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我恨它恨了多久。
当我还在幼稚园里玩过家家的年纪,就被抱上了钢琴凳,于是,琴键从此突兀地横亘在我的生命里,见证我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岁月。
我喜欢钢琴,它确实低调而优雅,令人联想到风度翩翩的宫廷乐师轻轻微笑深深凝视,还有城堡中的海伦“一笑倾入城,再笑倾人国”,又像一汪忧郁的眸子里吐不尽的愁肠万千。当然,这是别人的双手在键上蹁跹。
而我,无法做到。我的手指又小又短永远够不到黑键,弹远一点的琴键还要腾空一跃,经常按错键发出刺耳响亮的不和谐声音。于是, “啪”,老师的教鞭毫不犹豫地抽了下来。我的眼泪立刻沉甸甸地盈满眼眶,还竭力不让它们掉下来,任其模糊视线。每节课下来,手背上总是三四条微微凸起的痕迹。我握着拳头,不想寻找任何慰藉。那是像烙在身上一样的耻辱的印记。
我觉得我的生活如同黑键,不和谐且漆黑一片。
我每天花两个小时练琴,每天都练得“呜呜”地哭,像只受伤的小狗,因为不得不眼睁睁地错过最喜欢的动画片。在挨打和动画片之间,我选择放弃后者来避免皮肉之苦。
我曾一度很想不再学琴,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小孩可以天天快乐地游戏而我必须天天弹琴,弹到小指畸形。那时我最崇拜和我一起上钢琴课的小女孩,她说什么都不练了,回家被她妈妈狠狠地揍了一顿还是不肯松口,最后她迎来了彻底的自由。我抬头看了看老师凶悍的脸,咽了咽唾沫什么都没说。
受苦的不光是我,还有天天听我凄惨琴声的邻居。想起一次邻居到我家来玩,我妈夸邻居家的小男孩聪明活泼,阿姨夸我听话还会弹钢琴。后来小男孩告诉我,他妈经常抱怨我在她炒菜的时候弹练习曲导致她多次将一大勺盐放进糖醋排骨里。
老师说,巴赫的曲子我弹得最好,虽然它古怪、不和谐,最难弹。
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它的。
当我必须背上行囊去住校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不曾离开过琴键,只是因为喜欢。以前我却不知道。
钢琴带来的境界,像夏夜静谧月光下的满塘荷花,像轻抚沙滩的海水在耳边呢喃细语,像泪光中片片落红愁如海,淡淡地讲述着过往。我的手在琴键上翩然起舞。
在老师讲得唾沫横飞时,我的小指总是不自觉地静静弹;在考试做不出题时,我的小指下意识地打着节拍轻轻弹;在上台讲话紧张时,我感到小指贴着裤子缓缓弹。无意识的抽动,犹如条件反射。我曾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小指,指尖上翘,指甲歪斜,看上去扭曲的样子,畸形。最爱的事物,才令我伤得最深。
一个童话中说用桔梗染了手指,会看见思念的人。我还没有思念的人,于是我在手指搭的四方形窗户里,看见了我那泛着乳白色象牙光芒的白键,柔和且纯洁。
住在学校里每天不用弹钢琴,可我依然让手指“劈又”,做成180度的完美姿势,同桌总会惊异我手指的修长,事实上我已经可以跨越9个白键,上下来去自如。有时会说起自邦的华丽轻盈、贝多芬的雄浑壮阔,还有巴赫的深沉内敛,听到旁边女生一句“炫耀什么啊”,便很识趣地不再提起。小指隐隐作痛。
难得去上一次钢琴课,老师很惋惜的样子。她说她当初打我是因为想让我弹得更好一点,可完全不记得她下手的厉害,反复强调她很温柔。我笑着向她道别,看了看自己的手背。伤痕早已痊愈,可能印记溶进血液里,成为美丽的花纹了吧。
最后一次苦哈哈地练琴是为了应付十级考试,每天六小时,一个半月。当时是很痛苦很折磨,回忆起来却风轻云淡很快乐。
白键比黑键多一点,我能想到的快乐也比难过多一点。
我想我得到最多的,不仅是操纵黑白键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洞察了更多人的心灵与感情,也包括我自己的。这是一次完整的自我阅读,在现实与精神世界里,我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也不失为一种完满。
这就够了。我的黑白键。
