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失落的真相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制上属于国家供应的牲畜享受着比农民优越得多的特权。谁制订了这个酒足、畜饱、民饥的计划?谁的心肠能有这样冰冷?
  
  贵州省不是我的家乡,但来贵州第二年发现的一组中国名酒茅台酒的数据,让我产生了与山西省家乡同等重量的记忆。这是我如此投入讲述被掩埋真相的原因。
  五年中,断断续续地发现、积累,—组数据变成一系列数据。这组数据的起点是,1959、1960、1961三年,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饥饿的年代,茅台酒合计产量为2079吨。其中,出口139.86吨。
  按照茅台酒粮酒生产5:1的比例计算,即生产1斤酒,耗费粮食5斤,2079吨茅台酒,耗去原粮约1.04万吨。
  茅台酒的产地为仁怀县,当时有20万左右农民,年人均统计数字上的分配粮食为300斤左右。如果把生产茅台酒的粮食用来救济,每个人可平均分得100斤左右。换言之,2079吨茅台酒约等于20万人3个月的口粮,再配些野菜、树皮之类,估计熬过最危险的春荒没有什么问题,能够把更多的人从饥饿、死亡的沼泽里拉出来。然而,历史里没有假设。
  
  一连串的问号
  
  在1959年-1961年,仁怀县还有下列公开统计数字值得关注:
  1、人口。1959年仁怀全县死亡6263人,其中“疾病”死亡6130人,占死亡总数的97.8%。1961年全县人口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22.55‰。死亡率为31.39‰。
  2、粮食。国家征购:1959年仁怀粮食总产为14403万斤,实际征收折原粮7055万斤;1960年粮食总产量为11663万斤,实际征收折原粮5506万斤。农民口粮:1959年、1960年的仁怀农民人均口粮分别为350斤和334斤(包含种子、饲料30斤)。
  从上可见,两年中国家征购占总产原粮的比例均超出50%,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征收相当数量的粮食作为正税、附加税。留给农民的口粮,刨除种子、饲料外,包括杂粮在内理论统计上人均每天0.8斤左右,老人、幼童消耗量可能更少,按照这个数据,可能还基本能够维持最低的生存底线。但疑点在于,一、干部任用制度只需对上级负责,至于农民口粮问题,显然上级难以核查,真实性存在质疑;第二,农村一律实行公共食堂制度,农民过去几年留存的粮食以及炊具、餐具一律收缴,而不合理的统一安排普遍造成粮食的浪费、贪污,故多数农村出现“刚开始吃干的,后来吃稀的,最后食堂没有任何食物,家里也没有”的情况。
  另外,1959年,仁怀也有局部发生了旱、雨灾害,但粮食总产量至少比1953年高。其中稻谷产量比1962年至1964年还高,其余的小麦、玉米、高梁、杂粮等都不是历史上最低的产量。可见,自然灾害不会成为农民缺少粮食的主要原因。
  也许有人会质疑:茅台酒是窖藏生产,入库窖藏时间为4年以上。按照这个逻辑,1959年-1961年生产出的酒,应该是1955年-1957年先行生产出来放在窖中的,没占用饥饿年月的粮食。
  那么,饥荒蔓延全国的1959年-1961年茅台酒厂是否使用了当年的粮食?查阅茅台酒厂历年使用原粮统计,比前述理论计算的耗粮量还多:这三年实际用粮1.13万吨,其中高粱1085万斤,小麦1175万斤。
  線索到了这里,一连串的疑问,自然产生。一是,这些粮食来源何处?二是,当时仁怀农民的生活状况究竟怎样?三是,全中国缺粮的年月,为什么茅台酒厂能有多余粮食生产奢侈性消费品?四是,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主动慈善救济民间的自觉?五是,这些酒,哪里去了?六是,茅台的后来人,是否给饥饿受难、甚至死于饥饿的人们道歉了?
  
