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诱导内质网应激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分别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二甲双胍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二甲双胍对内质网分子伴侣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tein, Bip)及相关凋亡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 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水平的影响。建立裸鼠TPC-1甲状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胃内灌注磷酸缓冲液和二甲双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裸鼠成瘤组织中Bip及CHOP的表达。

结果

二甲双胍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同时上调TPC-1细胞的凋亡水平;与未处理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后,Bip的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12及CHOP表达水平增加;应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预处理,降低二甲双胍诱导的TPC-1细胞的凋亡水平;应用内质网应激激动剂毒胡萝卜素预处理TPC-1细胞后,协同二甲双胍促进TPC-1细胞的凋亡水平。裸鼠移植瘤后应用二甲双胍,瘤体体积及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二甲双胍胃内灌注后瘤体组织中Bip及CHOP表达量增加。

结论

在体外及体内水平上,二甲双胍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途径促进甲状腺癌TPC-1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1980年起我们承担了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大豆研究课题,并引进大豆品种百余个,经过几年的试种观察,证明一般品种所要求的有效积温在3300—3500℃左右,生育期130—150天,即4月
电视对于魔术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好,电视可以造福魔术;运用得不好,电视将会消减魔术的魅力,使魔术的魔幻变化被电视技术因素所遮蔽和改造,并容易造成节目的同质化、模式化,
地膜植棉是一项新的先进科学种植方式。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表明:地膜植棉在土、肥、水、种诸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增加一项塑料薄膜复盖,因棉田生态条件的改变,而获得较好的
通过参数估计方法对条纹管成像激光雷达的距离分辨率进行了研究,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距离分辨率的Cramer-Rao下限(CRLB,fCRLB)。研究了条纹管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统计模型,推
中长跑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周期运动项目.一般是指从800m到1000m之间的跑步项目,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探究中长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闻背景在新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得好就成为新闻的有机部分,为新闻添彩;用得不好,则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甚至淹没了新闻。在采写实践中,许多通讯员为说清楚 Th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