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城市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为此,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探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从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李国(1978-),男,广东深圳人,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18-02
  智能变电站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环节,其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等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的收集、保护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在保证城市供电安全性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网络通信是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功能发挥的最重要因素,若电力工作者没有做好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工作,就很可能影响到220kV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作,并阻碍到城市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自动化系统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以期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一、220kV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1.220kV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思路
  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系统实际运行中,能够满足用电客户正常通信的需求能力。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其基本的分析思路主要是:通过平均故障的时间(MTTF)以及平均无故障的时间(MTBF)等参数对其网络基本元素可靠性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采用功能比较全面或具备降级等功能的可靠度R(t)、可用度A和效能指标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系统拓扑机构来对整个自动化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1]
  2.220kV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组件及其可靠度、可用度模型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组件主要是电子器件,其组件较为典型,属于故障率的曲线。且故障率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故障率是常数时,其正常的寿命期在Ⅱ区内;故障率在Ⅰ、Ⅲ区时较高,主要是因为设备投入生产并且逐渐老化。
  二、优化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策略分析
  1.提升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智能组件的可靠性
  由于节点以及链路的失效,降低了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且节点的失效影响相比链路更大。要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减少智能组件的失效性,提升其可靠性。智能组件是电子设备中的一种,其可靠性受电子元件可靠性以及电路的结构、制造的工艺、操作的方法以及使用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冗余的优化设计方案
  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智能组件的可靠性要求高,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有先进的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层次。具备高可靠性以及先进的体系结构,并且利用和设计合理,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设备高可靠性以及高性能,将自动化系统高可靠性发挥至极限。将冗余技术利用到自动化系统中,不仅会增加系统复杂程度,还会增加成本,而且系统的可靠性与其自身冗余与否无正比关系,因此利用冗余技术时,要对其进行优化,并对其设计的方案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220kV智能变电站在实施设计方案时,采用的主要是通过功能冗余以及网络方式来确保系统可靠性,例如在220kV及其以上电压系统中采用互感器、交换机、保护装置、合并的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等两套智能的组件,且冗余网络装置中利用双以太网以及双网络装置等。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冗余的配置,其目的是提升通信可靠性。
  (1)采用网络环型拓扑结构优化网络。根据图1中三种不同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结构以及星型结构的框图,并计算出各自的可用度,对其可用度进行分析,寻找出能够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表1所示的是三种网络拓扑可用度结果。可以看出,总线型以及星型的可靠性明显低于环型网,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采用环型拓扑结构优化网络。但必须注意的是,优化网络的结构时还应控制好建设网络的成本问题。
  表1 三种不同网络结构的可用度
  网络拓扑结构 MTTF/a 可用度
  总线型 7.50 0.99987824
  单环型 13.93 0.99995129
  单星型 13.64 0.99993303
  既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又要节约建设的成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核心网中应用环型结构,并将星型的结构应用于接入网中,形成复合型拓扑结构。交换机个数以及链路的长度决定了环型网络可靠性,因此环型网络中RSTP作为备用链接,并且通过间隔层、站控层等设备与其他的IED及信息的交互,找到最短的路径。但是220kV智能变电站部分功能实时性要求高,因此环型网络的最短路径应符合节点以及延时等方面的要求。
  (2)冗余技术具体分析。
  1)系统与元件的冗余。目前,220kV智能变电站中网络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双星型的拓扑冗余结构,该结构是自动化系统的冗余方式,而元件的冗余如图2所示。参照可靠性框图的分析方法计算出MTTF以及A的取值,并与220kV线路的间隔系统中冗余的可用度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证明,与系统冗余的可靠度相比元件的冗余更高。
  2)并联冗余技术。自动化系统中首个冗余单元早获取得到的可靠度最大,冗余单元增加到第五个时系统无故障工作的时间智能增加20%,采用并联的冗余技术能够将系统无故障的工作时间提升50%。
  3)冗余技术可分为工作以及非工作的冗余,其中工作冗余主要是在系统中任一单元失效时能够自行完成,且无需借助外部单元的检测或判断等。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需具备持续工作的系统,因此可以将工作冗余应用到系统中,提升其工作的效率。   4)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模块化结构及热播、热插功能等设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组网方式的灵活性,还能在正常供电的基础上更换有故障的模块,从而延长计算机工作的时间,提升其工作能力,提高自动化系统容错的能力。
  5)为提升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应尽可能把冗余的方法应用于系统中薄弱或关键的环节。
  6)自动化网络的系统中,如服务器等一部分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对技术的性能要求较高,成本高,因此寻找既能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又能节约成本的冗余技术是其关键。通过元件冗余技术优化220kV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能够实现其要求。
  (3)优化冗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具体方案。将环型结构应用到核心网中,且接入网主要应用星型的结构,以此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拓扑结构进行元件的冗余,不仅能够提升拓扑结构的可靠度,还能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可靠度。其中,拓扑结构可靠性的框图如图3所示,双星型的拓扑冗余框图如图4所示。
  采用可靠性框图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MTTF以及A的值,并且优化后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提升系统的可靠度。但必须注意的是,单纯提升子系统的可靠度无法达到优化的目的。[2]