  茅台酒原料告急的代价
  
  以1960年为例。1960年,是现代历史上国人口粮最为奇缺的年份。茅台酒原料也“告急”,厂领导向上级呼吁,贵州从全省各地调集原粮支援。各地调粮数据为:遵义地区11万斤、毕节地区29万斤、铜仁地区107/斤、黔东南地区12万斤、贵阳市7万斤、湄潭县1万斤、习水县10万斤、桐梓县107/斤、正安县1万斤、赤水县4万斤、务川县1万斤、息烽县1万斤、仁怀县加万斤,共计117万斤。这样还不够,中央粮食部又从四川省江津县调来70万斤,才保证当年生产出912吨茅台酒。饥荒年代的这个单年生产记录,直到改革开放、“中国重新出发”的1978年才被超过。
  上述调出粮食的地区饥饿情况如下:被紧急调粮10万斤的贵州铜仁,1960年属于全国八大旱区之一,1961年再度成为全国15个旱区之一。该地区思南县这三年里人口减少5.1万人。而且,铜仁下辖的沿河、德江、石阡及铜仁县,均在1959年的12月中旬,就已经向省里紧急报告出现浮肿和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分别调出10万斤粮食的桐梓、习水两县,其中,桐梓截至1960年年底人口负增长121.32‰,全县人口在1959至1960年一年间减少41734人。习水县,这三年减少人口42624人,死绝499户以上。
  调出29万斤粮食的毕节地区毕节县,三年减少人口53990人。
  与仁怀相邻的金沙县(毕节地区下辖),1961年1月10日县委报告,“非正常死亡”505万人。在饥荒结束后,金沙县另有遗孤3191人需要安排,1万余人患“三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水肿等)。
  从上可以看出,调粮表现越好的地方,通常饥饿死亡、人口减少的数据也就越大。从官方统计来看,上述中死亡最骖烈的地区,是遵义地区的湄潭县。这个县1959年11月开展名义为“反瞒产”、实际为高征购的运动,到1960年4共共死亡122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20%左右。死绝户2938户,离家逃荒4737人,孤儿4735。同一时期,在抢粮运动中被打死1324人,关押死亡200余人,打伤致残175人。
  
  曾经的秋收希望
  
  那么,调出20万斤粮食的仁怀情况如何?
  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仁怀的饥饿,爆发在1959年的“端午”至“重阳”之间的7月份。当地文件记载:截至1959年7月16日,仁怀有各种病人8384名,其中浮肿5335人,占总人口1.49%。最严重的三元、大同生产队害浮肿的为9%和9.8%。其中,大同如果加上其他病种,人数达到27.7%。调查者在调查途中,亲眼看到4个青壮年在回家途中昏倒死去。
  仁怀干部杨代绪撰文回忆:这个时候,公共食堂制依然存在,下锅的粮食却越来越少。从干饭到稀饭,由稀饭到清粥。但还不准对上说在饿饭,更不能说饿死人的话。
  10月17日,仁怀县向农民发出“计划和节约用粮公开信”,信中号召:“忙时多吃,闲时少吃,菜粮混吃。”12月1日,县卫生科报告:回龙、喜头、学孔等地11名农民有一个多月没吃粮食,水肿不消而死亡。
  1959年年底,当年的茅台酒产量为820吨, 比“大跃进”之初的1958年高出197吨,是1953年产量的10倍以上。同年,国家投资茅台酒厂120万元搞扩建。
  伴着农民“闲时少吃”和国营茅台酒厂放开肚子“耗粮”,仁怀的“农民”与“非农民”在两个天地中,一起进入1960年。
  杨代绪说:这个时候可以讲饿死了人的话了,但灾难铺天盖地一般来了,人人都只想用什么办法填饱肚子。一农民在家中把高岭土刚揉成团,正准备下锅烤吃,恰好被一干部碰上,干部担心吞下这个东西,引起肠道堵塞,加快死亡,就随手扔进粪坑。结果,干部走后,饥饿农民又从粪坑里把它掏出清洗后煮食。
  杨代绪列出当年农民的“代食品”清单的名字还有:枇杷树皮、干胡豆叶、于藤叶、芭蕉头、棉花籽油、娃儿肠、酒糟、玉米芯、梧桐树皮、干牛皮等。
  然而,6月29日,县里决定,今年夏粮丰收,外调150万公斤、茅台原料250万公斤。400万公斤的粮食即将从饥饿的仁怀农民视野中消失了。
  到了12月27日,县里领导又指示安排,茅酒原料从1960年年底到1961年6月需要360万斤,饲料用粮60万斤。农民们也许没有想到,秋收带来的不是新的希望,而是死亡率的惊人上升速度。
  
