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香港小童群益会发起举办的第二届“我的祖国”暑期阅读国情奖励计划不久前结束。2007年暑假,香港25所小学和23所中学共计1.3万余名同学参加,他们通过阅读人物故事、歌曲欣赏、时事新闻评论及思考中国面对的问题等四方面来认识中国及思考中国,并把自己的感受以书信形式写下,模拟撰写书信给中央领导人。其中两名学生的优秀信件还被选中,拟转致国家主席胡锦涛及总理温家宝。
“我们已经将三四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转交给了中联部,他们经过筛选后,会邀请其中一些小朋友作为代表过去见面座谈。”香港小童群益会高级机构传讯主任马若侬小姐告诉记者,“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信件代表着香港中小学生对祖国的关注”。
六年级女生建言改革“黄金周”
在选出来的数十封优秀“信件”中,香港小童群益会的马若侬小姐特别向记者推荐两件优秀作品,一件主题有关“黄金周”改革,一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
香港嘉诺撒学校六年级的小学生覃婉琪,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对“黄金周”的意见。她在信中先说明“黄金周”所带来的效益及好处,但提出当中亦有缺点,“例如在假期期间,集中了太多游客,使旅游质量下降,投诉案件增多。虽然在中国‘黄金周’内旅行社的营收大量上升,但利润并非很高,而且黄金周过后,旅游业通常会陷入低迷。”她向总理提出建议:海关等政府部门严格抽查商铺、旅行社,防止盗版、假货、骗案发生。假期过后可以加强宣传旅游热点,尽量避免旅游业陷入低迷。此外她还建议中国增加一些比“黄金周”假期时间短一点的假期,分散“黄金周”的游客。
这样一封有理有据的信,覃婉琪小朋友却称写得很容易,“一个小时就搞掂了”!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自己对十七大就很关心”,和其他小朋友嫌这些内容很枯燥不同,她说自己“很想从中多学习国家政策”,而且小小年纪的覃婉琪还顺便提了个建议,“如果有‘卡通版’的十七大,我看起来会更明白些。”知道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小婉琪的期望是“能得到温总理的回信”。
13岁女生关注计划生育政策
13岁的关颂仪是香港真光中学的中二学生,在暑期阅读国情奖励计划中,她撰写的一封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文中她这样写道:“一孩政策”(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已有将近30年,成功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当时的情况跟现在很不同,很难将当时的做法套用在现今的中国机制上。
这封信被选中拟转呈胡锦涛主席,让颂仪觉得很意外。“我对内地的情况知道得不是太多,平时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报纸新闻来了解。写这封信大概花了一天时间吧。”从来没到过内地、和内地同龄人也没有机会交流的她表示,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我想去看故宫和万里长城”!
学生关注涉及多个领域
“致信”中央领导只是此次香港中小学生国情知识教育的一项内容。覃婉琪和关颂仪的信件,主题来自此次暑期阅读国情奖励计划的第四部分——思考国情。活动提供给学生的备选问题除了“真的要有黄金,周假期吗”和“一孩政策的由来及未来”,这个部分的另两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中国近年热衷《论语》的经典诵读”和“中国为什么要反对日本首相拜祭靖国神社”。
整个计划的前三个部分则是“阅读国情”、“听歌想国情”、“时事国情”,主要通过阅读文章、听歌曲和看新闻来了解祖国内地的情况。香港小童群益会督导主任曾广源向记者公布了中、小学生投票选出的“我最喜爱的国情歌曲”的结果,在2578人投票中,《狮子山下》这首香港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以1949票夺魁,而内地熟悉的《东方之珠》以1082票位列第三。
香港理工大学辖下香港专上学院区志坚博士表示,同学进行投票时,对歌词的内容仔细阅读,也明白歌词的意义,这反映出若歌词具有时代意义,是会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在聆听歌曲时,更能了解“当时、当地、那时的人”的生活处境,可以使他们更轻松地认识国情。
曾广源还公布了中、小学生提出的与国情有关的问题。其中小学生有兴趣的问题包括“北京2008年奥运即将举行,如何促使国民的公民教育,不致失礼于其他国家的人面前?”“中国有多少件国宝?为什么要我们花那么多钱买回自己的国宝”等;而中学生则关注“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中国政府向国民推广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如何”等等问题。曾广源认为,这些提问都反映同学们对祖国的关注以及对当下中国热点问题有着相当的兴趣与关心。
学生参与热度反映出对国情知识的需求
曾广源表示,这次计划比预期反应热烈,学生参与比预期的多,而学生在暑假主动将问卷交回学校,小学平均人数为280人,中学平均人数达260人,“他们都是自愿交回的,这表明同学是有兴趣认识中国国情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如何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不应从硬性资料来让学生背诵。”
香港小童群益会助理总干事梁永宜亦表示:从参加学校及参与学生数目的增长趋势来看,反映出学校及年轻人对国情教育活动及国情知识的需求。
据了解,香港小童群益会近三四年一直都有国情教育及内地交流计划,2007年就组织了二三十次港生内地交流活动,以广东省最多,也到过上海、云南等省市。曾广源认为,这个计划正好填补学校在国情教育上的空白。据他介绍,得到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协助,首张《童来看国情》VCD已面世,计划在2007年12月制作全新一辑,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及生活。
