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新诗的“存在”意蕴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东是“第三代诗”中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温柔的部分》、《明月降临》等成为当代先锋诗的经典;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开启了“第三代诗”语言探索和试验的先河,余风所及一直影响到当下新诗;尽管韩东主持民间刊物《他们》的时间不长,但一直坚持“民间写作”立场,积极争取话语权。韩东是“第三代诗”以来有影响和有争议的诗人。韩东的新诗书写,坚持日常生活体验和开掘,自觉与时代宏大抒情保持距离,但他的诗歌不因表现凡俗生活的平凡琐碎而平淡乏味,相反有时触及不易察觉的痛点,韩东的诗歌轻而重;韩东坚持口语写作,语言干净自然,质感饱满,如水中之盐,淡淡的涩味、苦味和咸味都有。在我看来,韩东是贴地飞行的城市平民诗人,他可能忽略了半空中璀璨的星光,但他看到了高空中硕大的黑洞。这个“黑洞”就是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文学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表征。因此,现代主义文学的“存在”意蕴,构成了韩东新诗的一个侧面。
  一
  “第三代诗”之所以能取代朦胧诗,成为当代先锋诗的开端,首先取决于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其次它与新诗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随即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等被引进,到了80年代中期,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这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经典可以在大学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自由借阅。1979—1982年,韩东就读山东大学哲学系,恰逢改革开放之始,国门已开,西方各种哲学、文学思潮扑面而来,这给年轻诗人们以良好影响——他们崇尚自由,思想活跃,敢于颠覆传统,挑战权威。1984年6月程蔚东发表了《别了,舒婷北岛》一文,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朦胧诗的终结。面对年轻诗人的咄咄逼人之势,舒婷不无自嘲说,“去年提出的‘北岛舒婷的时代已经pass’还算比较温和,今年开始就不客气地亮出了手术刀。”[1]1986年,重庆、成都、福州、南京、上海、兰州等地的诗社发表创作宣言,各种自印的诗刊、诗报、诗选、诗集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同年10月21日,安徽合肥的《诗歌报》刊出“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广东深圳的《深圳青年报》刊出“现代诗群体大展”,各地诗派集中亮相,呈一时之盛。对这段时间涌现的诗潮,虽有“后新诗潮”、“新生代”、“实验诗”等命名,但以“第三代诗”接受度较高,并成为文学史的表述。
  在“第三代诗”诗人中,韩东属于起步早、成名早、影响较大的诗人之一。韩东(1961—),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南,少年时期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0年开始阅读朦胧诗的地下刊物《今天》,大学时代开始新诗创作,其中受北岛的影响较多。大学毕业前,韩东创作了《山民》、《山》和《昂起不屈的头颅》等诗作,其中《昂起不屈的头颅》获得了南京《青春》杂志社优秀诗歌奖。1985年3月7日,南京文学社《他们》正式发刊,韩东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有关大雁塔》。《他们》的前身是1983年创刊于西安的《老家》。《他们》是一个诗歌与小说联姻的民间刊物,韩东、于坚、小海、王寅、丁当、小君、吕德安、陈东东、马原、苏童、朱文等诗人、作家联袂登台,先锋特质可见一斑。《他们》的诗人群有来自南京、上海、昆明、西安等地的,但以南京居多。1995年《他们》在出版了第9期后“无疾而终”。1985年韩东完成了对朦胧诗的告别,他执笔的《他们》“自述”尽管不是这个文学社群的共同纲领,但无疑体现了韩东的个人思考和追求,这里不妨摘录一段:
  我们关心的是诗歌本身,是诗歌成其为诗歌,是这种由语言和语言的运动所产生的美感的生命形式。我们关心的是作为个人深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的感受、体会和经验,是流淌在他(诗人)血液中的命运的力量。我们是在完全无依靠的情况下面对世界和诗歌的,虽然在我们的身上投射着各种各样的观念的光辉。但是我们不想、也不可能用这些观念代替我们和世界(包括诗歌)的关系。世界就在我们面前,伸手可及。我们不会因为某种理论的认可而自信起来,认为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2]
  从这段文字可见,韩东是一个有较高理论素养的诗人。这里包含几层意思:第一,形式(语言)本体的追求;第二,个体生命的张扬;第三,怀疑主义精神;第四,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总体上看,这段文字着眼于重审诗人与世界、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它不单是一个新诗创作问题,也是一个对世界本质的认识问题。
