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畜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咬尾症也叫做反不适综合症,该病主要特点是任何情况导致的不适都可能发生,病猪症状较轻时,可能会咬掉自身的半截尾巴;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将整条尾巴都咬掉,有时一些病猪还会伴有咬耳朵的症状。近几年,随着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导致猪咬尾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该病既会阻碍猪的生长发育,导致猪肉品质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损害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其他文献
幼龄羔羊经激素诱导、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作为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综合了激素诱导和体外受精技术,不仅解决了在生产实践中成年母羊激素诱导获得卵母细胞较
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偏低、地理环境独特,发展草食畜牧业以放牧为主,但是当地的饲草资源并不充足,且品种和类型单一,产量不高,会对天然牧场带来压力,因此,需要种植适合当地的牧草。燕麦由于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生育期短,较适合当地的种植条件,但是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质量需要注意一些种植事项。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病禽常见出血性卵巢炎、脑炎,并且有食欲废绝、产蛋量下降等临床特征,是水禽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对鹅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燕麦是一种优质的粮饲兼用型作物,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产量也较高,近来年,在我国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燕麦需要掌握其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对温度、水分、土壤等种植条件的要求,掌握关键的种植技术,做好品种的选择,选地和整地工作,并科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还要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由于对草原不合理的放牧、利用和人为的进行破坏等,导致羊草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这样不但会造成草原植株受到破坏,还制约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采用羊草混播披碱草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饲草的产量、品质,还可以加强草地的稳定性,恢复羊草群落,减少杂草的危害,为畜牧养殖业提供量多且优质的饲草,现简单介绍羊草混播披碱草的栽培技术。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感染多种禽鸟引起的原虫病,包括:火鸡、鸡、孔雀、松鸡、鹌鹑和鸭等。该病以禽类的盲肠和肝脏有坏死病变为特征。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进行初诊;镜检,若于盲肠壁和肝脏坏死灶可见组织滴虫即可确诊。预防禽组织滴虫病通常是在日粮中给予适当剂量的抗组织滴虫药物,并做好日常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甲硝唑对该病的治疗有效,但有用药限制。
火鸡波氏杆菌病是由禽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持续性的火鸡上呼吸道传染病。所有年龄段的火鸡均可感染波氏杆菌病,1~6周龄的火鸡易感性最高。幼龄火鸡发病表现为眼睛分泌物多和鼻炎,在成年火鸡中则表现为气管炎。从禽气管中分离得到该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72h,出现典型的非发酵菌落即可确诊。该病重在做好防控而不是治疗。
母猪配种分娩率这一指标是衡量母猪是否具备高繁殖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有很多,综合起来可以分为公猪因素、母猪因素及管理因素。要想提高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就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从多方向入手,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母猪的配种管理等工作,以生产出量多且优质的仔猪。
青贮玉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品质。在青贮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多种病虫害,不但会导致产量下降,还会严重影响青贮玉米的品质,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青贮玉米种植的难点和重点,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现介绍青贮玉米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给全球的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简介、流行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相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