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助力习作教学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展示生活舞台,说写结合
  习作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说出浓浓的乡情。农村的学生生活在广袤淳朴的乡土中,与热闹、繁华的城市相比,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他们整天与泥土打交道,身上带着泥土的气息,纯洁而腼腆。其实呀,如果你与同学们打交道,他们有许多心里话要向你诉说:美丽的草原上有着洁白的羊群,赶着羊儿在咩咩的叫声中放飞理想;落日余晖,炊烟袅袅,他们在母亲的召唤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小溪里,小伙伴们在一起戏水、打闹,用酒瓶子装着小鱼、小虾,满载而归。田野中,他们的小脸晒得紫红,挎着小筐儿,挖野菜、采蘑菇,一路走来一路歌。农田里,用父亲亲手制作的小锄头、小镰刀,和家人一起劳作,什么割谷子、扒玉米、打葵花籽这些活,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农村学生来说“小菜一碟”。
  初夏,农村没有什么水果,同学们用背心装了“一肚子”青沙果到学校吃;在杏熟时,他们怎么也不会忘记给左邻右舍送去一些。淘气的他们用柳条拧成“笛子”,骑在驴背上演奏自己的乐曲,身后的书包里背着烧熟的玉米棒子。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他们的所做、所看、所听、所感,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发生着。这些都是他们说写的好材料,谈起这些,同学们情思飞扬,滔滔不绝。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和周明朗到东山放马时,到周老根儿家玉米地里偷了两根玉米,万万没想到却被周老根儿给抓住了……”“大姑来我家请我们吃猪肉,可爸爸已经被人请走了,妈妈又不肯去。老师,您可知道,请妈妈吃饭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说:‘大姑,您这个面子,妈妈不给,我可得给呀!’说完,我就到大姑家吃肉去了。”虽然有时用词不太恰当,但是他们表达得非常自然和朴实,无拘无束。
  作为教师,就是要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倾听他们内心的苦与乐,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不失时机地去激发他们说的愿望,使他们敢说、敢写。在教学第五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结合农村水土流失严重、牧场超载、乱砍滥伐现象,引导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他们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写出了一封封感情真挚的呼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不要再砍树了,为了我们,为了后代想想吧,给我们留下一点儿资源,给我们留下一片蓝天吧……”他们用语言文字表达了真情实感。学习第六册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时,他们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捡土豆,累得我直流汗水。这时我想:以后我再也不能乱花钱了,这钱挣得也太不容易了。”小小年纪的他们能做饭、做菜、喂猪、喂鸡……在父母伴着灯光锄地归来时,他们已经在收拾好的饭桌旁睡着了。“我梦见妈妈正在吃着我做的香喷喷的米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朴实的语言,就像是一首动听的诗。
  二、 感受生活,积累语言
  我鼓励同学们用日记记录精彩生活的每一瞬间。一年四季,我与他们共同记录着多彩的日子。春天,我带领学生欣赏那贵如油的春雨、轻纱一样的雾,描写那飞舞的柳絮、飘落的榆树钱,观察爸爸怎样整理套绳的框、妈妈怎样缝补破了的麻袋。夏天,我们一起去野外采野花,嘴里嚼着酸溜溜的酸巴浆;到小溪里捉鱼虾,抠一大块黄泥拿回来,捏各种各样的玩具。秋天,到我们村头的果园里参观,像玛瑙一般的山楂、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到田野里观察熟透了的玉米棒子、沉下腰去的高粱、荡起层层金波的稻谷。同学们记录下与家长扒玉米、捡土豆、割谷子、打豆子后的劳动感受,身体肥胖的土豆、火红火红的辣椒,嫩绿嫩绿的豆角、清香可口的秋黄瓜和饭桌上摆的小米稀饭、大葱、煎饼,描述得是那样具体、鲜明。冬天,穿得像棉花包似的他们,在北风呼啸声中打雪仗、滑冰车……所有这些镜头,都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记录。
  三、 激发兴趣,抒写童心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他们的习作积极性、主动性,就要捕捉生活的浪花,从身边事写起,激发他们的童心。今年春天雨水调匀,农民正在地里春播。我不失时机地把他们带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伯伯去交谈,亲自动手做一做,想一想,悟一悟。有的同学跟农民伯伯交谈起来,有的跟着播种,有的坐在拖拉机中学开车,从他们神采飞扬的神色中,我看到了农村的希望与未来。回到课堂后,我相机引导,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练说。有位同学写道:“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煦,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学校前边的地头与农民伯伯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同学们甭提有多高兴啦,有的帮着点种,有的施肥……我开始帮着浇水,但过了一会儿便觉得没意思了。我开车最拿手了,便与开车的小华哥哥换活干。当我坐在四轮农用车上,望着远方,我想到了未来……”他们在习作中展示了自己的理想,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家乡。有的同学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改变农村的生活面貌。
  农村的生活比较清苦,赶不上城市的富足。但他们以苦为乐,珍爱生命。几乎每家都是几代同堂住在一起,虽然很苦很累,但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份真情,那么,怎么让他们表达出亲情的可贵呢?我让他们选自己家庭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怎样关怀老人,关心兄弟姐妹……如刘洋同学写道:“奶奶七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爸爸妈妈出去干活,家务活就落在奶奶身上。奶奶无论多忙,总在爸爸妈妈回来时把饭做好。每当放学回来,我都要喂鸡、喂鸭,减轻奶奶的负担……瞧,我是不是有个幸福的家?”学生自己动笔练写、互改,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写作深化了大家心中的情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农村瓜果梨桃丰收的季节里,红里透黄的沙果在树上高高悬挂,灯笼似的西红柿在雨雾中欢笑着。同学们兜里面各式各样的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时,我引导学生介绍水果的颜色、味道等,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刘艳秋同学在习作中写道:“七月间,西红柿秧上挂满了又圆又青的小西红柿,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婀娜多姿的小西红柿仿佛在微笑。过了一段日子,西红柿成熟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软乎乎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西红柿,因为它伴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
  四、 以教材为例,活学活用
  在教材中,具有农村气息的佳作很多。例如:第六册的《杏熟了》《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五册的《古井》,第八册的《峨眉道上》……这些文章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怎样利用教材去教学生谋篇布局、披文入情呢?例如《杏熟了》这篇课文,讲了“果子熟了,大家吃才香甜”。类似这样主题明确的文章,我站在农村的角度深入挖掘,加以指点,模仿名家的写作手法,学生的习作不乏新意。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小学)
其他文献
1范本规程规定了有关术语定义、茄子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对象)、防治策略、农药使用原则要求以及茄子从播种到收获各不同生育阶段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为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重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抗震性能的控制,才能提升建筑整体稳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912年元月,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在中,他就将中国“民族之统一
铁路交通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以来,国家对铁路事业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高速铁路,促使铁路事业高
我校地处溧阳,学生生活、成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学校以“感恩信义”为主题,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改造现有习作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
期刊
本选题基于在多年的临床康复实践过程中,观察到脑卒中后群体各种不同预后与病情变化过程的不同趋势,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手段,突出各自特色,使该群体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个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制造业也取得空前的发展,因此,在制造行业当中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财务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为制造企业发展奠定
目前建筑工程中工程技术应用得非常普遍,比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影响着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要把握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有效避免其实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