拉A梦
  杨 毅
  
  当井井抱起书包向新座位走去时,她清楚地意识到,与小A在一起的日子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井井习惯性地紧紧抿了抿嘴唇,用只有自己才听到的声音轻声说:“Canpeople live without air(谁能离开空气生活)?”井井理好书,转身去了走廊。在带上教室门的一瞬间,泪珠终于坠落。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高一的一年就这样完完整整地过去了。井井想起一年前的自己,带着考前的奋斗和考后的胜利来这所名校报到,新奇喜悦,却又茫然无措。井井在许多陌生的脸孔中一眼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初中同学小A。井井和小A打招呼,想着初中时代和小A同班两年,虽说彼此都不陌生,但说的话加起来不超过十句。可能是因为小A给自己的印象一直是幽默自信的吧,在陌生的新班级看到小A,井井竟不由开心起来。
  井井是那种一走进人海就再也找不出来的女孩,中等个头,眉眼平凡。井井习惯于这种平凡,尽管这种平凡只会造就《向左走向右走》的故事,又或者根本造就不了什么故事。
  班主任走进教室安排了一下座位。井井坐在中间的一个位子上,两边都是陌生的同学。井井转过头,忽然发现小A竟然就坐在自己后面。小A很夸张地笑着和井井打招呼,井井看着小A明亮的笑,忽然想起夏天的阳光。
  接下来是新鲜的高中生活,井井努力适应着这里的节奏,循规蹈矩。井井一直都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这也许源于她以前的优秀。可是现在,井井在这所名校的实验班里是最普通的一个。她渐渐感到无所适从。
  井井是那种人缘不错的女生,小学时有许多玩伴,大家在一起很快乐;初中三年和好多女生关系不错,还有几个知己。可是井井升入高中后发现朋友的定义似乎变了,变得让井井无法适应。新鲜感过去后,“磨合期”的疼痛风起云涌,扑面而来。
  敏感细腻的生命在成长时注定要经历更多的伤痛,就像井井。
  有一天早晨,同宿舍一个女生因为一件小事和井井闹翻,井井为此整整一个早读都在对着课本伤神.临下课时,井井终于忍不住转身问小A:“如果没有人理解你怎么办?如果别人和你闹矛盾怎么办?如果你感到无助怎么办?”小A说:“嗯……没什么不可以理解的!没什么可以矛盾的! 没什么要绝望的! 再说,有我呢!Peoplecan’t lire without Air!”
  Air就是小A的英文名,一句英语课本上的例句,却成了小A的口头禅,俏皮又像真理般言之凿凿。小A的话让井井想起开学那天他明亮的笑,突如其来的温暖汹涌而至,井井的嘴角无声地扬起。
  井井没有刻意观察过小A,但是脑海中他的形象却很清晰。小A长得不算帅,但面容干净明朗,眉宇间透着俊气。还有那“天真有邪”的笑靥,单纯善良。
  井井感叹,有小A在后面真好!不时会有笑声传来——很明朗的笑,像孩子一样,每一次都深深感染她。
  小A很会搞笑,所以能让周围的人经常快乐。 于是一次次地,就是在小A创造的简单快乐中井井忘掉烦恼,换上明媚的心情继续上路。
  教室里同学们都把课桌上的书整齐地一排排立起,像一堵堵墙,把自己隔离。可小A不,他只在桌上平放着两叠书,井井一转身就可以轻易地看到他。井井想,是不是要感谢小A的开放政策,让我不用从一堵书墙后面叫他。
  这样的前后桌之间是没有距离的,井井和小A渐渐像朋友一样彼此熟悉。
  假期井井逛一个星座网站。她输入自己的生日:11月12日,随即弹出一个新页面。井井看到其中一行是:“命中注定是你朋友的生日”,井井一个个看过去,目光忽然不再移动——“6月11日出生的人,你命中注定的朋友”。“6月11日!”井井记得,这正是小A的生日。井井心里忽然绽出无边的喜悦,她感到安全又踏实……这一次,她宁愿相信宿命的存在。
