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说“联想”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曾以清代一位诗人的名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齐白石作画。此时已经91岁高龄的白石老人却能浮想联翩:画面上淡淡地抹了几座远山,一股急流挟带着一群蝌蚪,从山间乱石中奔湍而出。谁见了画面能不听见这十里蛙鼓呢?絕妙的联想让白石老人的这幅晚年作品成了传世之宝。
   抓住事物相似之处,这就是类似联想。鲁迅离开故乡的时候,听着船行走在水面上的声音,想着自己也正在走着自己的路。这就从地上的路联想到了人生的路。很多咏物散文,如《小草》《牛》都是用这种手法写成的。
   抓住事物的相关之处,这就是因果联想。相传宋徽宗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院学生,看看谁能把“藏”的意思表现得最好。有幅画面是“云紧锁,绿树掩映,溪水淙淙。一老僧弯腰汲水”;有幅画面是“山深路险,云遮雾障,一僧拄杖直立,举首远眺”。第一幅画让我们想到,老僧打水是日常生活所需,附近一定有他住的寺庙,这里有因果关系;第二幅画面上的僧人可能是云游四方的,附近不一定有寺庙。
   抓住事物的相反之处,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山区儿童艰苦的学习环境,会联想到我们在条件相对好得多的环境里学习,更应该学习好,应该立志将来报效祖国,让全国的少年儿童都能在同样美好的环境里学习、成长。
   还要注意的是,无论思绪怎么翻飞,脚必须牢牢地站稳。比如,眼前有一滴水,就联想到火星上的水,再联想到火星的开发……看起来是热闹,却因为距离现实太远,给人不着边际的感觉。其次,要虚实结合,由实及虚。同样是一滴水,小朋友可能联想到各种饮料。我们却可以联想到水是生命,水环境污染,地球上的水资源枯竭,甚至联想到水的哲理:一滴水怎么才不会干?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其他文献
去年七月号《新港》杂志《大漠风》一文中说:“那是一九三六年的春天,这大漠古城还盘据在当地反动民团的手中。在扩大边区的攻击战中,他所带领的新四军,担负着突击爆破的任务。”一九三六年的春天,还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那里有什么新四军呢?这是现代史和党史方面的常识,写文章的人不应当混淆的。此外,尚有一处语法方面的常识性错误。“反动民团”盘踞(不应为据)“大漠古城”,于语法是通顺的;反之“大漠古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