  茅台为何大跃进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民间如此饥饿,茅台酒为什么还在继续生产、并且产量还在大跃进?原因,一时难以说清。茅台酒厂集体署名的“纪念周林逝世一周年”一文,有如下一个细节,也许可以从中看到某些关联性。
  1989年秋天,《茅台酒厂志》的工作人员进京请老首长周林(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写序时,78岁的周林向酒厂来人问道:“1958年,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有天晚饭后,我同毛主席散步,主席叫我回去把茅台酒搞成年产万吨,要保证质量的事,你们写了没有?”集体署名的文章接下来写道:“毛主席关心茅台酒厂的事,当然要写,要名垂青史。”
  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1958年让周林把茅台酒年产搞上1万吨的情景,在箴元的文章中也两次提到。箴元著有《周林傳略》,叙述“上万吨”这个事情的理由是,“茅台酒产量太少,供不应求”。
  1959年,周林指示茅台酒厂说:“要保证茅台酒的生产,既要抓钢铁生产,又要抓茅台酒生产”,“对于你们(茅台酒厂)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
  在散步时偶然一句话的指引下,各级政府积极调粮支持酒厂“献礼工程”,使1959年、1960年茅台酒的产量分别达到820吨、912吨,真正实现了产量的大跃进。
  
  牲畜的伙食标准
  
  系列数据中,有一组数据非常重要。查阅仁怀县1959年-1961年城镇粮食销售统计发现:这三年该县茅台以外的其他制酒企业用粮达到2242万斤;此外,该县各种饲料用粮271万斤,这些饲料的供应范围为:企事业单位运输的马、牛和马厂、牛园,商业部门待运宰及在途畜禽,科研部门搞试验或配养的良种禽畜,为国家提供禽畜的国营和集体场站。
  当时,对这些畜禽们的粮食供应标准为:拉车的运输马,每头每日为5斤;驮物资的马每日4斤;牛每日3斤;百斤以上存栏肥猪每日1斤,百斤以下存栏小猪每日半斤;鸡鸭每日每只2两,奶牛每头5斤。另外,1960年、1961年,饲料总量分别压缩一半。其主要原因是,生猪存栏数量大体比上年减少了一半。
  