  转眼到了年底。井井一回到家,就给分别了半年的死党伊茗打电话。井井不停地对伊茗述说上高中后的种种:她最初的孤独,她的伤痛,她的无助……最后,井井说起了小A:小A的智慧,小A的明朗,小A的幽默……伊茗打断她,说:“井井,你该不会是喜欢上他了吧?”井井沉默,然后轻声说:“茗儿,我以前有过这样的错觉,我怕自己是……喜欢小A。可是自从我知道我们是命中注定的朋友后,我一下子释然了。我感觉那是种很安全很单纯的关系。茗儿你了解吗?小A对我来说,就像阳光啊。”伊茗说:“我能理解。井井,你是个寂寞的孩子。我希望你可以经常快快乐乐的,就像小A创造的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井井,不要再做贝壳。”
  井井的泪泫然而下。一直以来,井井在别人眼中都是那么坚强。井井只喜欢给别人看自己的快乐,不让别人知道她的忧伤。就像伊茗以前说过的:“井井,其实你就像一只贝壳,外壳坚硬,但内心脆弱至极。”一针见血。
  井井的坚强是隐忍的平淡,一切微笑着面对。伊茗说她喜欢井井浅浅的微笑,干净安然。
  井井说:“怎么想都不明白为什么当时会把自己脆弱的一面都展示给小A呀!” 伊茗想了想,说:“说说你对小A的定义?”“六分聪明、三分孩子气,再加一分的锐气。”
  小A是理科天才,聪明有目共睹。
  而井井尤其觉出小A的单纯,仿佛不曾被世俗污染,明朗纯净如孩童一般。
  小A不甘于平凡,身上有那种亮而不刺眼的锐气。
  寒假很快过去了,井井和小A又坐到了相距不到半米的位置上。
  小A帮了井井很多,井井不会做的理科题小A一道道耐心地帮她分析;井井碰到棘手的事,小A以男生的视角给她出主意;井井心情不好时,小A就会以搞笑的方式提醒她快点从消极的心态里跳出来继续努力……甚至井井有一阵子不断收到一个男生的信及礼物,都是小A替井井处理。井井每次说“谢谢”的时候,小A总会笑得很灿烂地说:“不客气,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Air!”
  井井回想那一段日子,伤痛似乎不复存在,她每天都在笑,不再是寂寞的小孩。
  小A喜欢用天蓝和橙色的画笔画简单的画,单纯唯美。井井问他喜欢这两种颜色的原因,小A摇摇头说:“不知道,好像与生俱来。”井井也喜欢蓝色,深蓝和纯白是井井的最爱。因为深蓝单纯智慧,纯白安静淡然。有一次小A的画参加艺术节评选,井井费了好多周折给它加上包装。她尽力帮小A做事,虽然很麻烦但井井由衷地快乐。
  有许多小事,井井不记得了也不愿再提,只觉得是应该的,毕竟小A帮了自己那么多。不是说谁欠谁,而是一切源于这份纯洁的友情。
  可是渐渐地,班里几个女生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井井,令井井始料不及的流言在班里悄然燎原了。
  井井最初总会想:“她们多傻啊,我和小A是金子一样的朋友关系啊。”可是流言越传越凶,井井已经不能不在乎了。井井想:“是啊,我凭什么要求小A为我做那么多呢?我有什么资格浪费他的时间?我不在乎流言能代表小A也不在乎吗?”井井似乎真正懂了,要为小A和自己的声誉负责,尽管要付出代价。她开始刻意地回避小A,重新认真地与身边的女生交往.井井在日记里写:“别看我整天嘻嘻哈哈,爱开玩笑,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似的。其实内心的敏感只有我自己知道,有时一个不满的眼神都会让我死掉许多脑细胞。因为我是很在乎的。我真是太在乎了,在乎到已麻木的程度,表面上就没有太多体现了。对朋友也一样。朋友应该是可以相互依赖的,可她们一次次让我失望灰心。一次次忽略我的‘朋友’,真的能让我依赖吗?”