  如果置于1949年以后新诗所处的历史语境,韩东的这段话揭开了新诗想象的新篇章。70—80年代之交,朦胧派诗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食指的诗《相信未来》对祖国历经浩劫后的百废俱兴充满信心,成为时代的预言。北岛、舒婷、江河、杨炼等朦胧派诗人从反思民族命运入手,诗人主体意识觉醒,突破了单一狭隘的诗歌书写,完成了转折时期的新诗使命。19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常态,诗与现实的关系亦即发生变化,诗人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可能。韩东之所以在“第三代诗”诗人中较为优秀,与他独具个性的新诗口语写作有关,也和他的诗歌理论有关。
  二
  如上所述,韩东通过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来重审诗与现实的关系,进而通过创作来探索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2013年韩东在《问题》一诗中追问“寂静的生活是怎么回事?/寂静而世俗的生活是怎么回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存在主义哲学上來。
  古希腊人提出了人类生存的本源性问题:人在这个世界上,能理解什么,又能抓住什么?他们认为只有不变的东西才能抓住,物转星移沧海桑田的变化是抓不住的,能抓住的东西才是本质,其他都是现象。这个本质在哲学上称之为“真理”。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后来就有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传统存在主义向现代存在主义过渡中,康德把时间和空间引入存在,认为存在在时空之中;柏格森把自由引入存在,认为存在就是自由;最后海德格尔把“非存在”引入存在,深入论证了时间与存在、非存在的关系,认为存在在路上,在路上即时间,时间显示存在;再在时间层面上讨论生与死,认为只有死不能被代替,这个死就是本质,就是存在。那么,个体生命怎样超越死亡呢?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诗和哲学保存了“存在”。   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对哲学专业毕业的韩东来说应该是熟稔于心的,而卡夫卡、加缪、海明威、昆德拉、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对韩东也有一定影响。这不仅体现在韩东新诗的“存在”意蕴中,也体现在他的《自我和爱》、《偶像崇拜》等散文随笔中。
  《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始,以“我們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终,冷静的叙述,毫无波澜,但叙述的背后,体现了诗人对庸常生活的体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过是些看客,人生无意义。“爬上去”“再下来”,这种千万人重复千万次的行为,诗人从中发现人的本真存在。大雁塔可以矗立不朽,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及至当下,但个体生命与大雁塔的文化况味和历史毫无关系。《你见过大海》这首诗与《有关大雁塔》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这里的“大海”已经剥离了与“大海”有关的文化属性,既不是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也不是普希金的“自由奔放的大海”和“蔚蓝色的波浪”,而是“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反客体“大海”的崇高博大而写主体“你”的卑微渺小。也许不甚乐意,但没有人能拒绝“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的真实。这种真实,在哲学中称为本质,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称为“真理”,亦即“存在”。韩东善于将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真实裸露出来,以期达到灵魂惊颤的效果。比如“总得找点事情干/但你干的并不是你想干的/没有谁强迫你/你自由地干着那些不想干的事/欲罢不能/欲哭无泪”(《总得找点事情干》),“什么事都没有的时候/下雨是一件大事/一件事正在发生的时候/雨成为背景/有人记住了,有人忘记了/很多年后,一切都已成为过去/雨又来到眼前/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任何事发生”(《雨》),这里表现的都是世俗生活的真实与荒诞,两者相互纠缠,无止无尽。《这些年》是诗人的生活实录,毫无诗意可言,而诗人祛魅的恰恰是子虚乌有的诗意,或者某种身份带来的优越感,从而敞开人的本真存在和庸常状态。在韩东看来,他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常人,一个普通市民,一个凡夫俗子,“我仍然是韩东,人称老韩/老韩身体健康,每周爬山/既不极目远眺,也不野合/就这么从半山腰下来了”。这种书写不能称之为还原生活真实,日常生活不用还原,一直在那里裸露着,诗人和诗人的差别就在愿意不愿意面对卑微的真实,如何面对这种真实。“笼中鸡,被捆绑的螃蟹/被贫贱束缚在此的灵魂/油腻血腥的钞票在叫卖中流通/化整为零”(《菜市场》),诗人既不仰望,也不俯察,以平视的视角表现凡俗的真实。