  结语
  
  被越来越深入的调查所震惊,我不会再感慨“难以置信”,在所有制上属于国家供应的牲畜享受着比农民优越得多的特权,也无须再质疑那些肥美的奶牛存在的意义。谁制订了这个酒足、畜饱、民饥的计划?谁的心肠能有这样冰冷?
  由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使粮食生产不发生变化,权利关系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严重的社会饥饿。另外,还有一点,这么大的饥荒为什么没有一点预兆?言论自由、信息公开以及活跃的反对派,本来是饥荒来临前的早期社会报警系统。令人无奈的是那时的言论、信息,在中国处于管制状态。活跃的反对派,早在前两年的反右运动中就成了“落水狗”。这个时期饥饿的农民根本无权消费自己生产的粮食,也没有人支援、呼吁或关注他们的困境。
  谁喝掉了饥饿年月生产的2000多吨茅台酒?
  谁想过给那些饥饿、贫穷、死亡的人们道歉?
其他文献
一手拉动10万亿元的产业体量,一手挽青云,如此大手笔非借大飞机无以挥就。    大飞机一旦起航,黄金白银跑进仓。届时登机多风光,百姓如蚁地上忙。的确,倍受关注的中国大飞机项目,虽然近几个月来取得不错的进展,但也引来不少非议,这也让“60后”精英张庆伟,少了昔日“航天少帅”的一分英气,多了今天“大飞机元帅”的几分沉稳。    掌帅印任重道远    2008年5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期刊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中的“宋健-田雪原拐点”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是否将进入“刘易斯拐点”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在笔者看来,对中国未来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更为深刻的其实是“宋健一田雪原拐点”的行将到来。  何为“宋健-田雪原拐点”?即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使得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并持续地保持在人均2.1-2.2胎以下而导致的一国人口总量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的转折点。(如不考虑具体计算公式
期刊
收费公路现在已经变身为中国某些地方政府的印钞机,设一道栏、宰一刀,获取的通行费收入竟然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十倍以上。    从去年12月22日起,湖南长沙全面撤销浏阳、宁乡、望城3个县市境内4条二级公路的7个收费站。至此,长沙境内除高速公路收费站外,政府还贷公路收费站已全部撤销。  而在长沙以外的全国大部分城市,收费公路仍是它们创收暴利的重要工具。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全世界建有收费公路的国家和
期刊
2013年打“虎”灭“蝇”势如破竹、高潮迭起,新一年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依然强劲。  在刚刚结束的中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再次向外界宣示:“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这是决心,更是承诺。这一点,外媒甚至早在去岁就有切中要害的评论。  《纽约客》称,中共反腐打击面逐渐上移,甚至超过批评人士的预料。通过打“大老虎”,中国希望展现
期刊
一向有着“阳光采购”之誉的政府采购却出现了日益奢华化的趋势。    近日,关于政府“奢华采购”的帖子在网络上频频曝光:黑龙江省公安厅花单价4.1万元采购笔记本电脑;辽宁省抚顺市财政局花单价2300元购买7台苹果iPod touch 4当U盘;苏州交警花单价5999元购买21台iPhone 4做警务通;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法院5万多元采购两台豪华按摩椅……尽管上述事件随后似乎都有了一个交代,但近年来,
期刊
尽管央企未能在2010年实现重组至100家的承诺,但国新公司的成立似乎已预示新的资本整合盛宴的来临。    据最新消息透露,2011年总量达23,9万亿元的央企资产重组将掀起资本市场狂澜,占据到市场的八成权重,而刚成立的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新公司”)则是此番国资整合重组的绝对核心,不仅充当央企集团整体上市的推进器,而且还是央企间资产重组和整合的平台。    “专家主政”提速央企重组   
期刊
80后公务员辞职:收入7年没涨,能力是听话  @蒲公英开满山坡:企业不知道有多少人辞职,而且每天发生的不计其数,公务员辞职也纯属正常。不管怎么说,从职业的舒适性、待遇来看,公务员都是最好的群体,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考公务员,也不见千军万马考纺织厂啊?  @刘同(光线电视事业部副总裁):稳定,不是一切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每年都能越来越好。有时候,错过了敢赌一把的年纪,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头了。  @王丰
期刊
没有几个企业高管敢公开说让投资者走开,但联合利华CEO保罗-波尔曼是其中一个。  2011年是联合利华启动新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的一年,1月5日,波尔曼在宣布这项计划的时候说:  “联合利华已经存在100多年了,但我们依然想再活几百年。因此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价值理念合理、可持续并且值得分享,欢迎您向我们投资。如果您不赞同我们的观点,我们尊重您的选择,不过请不要把您的钱投到我们这里。”  是什么给了波尔曼
期刊
停办“三大春晚”契合民众期许  双拥晚会、公安部春晚、文化部春晚和央视春晚,被合称为“春节四大晚会”,20多年来,已形成并存格局。但今年这“四大春晚”只剩央视春晚一棵“独苗”,其余3台都将停办,该格局会被打破。  官办春晚往往耗资不菲,造成的浪费不容小觑,账目虚开、吃回扣等乱象丛生,还有不良的模仿效应。3台官办春晚一齐停办,显然跟荧屏节俭风的刮起有关。从舆情动向看,压缩官办春晚,契合民众期许。这不
期刊
A股涨幅排2010年全球倒数第三,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量却创下了全球最高,最大受益者是824位亿万富翁,且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一新颖设计,不乏脱俗,  “身像熊,嘴像鼠,头像牛”——A股这一“三不像”包装,的确没几人能断定其究竟是怪兽,还是害虫,或是稀物?    A股涨幅全球倒数第三    IPO募集资金量却创最高  彭博社监测到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股票市场中涨幅最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