相关链接
小学生给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温家宝总理
您好吗?我是来自香港的覃婉琪。相信您也知道什么是中国“黄金周”。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也要出一份力,一起发表一下对中国“黄金周”的意见。
“黄金周”挺重要的,它不但能够让繁忙的市民休息一段时间,而且能推动中国经济、商业发展和令商铺增加收入。可是中国的“黄金周”也有不少缺点,例如在假期期间,集中了太多游客,使旅游质量下降,投诉案件增多。虽然在中国“黄金周”内旅行社的营收大量上升,但利润并非很高,而且“黄金周”过后,旅游业通常会陷入低迷。
对于这些“黄金周”的坏处,我有一点建议,第一个坏处的解决方法就是叫海关等政府部门严格抽查商铺、旅行社,防止盗版、假货、骗案发生。第二个坏处的解决方法就是假期过后可以加强宣传旅游热点,尽量避免旅游业陷入低迷。
另外,我建议中国增加一些比“黄金周”少一点时间的假期,分散“黄金周”的游客,还可以让市民多休息一些时间。
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黄金周”可以继续实施!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小市民覃婉琪上
2007年8月21日
小学生有兴趣的部分国情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我想多知道一些未来中国政府对于全球暖化的问题会采取什么措施去解决?
中国股民的态度真令人担心,全民好像上了赌场,国家会否设立一些课程教导他们,主意风险?
如果香港人在外国有危险,中国政府是不是第一时间会去救我们?
中国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改善国民的公民意识,对现在经常有机会出国的人来说,如何改进各方面的行为?
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如何促使国民的公民教育,不致失礼于其他国家的人面前?
中国发展神速,特别是南方各省市,高速发展的基建蚕食了许多农地,会否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有很重大的影响?
胡锦涛主席幼时的趣事。
中学生有兴趣的部分国情问题
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中国政府向国民推广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如何?
中国现时经济开放,全民都炒股,这代表中国经济真的正在进步吗?
中国是否真的是世界强国?成为强国有什么标准呢?
香港于十年前回归中国了,现时在内地的中国人又会怎样看香港人呢?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这对中国的外交有帮助吗?
为什么这几年许多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呢?是因为中国有一个很大的贸易市场吗?
近年来有香港专才专程北上工作,北上工作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中国内地的专才也一定比香港多,为何还要香港人北上?
“我们已经将三四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转交给了中联部,他们经过筛选后,会邀请其中一些小朋友作为代表过去见面座谈。”香港小童群益会高级机构传讯主任马若侬小姐告诉记者,“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信件代表着香港中小学生对祖国的关注”。
六年级女生建言改革“黄金周”
在选出来的数十封优秀“信件”中,香港小童群益会的马若侬小姐特别向记者推荐两件优秀作品,一件主题有关“黄金周”改革,一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
香港嘉诺撒学校六年级的小学生覃婉琪,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对“黄金周”的意见。她在信中先说明“黄金周”所带来的效益及好处,但提出当中亦有缺点,“例如在假期期间,集中了太多游客,使旅游质量下降,投诉案件增多。虽然在中国‘黄金周’内旅行社的营收大量上升,但利润并非很高,而且黄金周过后,旅游业通常会陷入低迷。”她向总理提出建议:海关等政府部门严格抽查商铺、旅行社,防止盗版、假货、骗案发生。假期过后可以加强宣传旅游热点,尽量避免旅游业陷入低迷。此外她还建议中国增加一些比“黄金周”假期时间短一点的假期,分散“黄金周”的游客。
这样一封有理有据的信,覃婉琪小朋友却称写得很容易,“一个小时就搞掂了”!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自己对十七大就很关心”,和其他小朋友嫌这些内容很枯燥不同,她说自己“很想从中多学习国家政策”,而且小小年纪的覃婉琪还顺便提了个建议,“如果有‘卡通版’的十七大,我看起来会更明白些。”知道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小婉琪的期望是“能得到温总理的回信”。
13岁女生关注计划生育政策
13岁的关颂仪是香港真光中学的中二学生,在暑期阅读国情奖励计划中,她撰写的一封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文中她这样写道:“一孩政策”(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至今已有将近30年,成功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当时的情况跟现在很不同,很难将当时的做法套用在现今的中国机制上。
这封信被选中拟转呈胡锦涛主席,让颂仪觉得很意外。“我对内地的情况知道得不是太多,平时主要是通过电视和报纸新闻来了解。写这封信大概花了一天时间吧。”从来没到过内地、和内地同龄人也没有机会交流的她表示,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我想去看故宫和万里长城”!