  她读纳兰性德的词,深深地喜欢上那种韵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井井反复吟读,告诉自己,这是个可以说服自己重新坚强起来的理由。
  与小A装作陌生人的那一段时间,井井独自承受了许多伤痛,心灵上的,甚至还有身体上的。她动了两次手术,是发炎引起的脚疾,为此井井与运动会的女子400米奖牌失之交臂.两个多星期里,井井在不停地流血流泪,可她自己忍下来。她恢复了以往坚硬的外壳,即使是对小A也不露分毫。井井不习惯在别人面前流泪,有时承受得太多忍不住了,她就在眼泪就要落下的瞬间,拿出珍视明让眼泪和药水一起流下。
  别人不会知道,井井哭了;别人也不会知道,井井哭过。
  井井开始疯狂地爱上了王菲的歌,确切地说,是那首《我也不想这样》:
  “我也不想这么样/起起伏伏/反正每段关系都是孤独/眼看感情变成一个包袱/都怪我太渴望得到/你的保护……”
  井井好不容易找到了伊茗的电话:“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能告诉任何人我的感受,因为在这里没有人相信男女生之间单纯的友情。但小A是我天生注定的朋友啊,他是这里最理解我最真诚的朋友,而我却要为了逃避谣言而疏远他。这样做真的很残忍……”井井哽咽。
  “井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折磨自己。毕竟遇到这样好的一个朋友很难得。”
  “……”久久的沉默。
  终于在一个有着明亮阳光的下午,井井与小A,微笑着恢复对话。一切竟然都那么自然,那样简单。
  井井让小A看了这些日子以来她的随笔,还本子的时候,小A在她本子上留了两个字:“朋友”。
  她买了一盘王菲的带子,是有《红豆》的精选集。那首《红豆》,井井一遍遍地听: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终于要说离开。
  先是重新排位,井井和小A的座位一下子“隔山隔海”。可是,和之后的文理分班比起来,这只是小小的动荡。
  小A在快要搬走的时候说井井是他“高一一年最大的收获”。他不知道,对井井来说,完全是同样的啊!
  井井随手画出一个漂亮的签名——那是小A的,井井悄悄地学了很长时间,终于可以以假乱真,甚至有女生评价说她画得比“原版”的还好看。可是井井心里明白,无论她把小A的签名画得怎样圆润完美,小A的签名中所透出的锐气是她永远模仿不来的,她也希望它能在小A身上独一无二地闪现。她自言自语,“小A你知道吗,我努力学会你的签名,只是为了在分离后的日子里可以自己随时就画出一个——即便是看看,也能感到温暖。可是小A,你什么时候可以学会我的签名呢?”井井的签名,比小A的简单多了,可是小A似乎一直不会画。说不定小A根本不在乎。
  分离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不久之后她要转到文科班了。
  一个周末的傍晚,井井赶到教室上晚自习。井井抱着书包坐到椅子上,忽然看到课桌上的A4纸上有些字迹。井井低下头,感动汹涌而出,泪迫在眉睫——
  “井井”。
  小A写的“井井”。
  井井看到小A写的“井井”签名。
  珍视明来不及掩饰,井井的泪水,轻轻落下……
  井井要走了,她送给小A那句她一直喜欢的话,很冷清,却让人学会坚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冷暖自知,我的哆啦A梦。
  发稿编辑/赵小珏
其他文献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振国 徐 韵    令人欣喜的三月终于来临,春天的帷幕哗的一下拉开了。在原野上,在河堤边,在公园里,是什么让我们一眼就认出了春天?勿庸置疑,是树!  树让眼睛享受到各种绿与五彩缤纷的盛宴,让呼吸中时刻弥漫着清新润泽的气息,枝头鸟儿的啁啾和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使冻僵的耳朵也渐渐复苏……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在这个栽种下希望的日子里,我们是不是该给地球添上点绿色?要知
孙晋芳卸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前,说过不只一次,她在任期间有一大遗憾,就是没能见到中国男选手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她直言不讳,正视目前中国网球发展的现状,男网在亚洲没有任何优势,女网在李娜、郑洁、彭帅之后后继乏人,甚至要出现断层的尴尬。当李娜正式发布退役的消息后,“下一个李娜”在哪里的疑问更加强烈,让人们再度审视中国网球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专业队仍是主战场伴随中国网球的职业化步伐,青
