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朗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针对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以亲身的教学实践,小结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备读、演读、分读、领读四点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丰富完善,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朗读 演读 训练 感情 针对性
  
  朗读是一门的艺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理解课文思想的重要实践渠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水平,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语文教学实践中,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同时部分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很难达到情感共鸣。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结果造成感情走位现象。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可见,部分教师课堂朗读教学指导机械匮乏,而朗读的技巧又很难用教学语言来传授。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为把抽象言传的朗读技巧转化成具体的身教艺术进行探讨,在此我有几点体会恳请各位赐教。
  1 备读
  我对一些情感比较强烈的的课文,重视备好朗读教法。备课时,首先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及阅读作者其它作品。其次自己先对课文朗读数遍,再听录音范读,进行反思自己所朗读质量和差异,特别是重點句段跟录音一起练读数遍,以提高自己朗读水平,做到蓄满一桶水再分学生一碗水。
  2 演读
  随着信息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推广,已有许多老师范读课文时以媒体代替完成。学生虽能欣赏到精彩的配乐诵读,而老师自身却不能把对文本情感体验展示给学生,缺少一种难以言表的身教功能。而我尽量少用媒体范读,充分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天性,进行自身演读——就是在备读的基础,课堂上配以丰富的举止神态,适当夸张的情感语言,运用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进行角色演读。学生通过一边听一边看,眼见为实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朗读感悟和积累。记得我小时学《红军过草地》一文,周文才老师在演读红军过草地“一步一滑”坚难前行的情景,时常浮现脑海。如今我教《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一课时,演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我一边读,一边用右手拿支粉笔展现眼前,慢慢来回作涂写状;时而用力轻快大幅度画鱼的样子。力求把工笔细描、挥笔速(动作)与和一丝不苟(神态)让学生有更具体化的理解。不时用眼睛窥视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都用眼睛盯着自己,静静地欣赏,学意甚浓。
  3 分读
  齐读课文总是有个别学生心不在在焉或做南郭先生。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用分读接力来完成。就是以每个标点符号为单位,老师、个人或小组先读完这部分,老师、某个同学或小组再接下去读。这样促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神地听,在文本中阅读,生怕自己错过展示阅读的机会。这样学生朗读积极性即时被调动起来,注意力也更集中。
  为了使学生通过加深对重点句段及字词句的理解来体验情感,落实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朗读教学上针对某一重点句子的字、词句进行分读训练。我先演读整句,再把句中重点的字词分解开,以小组或个人次序互换来朗读这句话,进行朗读训练,效果十分突出。如教《桂林山水》的分读片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麦哨》的分读片段:“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不同的下划线部分由不同的对象分读接完成,次序可互换进行训练,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整句。
  4 领读
  领读这种方法,如今在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越来越少出现,中高年就更难见到了。但本人在读小学时,教师就经常用这种方法教我,所以我记忆犹新。今天我针对部分同学不愿朗读,不好意思读,胆子较小,或读的时候慌慌张张,不能完整地把句子读下来;针对学生朗读“一字一顿”不会断句或缺少语感积累;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加字、漏字的现象;针对学生朗读“拖腔拖调”唱读的坏习惯。我采用领读教学,我演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这样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长时训练,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00年我教四年级时,有一叫黄晓鸿的同学,刚接触他时发现说话点结巴,读课文也就一字一顿不流利。我尝试用这种方法长期训练,到六年级毕业已能流利把课文有感情朗读完。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针对各自教学目的和适用范围。在保证读书时间,扩大朗读训练面时,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朗读方法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力求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发散性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信息,即从问题的多种可能方向扩散出来探索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形式。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1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是由给定材料分化成多种因素,形成发散性中间环节。运用联想有定向联想、可逆联想、等价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  例1、证明
期刊
让每个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都能学好英语是每个英语教师的理想。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教师如果能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英语文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初中生的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印象深,来自异域国度人们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风情习俗,一定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必由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重视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  首先,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英语教学中是训练朗读和背诵的最佳时机。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
期刊
语文学科是“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向我们显示着全新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只有抓住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这一特点才有可能将语文课讲“活”而一堂“活”的语文课才会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
期刊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1 导入含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长期以
期刊
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铺天盖地地向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汹涌而来,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如今,“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而语文学科在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一园地中常常是开得最妍丽的一枝花。因此,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改革大潮的波谷浪尖带领自己的学生扬帆远行,我认为,抓好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能不说是素质
期刊
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要教好高中数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学会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不仅指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中能克服困难并能持之以恒;更强调学习者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思考与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学习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
期刊
中学生学英语,是通过对教材中字、词、句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渐熟悉英语情景会话和语言习惯,从而学会语音、语法、句式,最后达到能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目的。阅读和背诵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英语教学中的阅读和背诵,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种阅读方法和六种背诵方法,多年来坚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在历届学生中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期刊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时时有生活,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鲜明推出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这是过去就已经形成的定论。自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即单纯追求课堂教学的容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无论是刘永康教授的示范课,还是成都七中的语文课堂,都告诉我们,过去经常说的语文课要“一课一得”,这种提法现在并没有过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全面铺开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语文阅读教学“一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