“我的这个上午和其他的上午一样/我的昨天几乎等于明天/没有人惊讶于这一点/即使是晴朗的日子我也看不清沿途的花和树/即使看清了,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写不出/如果我不惊讶于这一点/就没有人惊讶于这一点”(《起雾了》),这里“惊讶”于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是对存在本质的书写。在诗中韩东不避其烦呈现客观事物本身,遵循“现象即本质”的哲学原则,使存在与思维保持同一,主体与客体一体化,进而祛魅形而上的诗意。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来看,无论萨特也好,海德格尔也好,都把人的存在、人生的意义作为哲学的本源问题来探讨,并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维度上展开。韩东的新诗,从存在主义哲学看,虚无和死亡是两个常见的主题表征。在《爆竹声声》中,韩东书写的不是辞旧迎新的喜悦,而是体悟生命中无时不在的死亡,“走呀走呀,谁遗留了世界/就像遗留了我们?谁以旧换新/校正新年?爆竹声声,扩大了空间/从此与死亡更亲”,表面上写得灰色“晦气”,但写出了个体生命千古难逃的存在,无论承认不承认,它是一种本质的真实。写于2011年的《爆竹声声》是这样,写于1985年的《明月降临》也是这样,表明韩东新诗书写的恒定性。
  文学的“存在”表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少见。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就受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影响,“黑暗与虚无”的存在之思成为《野草》的主题表征,其中《影的告别》、《过客》等书写了生命个体的孤独、荒诞、绝望、死亡等。诗人冯至曾经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他喜欢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又是他的老师,在里尔克和雅斯贝尔斯的影响下,冯至后来创作了“存在”意蕴比较突出的诗集《十四行集》。此外西南联大青年诗人穆旦、郑敏等在英国诗人、学者奥登的影响下,他们早期的诗作都有存在主义的痕迹。
  “第三代诗”承继和延续了1940年代新诗的“存在”意蕴。韩东和其他先锋诗人一样,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是熟稔的,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技巧,比如艾略特的冷抒情、卡夫卡的冷叙述,探索和丰富新诗书写的可能性。韩东新诗的“存在”意蕴,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本质性的差异:一是韩东张扬新诗伦理的“善”。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文学强调“他人即地狱”,但韩东坚信“他人是甘泉”。[3]他的新诗中,没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人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没有异化和变形,而代之以人与人之间的平和:亲情的难以释怀,友情的弥足可贵,爱情的铭刻于心,陌生人的善意友好,韩东不惮其烦书写俚俗生活的琐碎,但他张扬了人性的善,不失为一个中国诗人的本色。二是韩东拓展了新诗书写的“真”。站在地面上,直面日常生活,是从“第三代诗”开始的。有些批评家过多指责“第三代诗”去崇高化和平面化,事实上在一个正常社会里,不需要每一个诗人每一首诗去讴歌和赞美虚有其表的乌托邦。诗人作为常人,作为普通的社会公民,用诗的方式处理日常生活经验,是他的义务。“第三代诗”的独特贡献是,改写了诗与现实的旧有秩序,使诗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回到语言上来,因此重建了诗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很多日常生活中非诗题材,通过诗人的叙述,回到了诗性的轨道上来,这一点在韩东的诗歌中是比较突出的,他拓展了新诗书写的本真存在。
  三
  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虽则有些“脱口秀”,但从诗学属性来看却道出了诗的秘密。如果追溯它的诗学渊源,应该说是海德格尔语言哲学“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的中国版。   在《语言的本质》一文中,海德格尔引用格奥尔格的诗《词语》的最末一行“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借以阐释词与物的关系,海德格尔把“破碎”解释为“缺失”,把“词语”理解为“名称”,也就是说,唯有词语才使物获得存在。当然,这里的存在是指本体意义上的可能性世界,而非经验世界。由此出发,海德格尔认为任何存在者的存在居住于詞语之中,进而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命题。这个命题的诗学意义是,诗人要学会“弃绝”,抛弃他从前深信不疑的种种有关词与物关系的陈言滥调,从而走向独创。在词与物的关系中,诗人的天职是,弃绝和遮蔽从前各种与词语的关系,重新给物以命名,让缺席者在场,发现新的诗意经验。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在我看来,并非指语言是诗的起点,也非指语言是诗的终点,而是指诗人弃绝陈言滥调后对诗意的新发现和创造。这既是他个人化写作的呈现,也是他对新诗的追求。
