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伴履职实践凝共识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_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协悦读”读书活动,是在全国政协安排部署和示范带动下,广东省政协推出的一项履职创新举措.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政协悦读”坚持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坚持突出政协特色优势,坚持读书读史相交融、学习履职相促进、线上线下相协同,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卓有成效,已经成为广东省政协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平台,以及落实广东省委全会的重要渠道.
其他文献
我国《专利侵权解释》第十八条规定,被警告人提起的确认专利不侵权之诉以权利人发出警告信函且怠于提起诉讼为前提,并未明确专利被许可人是否落入本条规制范围.基于确认专利不侵权之诉与专利侵权之诉核心判定内容的同一性,此处权利人应作扩大解释,包含被许可人在内.在被许可人发出警告信函且怠于提起诉讼的前提下,被控侵权人应以权利人及被许可人为共同被告,提起确认专利不侵权之诉.
[周有光:“我的功德还不圆满”]rn我与周有光先生相识十五年,未通过一次电话(因他耳聋),信也只有八通.他的信千篇一律,都是用老式四通打字机打印的,只有一通是手写.说来有趣,2010年我想编一本自己收藏的《名家翰墨》,陡然发现没有老寿星的墨宝,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圈套”,着意给他邮去一张红方格笺纸,请他下次回信写在这张纸上,始有这封手写信.此信内容独特,是他自创的格言式警句,写法别致,分行书写,忽高忽低,且把一叶笺纸写得满满当当,末了还署上他的时年“105岁”.
期刊
何炳棣,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攻读英国史,获哥伦比亚大学史学博士学位.何氏学识渊博,视野辽阔,是海外中国学界公认的中坚人物.1965年至1987年何炳棣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逊讲座教授,是被聘为讲座教授的首位华裔史家.何炳棣坚信卓绝必出自艰苦,他的功成名就来自他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
期刊
5G技术带来了信息高速公路升级,带动了信息传播更迭.技术的进步给行业期刊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对行业期刊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行业期刊编辑的工作现状,探讨行业期刊编辑如何积极应对5G时代的挑战,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形式日益丰富,传统媒体受到一定的冲击.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应对新挑战,是当前媒体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媒体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制造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过程中,各方势力角逐博弈,纷纷将金钱作为筹码,一掷千金,互相收买,演出了一幕幕可憎可笑的闹剧.rn[国民政府临时抱佛脚]rn1931年,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然后企图建立傀儡政权,以此愚弄国际舆论,达到统治中国东北的目的.经过权衡,选中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决定以之作为“元首”.11月2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亲信土肥原来到天津,游说溥仪.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融媒体是目前符合大众潮流的一种新兴媒体,对于新闻编辑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受传统媒体的影响,融媒体对新闻编辑方面的创新与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学者在《自然》发文”仍会被视为大事,为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中国人就在《自然》上发表论文了.rn“我们看到,对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的、科学的修正,已由中国人独立地解决了,而且是用那么简单的器材证明的.”1881年3月1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如是写道.这篇原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作者,便是本文的主角——有“中国近代科学启蒙者”之称的徐寿.如果说林
期刊
1869年,林文庆出生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新加坡.1879年,他入读莱佛士书院;1887年,成为新加坡第一位英国“女王奖学金”华人得主,留学英国,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外科硕士学位,接着前往剑桥大学担任病理学讲师.1893年,林文庆返回新加坡行医.
期刊
所谓“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又可引申为从外国传入本国的科学技术、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等.rn作为国际贸易的标志,舶来品可谓由来已久,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自秦汉时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来,舶来品便源源不断输入我国境内.不过,古代的舶来品大多还只是以商贸货品的形态存留于国人生活之中,少有直接转化为生活方式,进而转化为文化习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