10月19日不是什么大日子,但对于孙英杰来说,这一天却是个好日子,为解除身上的禁锢,她足足等了两年,从此她又可以用双脚重新打拼生活。孙英杰的想法简单而朴实——“我只想这样跑下去”。  自从去年底摆脱王德显,师从陶绍明后,孙英杰便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一年的训练,她跟随陶绍明全国各地的“转战”,所选之地都是远离城市喧嚣,不受外界打扰的偏僻之所,过的是“闭关清修”的日子。  三个月前,记者远赴内蒙古
有道是,“天增岁月人增寿,猴献蟠桃鹿献芝”,转眼又到了中国的猴年,十二生肖中,猴代表智慧与活力,国际体坛也不乏猴年出生的名将,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吧!威尔希尔(1992年1月1日) 太子今年24自从曼联“92黄金一代”退役,生于1992年的球员们如今也站稳了脚跟。有的人达成豪门梦想,比如伊斯科、内马尔、格策;也有高开低走、时运不济的,就像阿森纳队的杰克·威尔希尔。同为1992年生人,今年恰好是我追随
7月底在常熟举办的世界杯跳水赛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名颇具实力的夺冠热门人物出场了。在观众、教练期待的目光中,这个身材结实,皮肤黝黑的“愣小子”起跳后竟然动作走样,一头栽进泳池,赛场一片哗然。他爬上岸,一只手下意识地捂住嘴,双眼木然地望向计分牌,上面赫然出现的零分宣告他在第一轮过后就已退出冠军的角逐。然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情况出现了:这名选手在接下来的第四、第六跳中,成绩都超出了百分大关!  他
北京时间6月7日,NBA西部决赛第六场还剩不到一分钟,凯文·杜兰特把球妙传给中锋肯德里克·帕金斯,后者双手灌篮。这个球让年轻的俄克拉荷马雷霆队历史上第一次踏进了NBA的总决赛。  赛后,杜兰特高举起双手,直接走向坐在场边的母亲普拉特,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一画面在第二天占据了众多媒体的显要位置,也完美地诠释了杜兰特这个人——在场下,他就是妈妈的好儿子。在这个膨胀着个人主义的联盟里,谦虚的杜兰特显
当年的李菊奥运迎来高光时刻2000年9月22日,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双决赛在中国队员之间展开。王楠,李菊3比0击败杨影刷、晋。激动人心的夺金时刻,两人紧紧相拥。这场决赛远没有半决赛惊心动魄。王楠,李菊出发前就下定决心要夺冠,但差点连决赛也进不了。半决赛,她们对韩国选手柳智惠,金茂校。这对韩国选手在奥运会前的一场公开赛上战胜过王楠,李菊,信心满满。半决赛中,三局过后,柳智惠,金茂校以2比1领先。王楠
今年7月14日-30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各国运动员借世锦赛之机,展示最新泳装。回顾世界泳装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历史正是否定之否定”若隐若现地发挥着作用。欧洲街头 裸女可见从古希腊到今日,世界泳装的变化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历史。在现代社会,还要加上经济利益这一重要杠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文主义思潮占据上风,人体美,特别是女性人体美代
精彩纷呈,亮点不断的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子3月27日完美收官。智美体育在整个赛事运营上举全市之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效整合充分传递了东莞的城市热情和管理水平,成功打造了一场安全、科技、绿色、活力的顶级赛事。情侣跑者携手奔跑。轮椅参赛者得到大家的帮助。亮点1科技智造和体育运动的比翼共舞这是东莞首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也是国内首个以科技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本次赛事活动的口号是“科技莞马,智造精彩
英超第8轮在切尔西2比1击败水晶宫的比赛中,最后时刻,水晶宫球员坎贝尔在混乱中头球建功。  气势如虹  丹麦羽毛球公开赛男单次轮角逐之前,林丹因伤退赛,但他依然是公开赛中最受关注的明星。林丹不仅登上了秩序册封面,首轮角逐被安排在比赛当天压轴登场,比赛中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气势十足。  硬汉  拳击本身具备自身特有的魅力,除了能够强身健体,还是一项勇敢者的游戏,敢于站在擂台上的拳手,都是值得敬佩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