  3.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流量的控制和管理
  过程层的网络主要是将SV、IEEE1588时钟以及GOOSE等数据进行同步传输,要降低网络延时,提升其效率,就必须过滤这些组播的数据,并且对其进行管理。目前,智能变电站中用来过滤及管理组播的方式主要是GMRP以及VLAN,两种方式亦可以同时进行,其方法主要是在VLAN内部中采用GMRP过滤组播,并且根据智能变电站各个装置优化传输的信道,达到网络延迟和负载的目的。
  由于攻击或病毒致使广播风暴出现时可以利用端口的流量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而避免回路造成广播风暴,可以采用能够完全和RSTP/STP兼容的环网冗余技术。与此同时,自动化系统中交换机频繁出现通断现象时,应及时对其并发访问,访问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同一性、完整性。
  4.提升网络故障的诊断力度,加强自动化智能分析和预警
  在220kV智能变电站网络中设置在线故障的诊断系统,并且采用故障分析的模型对MMS、GOOSE通信的异常或错误以及SV等进行诊断。工作人员将诊断出来的故障内容和后台监控的时间做比对,找出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隐患以及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5.保障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环境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到强电磁的干扰,要提升二次设备可靠性,必须减少恶劣环境对其的影响。在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过提升智能组件本身抗干扰的能力,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恶劣环境对智能组件的影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网络通信占据了重要位置,因此,通过将信息的加密技术以及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到智能变电站中,以此加强变电站智能组件的网络安全,才能确保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时的安全。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22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探讨,在优化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电力工作人员在衡量指标时要结合经济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实时性等方面来展开,综合评估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的系统。电力工作人员还必须分析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改进的措施,进一步促进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加快电网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洋.余春收.智能化变电站的自动化可靠性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3).
  [2]胡长金.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电气应用,2011,(1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式Herbst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伴上牙弓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2009年在南昌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采用改良式Herbst矫治器治疗11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胃部病变体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71例对胃镜检查有顾虑的患者采用SCL-90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若SCL-90总分超常模,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针对
摘要:为了保障国网生产管理系统 7×24小时不间断安全稳定运行,对F5负载均衡的虚拟服务器和负载均衡算法以及JGroups缓存同步、Web服务器集群、Oracle数据库RAC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设计出一套软硬件系统架构,并对这一架构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关键词:生产管理系统;负载均衡器;服务器集群;单点故障  作者简介:茆德柱(1978-),男,江苏金湖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通信技术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管理必然走向智能化。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探讨了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进而分析了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功能与应用,最后给出了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发展;功能  作者简介:朱守轮(1964-),男,四川雅安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工程师。(四川 攀枝花 617067)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灾难事件的发生会对电力调度系统造成损害,使得电网监控和调度中断、电网运行失常,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防灾减灾能力,建立经济有效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灾备系统迫在眉睫。比较分析了电力调度系统的多种备用方案,论证了一体化互备的解决方案的优越性。并在云计算灾备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电力调度一体化互备解决方案,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备用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调度;一体化;备用;虚
摘要:为了对电力公司建设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电力公司的发展效率与效益,不断巩固公司和电网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对电力施工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教育管理非常必要。具体分析了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及现状,并对员培训的具体对策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健词:电力施工企业;员工;培训  作者简介:范俊峰(1968-),男,陕西合阳人,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系统建设的持续开展,全国各地大量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陆续投入运行。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多、技术复杂,运维工作量大,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实训系统构建方案,可以通过模拟现场设备的运行工况,最大限度地满足用电信息采集人员的技能培训需求,对于提高运维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加快
摘要:有源滤波器采用的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先进控制理论的电力技术,它有助于电网谐波的动态性实时补偿,是目前解决谐波污染、改善电能质量最有效和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探讨了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节能检测控制的集中措施,最后提出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用节能技术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有源滤波器;电力变压器;节能  作者简介:张伟浩(1976-),男,广东湛江人,中国石化茂名分公
摘要:电力调度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调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从渠道策略入手,探讨了电力调度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意见。  关键词:电力调度;渠道策略;电力营销;供电质量  作者简介:苏龙(1963-),男,江苏张家港人,江苏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工程师。(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