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2年第9卷第8期 目录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利用初始透过率为89.5%的Co∶MgAl2O4 晶体作为1.3 μm波段的可饱和吸收体,采用双镜谐振腔,实现了1319 nm Nd∶YAG激光器的高效率、低阈值被动调Q运转。当抽运功率为10.0 W时,获得平均输出功率为490 mW,最窄脉冲宽度为18.3 ns,重复频率为17.5 kHz,对应单脉冲能量为28.1 μJ,峰值功率高达1533 W的脉冲激光。结果表明,Co∶MgAl2O4
本文研究了由六个对称放置在圆柱形聚光腔中的闪光灯采用紧密耦合抽运的Φ19×30厘米的钕玻璃棒中所产生的应力双折射。推导了由引力双折射引起的径向和切向偏振光间的相位差公式,并计算了相位差随输入抽运功率、归一化棒半径、光弹系数和其它材料参数的变化。推导和计算了一束偏振光通过位于正交偏振镜之间的热形变棒时输出强度与输入强度的比例关系式。从双折射效应出现到消失的热时间常数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符合得很好。报导了由锥光偏振干涉图样和正交偏振镜输出的强度分布所观测到的负透镜效应。
期刊
报告了使用周期极化的钽酸锂超晶格(PPLT)对二极管抽运Nd:YVO4 1342 nm谱线进行腔外直接单通倍 频获得有效671 nm红光输出的研究结果。实验所用样品长为20 mm,周期为14.77 μm。获得的最髙红光输出平 均功率为840 mW,此时808 nm抽运光的功率为12.3 W,总的光-光转换效率达到6.8%。在1342 nm的基波光功 率为647 mW时, 得到从1342 nm到671 nm的转换效率为63%。另外,在连续波模式下测得样品的有效非线性系 数为 3.8 pm/V。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改善宽面940 nm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的输出功率及光电转换效率(WPE),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包含梯度渐变折射率(GRIN)结构的新型量子阱激光器。通过二维自洽软件模拟计算了新结构激光器与传统分别限制结构(SCH)激光器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新的激光器结构能够显著消除各异质结间的过渡势垒。通过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LP-MOCVD)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激光器外延材料。制成后的100 μm条宽、 2000 μm腔长的激光器器件在室温25 ℃下经过连续(CW)电流测试发现,梯度渐变折射率结构激光器较分别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wave generated by Q-switched laser on dermal pigmented lesions, pieces of derma peeled from a cavy's body are plucked their hair. The pieces of derma are radiated by Q-switched laser with different energy intensities.
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是细胞生物学中研究细胞器结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功能的强大工具,并且其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分辨能力从纳米尺度上为细胞生物学提供新的分析手段,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衍射极限的影响,超分辨显微镜的轴向分辨率相比于横向分辨率要更难以提高,这导致实现细胞结构亚百纳米分辨率的三维成像更为困难。因此,本文从受激辐射损耗显微镜和单分子定位显微镜这两种主流技术出发,对目前存在的多
A CO2 sensor for capnography, based on a h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