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农业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往往对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清,让农机和农艺无法有效配合起来,让农机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还会造成各种问题的产生。为此,我将要在本文中对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1 前言
  随着我国不断推行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让先进的农机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我们就必须处理好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让两者更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2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行,农机和农艺之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关系到农业结构的调整。为了存进农业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在制定农艺技术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技术的实际实施难度,减少农机重复研发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农艺的布局应该尽量集中,让农机的使用数量得到有效的减少。二、在技术的应用工程中,应该因地制宜,达到用养结合、方便操作等要求,对耕种制度也应该有相应的要求。三、在农机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强调农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操作也应该简便,方便对机械的维护。四、由于农机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在农机研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借鉴成熟的技术,降低在研发中的经济和时间投入。
  3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农机不单单指的是农业机械,其还包括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农机科学技术是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体,不仅包含传统的机械技术,还包括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艺技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农机的收割和工艺的使用过程中,离不开农机技术的相关原理和实践。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合理对各种农业机械进行使用,制定出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在降低生产投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为了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就必须对农机进行合理使用,其要比传统的农业工具作业效率高数倍。因此,只有将农艺和农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农机的应用是在农艺的基础上的,在不影响农艺正常发挥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农艺的效率,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效对两者进行结合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
  4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学科进行配合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会涉及到多领域的知识,不仅会涉及到农作物产量、农作物质量等内容,还会涉及到食品卫生和经济核算等相关的知识。研究人员应该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让农机和农艺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必须让相关研究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运用“我查人人,人人查我”的管理模式让研究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在技术的研发应用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可以避免“避免造车”现象的发生。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尽快将问题解决。
  5建立农机和农业更加紧密结合的机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我国在农机和农艺的结合上还做得非常不足,经常在配合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别,要想缩小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就要对农业科技组织工作有新的要求。在地方农业生产需要引进农机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采取的农艺,考虑农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满足农艺的要求,是否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是否可以当地的环境中有效作业。如果无法满足农艺的具体要求,应该努力做好农机的技术改造工作,让农机和农艺更加紧密配合起来。此外,农艺根据农机的使用,也应该做一些影响的调整,让农机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较高,要想促进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农机和农艺之间的关系,让两者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农机技术的改造,让其更加适应农艺的要求,农艺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让农机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此外,还应该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研制出更加先进的农机。
  (作者单位:836804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喀尓交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电视新闻创优是改革开放以来常挂在电视人嘴边的一句口号,在这个口号之下,电视界投身改革、反映改革、开拓创新,也确实涌现出不少电视新闻的精品力作,但在欣赏和自豪于这种繁荣的
新闻照片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信息。一张好的新闻照片,主要取决于照片本身的信息载量、社会价值、形象价值和社会效应。由此可见,网络时代新闻图片的拍摄,首先要求坚持新闻摄
领导是一种称谓,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岗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正> 一唐五代长江中游经济发展的动向,和下游的太湖地区比较,显得模糊不清。但是,经过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其若干迹象的。这项研究已有若干论著涉及,本文拟作综合考察,以就正于同行。首先从置县和人口增长及其分布看,这一地区的开发,由交通要道向山区、边区为主的人烟稀少之地扩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所论长江中游,仅限于今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三省地区,并不全面。这是要说明在先的。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科技档案在收集归档过程中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第二,科技档案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知识产权流失。1.不少单位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的科技档案封锁起来,长期
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
体育意识是个体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态度。体育意识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由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学生除完成正常的学业外,为了就业还需考取
<正> 在写于1886年10月的《法学家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恩格斯对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哲学发展作过如下的鸟瞰式的概括: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世界观”,近代工业社会的经典世界观是“法学世界观”,由此而走向未来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个简略的概括,长期为人们所忽略,因此,在通行的哲学或哲学史的教科书里,几乎找不到“法学世界观”这样的概念。在今天,提出恩格斯的这一概括来讨论,至少会有助于人们从欧洲哲学史的发展趋势理解唯物史观的真实诞生,并从唯物史观的形成,理解这一世界观在今
<正> 一、问题缘起在中国,谈论外资的国有化,乍看起来,这是一个很遥远的问题,实际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其所以说“很遥远”,是因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乃是如何更多更快地吸收外资,以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而不是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自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投入中国境内的外资虽已达到一定数量,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为微小,远非外资在某些发展中国家里所处的那种地位:操纵了东道国的经济命脉,影响了东道国的国计民生;此外、在中国,也并未出现某些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或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由现代企业的特征决定的.可以从不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