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若干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教师应结合这门课的课程特点,从端正态度、确立科学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做起。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开始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在该课程教学中,要使广大师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教育理念方面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现代教学论中一个跨学科的重大理论课题。从19世纪美国的教育家杜威、罗杰斯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从20世纪初我国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均主张教育必须走“民主化”的道路。因此,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扬民主,师生之间必须建立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
  实现“教学民主化”,关键是做到“心中有人,目中有人”。在教育理念上,应突破“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学生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授课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增加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及时把学生的问题吸收到讲课中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或展开讨论,增强互动性,尊重学生。应尽量使问题及时得到解答,当堂不需要解答或解答不了的,应请学生课下分别查阅信息,以备课上讨论和沟通。“教学民主化”核心在于“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调动学生”,而不能搞“一堂言”、“满堂灌”,应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二、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端正认识,树立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基础”课教师应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责任感,既应看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应理性地对待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基础”课教师应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仰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神圣意义,树立使命感、荣誉感和紧迫感。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基础”课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各方面的素质:一是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课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二是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的道德理念、道德关系、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核心。“基础”课教师的崇高职业是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锻造人格的崇高事业,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重视自己的道德养成,严于律己。三是具备丰厚的理论业务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广大“基础”课教师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使自己能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同时,要上好这门课,还应系统地学习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四是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基础”课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对各种热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正确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 教学方法方面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教师应在系统的教材体系与学生之间架一座桥梁,实现教材内容的主体化、情景化与信息化,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基础”课教师应培养积极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进行不懈的教学研究实践。“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基础”课更是育人的学科。中国有句古话:“做经师易,做人师难。”这是说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很困难。近代思想家魏源认为:“有教而不化,无以格顽。”可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极其重要的,但又是非常困难的。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支撑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基础”课教师应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培养积极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进行不懈的教学研究实践。
  其次,找准切入点,注重针对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想上好“基础”课,应以人为本,即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应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努力使这门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而找准切入点的关键是教师授课应有针对性。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所处的时代特征,知道他们存在哪些困惑,了解他们哪些方面需要充实和提高,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向,以此为切入点,巧妙设计,精心安排,打消学生对政治课存在的偏见。
  再次,把握好“深入”与“浅出”的关系,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触动相结合。一些“基础”课教师只注意“深入”而忽视了“浅出”,只凭借理性分析而忽视感性触动,用抽象的理论解释抽象的问题,结果听者如在云雾之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讲授者没有吃透理论,也就不能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只能照本宣科。二是讲授者吃透了理论,但没有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表达能力有限。这样一来,尽管所讲授内容信息量很大,但听者听起来吃力。“基础”课教师应学会用形象、生动的语气阐明深刻的道理,学会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触动相结合,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例子、图片、修辞的运用应围绕道理的阐述展开。
  最后,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实效性。理论结合实践应注重三个阶段:一是备课阶段。进行有针对的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听课中受到启发。二是讲课阶段。在课堂设计上,除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对讲授内容的积极思考中来之外,更应给他们梳理、总结自己的思想并进一步进行阐述和表达的机会,如组织讨论、演讲等。三是课后阶段。可以联系实践基地,也可以精心设计进行原位实践,让学生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总之,“基础”课的教师应结合这门课的课程特点,端正态度,确立科学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该课中学到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切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1]“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N].人民日报,2006-09-15
  [2]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荣霞(1974-),女,河北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责编卢海)
其他文献
新产品上市是关乎农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而新产品推广会则是企业营销的利器。农药作为技术含量高、影响大的产品,如何有效地把产品功能、特点、使用方法传递到经销商、零售商
分析了山西分公司氧化铝汽耗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降低汽耗应采取的方法.对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因此,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是评价物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南京市鼓楼区的N学校和树人中学的九年
<正>亲水气单胞茵(Aeromonas hydrophil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细菌,是冷血动物和人兽的一种致病菌,引起各种动物的皮肤腐败、肠炎、腹泻和败血症死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等方面着手,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四个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
<正>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Akabane,Jisease),是近30年来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地区牛、山羊、绵羊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症状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
鲁西目前生产的硝酸铰钙,经过前期在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中,与传统施肥进行对比试验,效果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在果树种植保证果实颜色鲜艳和促进根叶的正常生长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下称“计划”),提出要全方位布局国家营养发展未来,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90年3月在我县暴发流行以来,已成为养鸡生产的头号疾病,各品种鸡都易感。该病在前段流行期间,我县应用的各种弱毒疫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为了
肥料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时候要有方向。具体来讲,我们可以把肥料发展注意的问题归成以下个方面:一、延长肥料产业链、提高化肥复合率;二、肥料产业的集中度会大幅度增加;三、资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