  事实上,韩东第一次提出“诗到语言为止”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为“诗到语言为止,即是要把语言从一切功利观中解放出来,使呈现自身,这个‘语言自身’早已存在,但只有在诗歌中它才成为了唯一的经验对象。”[4]这里韩东是从语言的本体论而非功能论来阐释的,而且“呈现”、“经验”这些词语在海德格尔的《诗歌中的语言》、《语言的本质》等文中有类似的表述,比如“敞开”、“在场”、“诗意经验”等。尽管韩东后来从自身的创作出发,从“口语”、“语感”、“语气”等方面来表征新诗创作中现代汉语的使用,但近年来韩东对诗歌语言的思考有所深化,他认为“诗的问题不单是语言问题,也是人与语言结合(相遇)的问题。人与语言的结合不同于人使用语言,而是某种合而为一。”[5]韩东在这里否定了诗歌语言的工具意义,回到诗歌语言本体的立场上来。诗人寻思,诗思寻言,语言对诗的召唤,诗人退隐在诗的背后,语言成为诗的存在本体。韩东曾经说过,“诗歌中未写出的比写出的重要得多,空(四声)成就了诗歌”[6],这里的“空”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思,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即“寂静之音”。西方哲学存在论有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无”中不能生“有”,但“有”在“无”中。“有”是经验论的存在,“无”是本体论的存在,哲学是追问本体论意义的科学,因此经验论中的存在,其实就是非存在。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而说”[7]的命题,“寂静之音”即“无”,“无”即存在。多年来,韩东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认为“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这当然是一个反常的观点,但却有深刻的合理性。对韩东来说,“写什么”比“怎么写”更能体现个体生命的自由选择与决断。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韩东始终保持独立写作的姿态,呈现他的怀疑精神、自由精神和平民气质。
  海德格尔在《语言》一文中,以特拉克尔的诗《冬夜》为例,分析了诗的存在之思。韩东的诗《一切安排就绪》或许受特拉克尔的影响,《一切安排就绪》的第一行“一切安排就绪”和《冬夜》这首诗的第三行“屋子已准备完好”高度相似。韩东也许是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读到了《冬夜》,然后创作了《一切安排就绪》。按照海德格尔解诗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解读出《一切安排就绪》的存在意蕴。第1—6行,发出召唤,令物到来,使不在场者在场。其中“家”是居住之所,并含有隐喻意义。第7—10行,听到召唤后,人和物前来,存在敞开,这里的“船只”、“向日葵”都是虚拟的,诗中通过具有亲密性的“妻”来实现人与世界的联系(“顿时使四壁生辉”)。第11—15行写物敞开,澄明之境到来,其中“四把椅子/该写上四位好友的大名”,这里也是虚拟的,是隐喻,这“四把椅子”“四位好友”即海德格尔所言的天、地、人、神构成的“四重整体”,表达的意蕴是“人,诗意的栖居”。第16—21行,把存在唤向物“门窗”、“房间”、“桌布”等,通过“黄昏”这个词语,暗示海德格尔所言的“语言是寂静之音”。诗的最后三行即第22—24行,“一本书/都使我的灵魂喜悦/又总怀疑它们不该为我所用”,这里写生命个体选择的二律背反,能使“灵魂喜悦”的“书”在现实生活中无用,反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书”可能与“灵魂”无关。这三行诗,揭示了商业文明和工业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灵魂无处安放。这里的“书”是虚拟的,是存在,泛指生活中的艺术、诗、哲学等。海德格尔有一篇文章叫《艺术作品的本源》,他从存在的角度阐释艺术,认为存在在艺术中,在诗中,在哲学著作中。艺术、诗、哲学都不是现实的东西,从现实的角度看它们都是非存在、不在场,而恰恰是这些非存在保留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使过往得以呈现并持存到当下。
  两相比较,韩东的诗《一切安排就绪》受特拉克尔的诗《冬夜》的影响,不但两者的叙述语气相似,一些词语也高度重叠,比如“房间”与“屋子”,“大门”和“门窗”,“黄昏”与“晚祷”,甚至诗的先扬后抑的结构也相似。那么,韩东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首诗呢?只能说他受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语言哲学的影响,认同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用韩东自己的诗说,即“这是我的家/从此便有了这样的感觉”。
  总之,韩东的名言“诗到语言为止” 的理论资源是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是“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的中国版。既然韩东比较推崇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那么韩东新诗的“存在”意蕴也就不难理解。
  【参考文献】
  [1]舒婷:《潮水已经漫到脚下》,《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2期。