52白键,36黑键。
当我还在幼稚园里玩过家家的年纪,就被抱上了钢琴凳,于是,琴键从此突兀地横亘在我的生命里,见证我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岁月。
我喜欢钢琴,它确实低调而优雅,令人联想到风度翩翩的宫廷乐师轻轻微笑深深凝视,还有城堡中的海伦“一笑倾入城,再笑倾人国”,又像一汪忧郁的眸子里吐不尽的愁肠万千。当然,这是别人的双手在键上蹁跹。
而我,无法做到。我的手指又小又短永远够不到黑键,弹远一点的琴键还要腾空一跃,经常按错键发出刺耳响亮的不和谐声音。于是, “啪”,老师的教鞭毫不犹豫地抽了下来。我的眼泪立刻沉甸甸地盈满眼眶,还竭力不让它们掉下来,任其模糊视线。每节课下来,手背上总是三四条微微凸起的痕迹。我握着拳头,不想寻找任何慰藉。那是像烙在身上一样的耻辱的印记。
我觉得我的生活如同黑键,不和谐且漆黑一片。
我每天花两个小时练琴,每天都练得“呜呜”地哭,像只受伤的小狗,因为不得不眼睁睁地错过最喜欢的动画片。在挨打和动画片之间,我选择放弃后者来避免皮肉之苦。
我曾一度很想不再学琴,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小孩可以天天快乐地游戏而我必须天天弹琴,弹到小指畸形。那时我最崇拜和我一起上钢琴课的小女孩,她说什么都不练了,回家被她妈妈狠狠地揍了一顿还是不肯松口,最后她迎来了彻底的自由。我抬头看了看老师凶悍的脸,咽了咽唾沫什么都没说。
受苦的不光是我,还有天天听我凄惨琴声的邻居。想起一次邻居到我家来玩,我妈夸邻居家的小男孩聪明活泼,阿姨夸我听话还会弹钢琴。后来小男孩告诉我,他妈经常抱怨我在她炒菜的时候弹练习曲导致她多次将一大勺盐放进糖醋排骨里。
老师说,巴赫的曲子我弹得最好,虽然它古怪、不和谐,最难弹。
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它的。
当我必须背上行囊去住校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不曾离开过琴键,只是因为喜欢。以前我却不知道。
钢琴带来的境界,像夏夜静谧月光下的满塘荷花,像轻抚沙滩的海水在耳边呢喃细语,像泪光中片片落红愁如海,淡淡地讲述着过往。我的手在琴键上翩然起舞。
在老师讲得唾沫横飞时,我的小指总是不自觉地静静弹;在考试做不出题时,我的小指下意识地打着节拍轻轻弹;在上台讲话紧张时,我感到小指贴着裤子缓缓弹。无意识的抽动,犹如条件反射。我曾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小指,指尖上翘,指甲歪斜,看上去扭曲的样子,畸形。最爱的事物,才令我伤得最深。
一个童话中说用桔梗染了手指,会看见思念的人。我还没有思念的人,于是我在手指搭的四方形窗户里,看见了我那泛着乳白色象牙光芒的白键,柔和且纯洁。
住在学校里每天不用弹钢琴,可我依然让手指“劈又”,做成180度的完美姿势,同桌总会惊异我手指的修长,事实上我已经可以跨越9个白键,上下来去自如。有时会说起自邦的华丽轻盈、贝多芬的雄浑壮阔,还有巴赫的深沉内敛,听到旁边女生一句“炫耀什么啊”,便很识趣地不再提起。小指隐隐作痛。
难得去上一次钢琴课,老师很惋惜的样子。她说她当初打我是因为想让我弹得更好一点,可完全不记得她下手的厉害,反复强调她很温柔。我笑着向她道别,看了看自己的手背。伤痕早已痊愈,可能印记溶进血液里,成为美丽的花纹了吧。
最后一次苦哈哈地练琴是为了应付十级考试,每天六小时,一个半月。当时是很痛苦很折磨,回忆起来却风轻云淡很快乐。
白键比黑键多一点,我能想到的快乐也比难过多一点。
我想我得到最多的,不仅是操纵黑白键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洞察了更多人的心灵与感情,也包括我自己的。这是一次完整的自我阅读,在现实与精神世界里,我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也不失为一种完满。
这就够了。我的黑白键。
52白键,36黑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