学生关注涉及多个领域
“致信”中央领导只是此次香港中小学生国情知识教育的一项内容。覃婉琪和关颂仪的信件,主题来自此次暑期阅读国情奖励计划的第四部分——思考国情。活动提供给学生的备选问题除了“真的要有黄金,周假期吗”和“一孩政策的由来及未来”,这个部分的另两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中国近年热衷《论语》的经典诵读”和“中国为什么要反对日本首相拜祭靖国神社”。
整个计划的前三个部分则是“阅读国情”、“听歌想国情”、“时事国情”,主要通过阅读文章、听歌曲和看新闻来了解祖国内地的情况。香港小童群益会督导主任曾广源向记者公布了中、小学生投票选出的“我最喜爱的国情歌曲”的结果,在2578人投票中,《狮子山下》这首香港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以1949票夺魁,而内地熟悉的《东方之珠》以1082票位列第三。
香港理工大学辖下香港专上学院区志坚博士表示,同学进行投票时,对歌词的内容仔细阅读,也明白歌词的意义,这反映出若歌词具有时代意义,是会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在聆听歌曲时,更能了解“当时、当地、那时的人”的生活处境,可以使他们更轻松地认识国情。
曾广源还公布了中、小学生提出的与国情有关的问题。其中小学生有兴趣的问题包括“北京2008年奥运即将举行,如何促使国民的公民教育,不致失礼于其他国家的人面前?”“中国有多少件国宝?为什么要我们花那么多钱买回自己的国宝”等;而中学生则关注“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中国政府向国民推广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如何”等等问题。曾广源认为,这些提问都反映同学们对祖国的关注以及对当下中国热点问题有着相当的兴趣与关心。
学生参与热度反映出对国情知识的需求
曾广源表示,这次计划比预期反应热烈,学生参与比预期的多,而学生在暑假主动将问卷交回学校,小学平均人数为280人,中学平均人数达260人,“他们都是自愿交回的,这表明同学是有兴趣认识中国国情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如何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不应从硬性资料来让学生背诵。”
香港小童群益会助理总干事梁永宜亦表示:从参加学校及参与学生数目的增长趋势来看,反映出学校及年轻人对国情教育活动及国情知识的需求。
据了解,香港小童群益会近三四年一直都有国情教育及内地交流计划,2007年就组织了二三十次港生内地交流活动,以广东省最多,也到过上海、云南等省市。曾广源认为,这个计划正好填补学校在国情教育上的空白。据他介绍,得到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协助,首张《童来看国情》VCD已面世,计划在2007年12月制作全新一辑,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及生活。
相关链接
小学生给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温家宝总理
您好吗?我是来自香港的覃婉琪。相信您也知道什么是中国“黄金周”。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也要出一份力,一起发表一下对中国“黄金周”的意见。
“黄金周”挺重要的,它不但能够让繁忙的市民休息一段时间,而且能推动中国经济、商业发展和令商铺增加收入。可是中国的“黄金周”也有不少缺点,例如在假期期间,集中了太多游客,使旅游质量下降,投诉案件增多。虽然在中国“黄金周”内旅行社的营收大量上升,但利润并非很高,而且“黄金周”过后,旅游业通常会陷入低迷。
对于这些“黄金周”的坏处,我有一点建议,第一个坏处的解决方法就是叫海关等政府部门严格抽查商铺、旅行社,防止盗版、假货、骗案发生。第二个坏处的解决方法就是假期过后可以加强宣传旅游热点,尽量避免旅游业陷入低迷。
另外,我建议中国增加一些比“黄金周”少一点时间的假期,分散“黄金周”的游客,还可以让市民多休息一些时间。
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黄金周”可以继续实施!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小市民覃婉琪上
2007年8月21日
小学生有兴趣的部分国情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我想多知道一些未来中国政府对于全球暖化的问题会采取什么措施去解决?
中国股民的态度真令人担心,全民好像上了赌场,国家会否设立一些课程教导他们,主意风险?
如果香港人在外国有危险,中国政府是不是第一时间会去救我们?
中国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改善国民的公民意识,对现在经常有机会出国的人来说,如何改进各方面的行为?
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如何促使国民的公民教育,不致失礼于其他国家的人面前?
中国发展神速,特别是南方各省市,高速发展的基建蚕食了许多农地,会否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有很重大的影响?
胡锦涛主席幼时的趣事。
中学生有兴趣的部分国情问题
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中国政府向国民推广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如何?
中国现时经济开放,全民都炒股,这代表中国经济真的正在进步吗?
中国是否真的是世界强国?成为强国有什么标准呢?
香港于十年前回归中国了,现时在内地的中国人又会怎样看香港人呢?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这对中国的外交有帮助吗?
为什么这几年许多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呢?是因为中国有一个很大的贸易市场吗?
近年来有香港专才专程北上工作,北上工作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中国内地的专才也一定比香港多,为何还要香港人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