  [2]徐敬亚、孟浪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2页。
  [3][5][6]韩东:《关于文学、诗歌、小说、写作……》,见《你见过大海》(1982—2014),作家出版社,2015年版,第360、370、372页。
  [4]韩东:《自传与诗见》,见《诗歌报》1998年7月6日。
  [7][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页。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组成部分,宁夏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下,笔者从人物叙事、历史陈述、乡村书写三个方面浅析宁夏诗歌的地域性。  人物叙事  在人物叙事上,宁夏诗歌对于当地民歌的汲取与借鉴十分突出,此种风格的诗歌以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和王世兴的《莲花滩》为代表,其特点是诗句末端押韵,语言直白易懂,采用西部民间的日常语言,凸显宁夏地域风貌和人的社会生活。  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创作于50年代末,吸收
期刊
宁静之心  读李少君的诗始于论坛时代,记得有一次跑进他的博客,还曾大谈了一通浙东山水诗人大小谢。当时我发现,在对世界的统摄能力上,小谢胜于大谢,谢朓的语境具有史事与世事整合的景观,心灵的涵盖力不仅在自然和人生直接经验的维度上,还在另一维度,即吸纳社会生活之后的时空之思,这就给了我启迪。  《尼洋河畔》显示出李少君诗歌的一个创作特色,在事物之中,又在智慧之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场景的
期刊
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广西诗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扬子鳄”“自行车”和“漆诗歌沙龙”为代表的民间诗群,“相思湖诗群”“南楼丹霞”等高校诗群纷纷亮相诗坛,他们或是强调诗的本土性,或是以给生活“上漆”的态度,拒绝浪漫抒情与粉饰生活,或是以高校为阵地,聚集广西诗歌的新生力量,探索新的诗语……盘妙彬在此背景下进行创作,但却始终游离于诗歌群体之外,他因极具个性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期刊
1  在川渝两地的诗人中,蒋雪峰其实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机智的青年。他滔滔不绝的口水常常通过那部酒醉后被他摔来摔去的小灵通猛烈地灌向全国各地——很多倾听的耳朵灾情严重;很多写诗的夜半鬼哭狼嚎。而蒋雪峰的玩笑总是从自己开始,那些促狭的话语和酒醉后的豪情,带给兄弟们的除了欢乐还有悲凉:首先,江油并非天涯,它亲切而温暖;然后,江油堵满了伟大的寂寞,因为它无法承担诗人蒋雪峰的巨大孤独。  我所能够勾画的场面
期刊
读张慧谋的诗,如看天地间翱翔的鸥鹭,鸣声在耳,翔影在前,上下蹁跹灵动,穿插,衔接,弧线,祥光,由灰白而渐白,而终于与白云融为一体……多么神奇、神秘。欣赏鸥鹭的目光被牵引着,由近而至远,飘逸,杳渺,悠然神往,内心却留下了鸥鹭飞过的划痕……那是一片白,永远定格在天地间,那是一种玄妙的感悟,打开生命境域的层级维度。  读张慧谋的诗歌的时候,眼前便会闪现他的身影:清癯,儒雅,温和,满身的书卷气息,却又平和
期刊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
期刊
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诗人正在逐步复归写作伦理,将关注目光深沉地投向那些被很多人遗忘和漠视的社会角落,重新翻检出被遮蔽的生活真实与生存真相,用同情、理解和关爱去修复曾经一度紧张的诗与现实的关系。  “她的灰尘飘过她
期刊
1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無话可说,有时则是厌倦于说。有多少东西是没有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说?翻译于我,常常等于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说点别人说过的话。但是,这依然不乏困难。  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
期刊
著名诗人马培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文学积淀和创作经验。其诗歌作品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其作品多次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林》、《芳草》、《诗生活》、《汉诗》、《中国艺术报》以及美国中文诗刊《新大陆》等重要刊物发表,并收录于《中国2012诗歌精选》、《中国星星诗刊五十年诗
期刊
诗歌是艺术,医学是科学,两个领域似乎并不存在交集。但是诗歌和医学又似乎自古就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既是音乐与诗歌之神,又是治愈之神,在诸如“伊利亚特”这样的故事中,他被描绘为缓解瘟疫的使者。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其高超的诗赋艺术更是与中医药相互交融,比如《离骚》中的诗句“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其中留夷与揭车,杜衡与芳芷皆是中药香草名。再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